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近些年來,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發展速度甚是迅猛,在許多的行業和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現如今可以說是各行各業的正常運作都離不開它。物聯網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產物,并且其對通用網絡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計算機通信網絡業務數量也在不斷地增加,并且業務的種類也變得多種多樣,這樣有利于計算機通信網絡系統的全面優化和提升,提供安全的保障。文章主要敘述了物聯網的定義,物聯網的組成結構,物聯網對計算機通信網絡的影響及問題分析。
關鍵詞:物聯網;計算機通信網絡;影響;問題研究
物聯網技術在近幾年來的快速發展,該技術主要包括射頻識別設備,全球定位系統以及紅外感應器這三個部分,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前提和基礎是國際標準的通信協議,以此實現各事物的數據和信息的相互交換,有效自動化使各種數據信息進行分類,并且同時對這些信息數據實行監控管理。從事物的本質上出發,物聯網是互聯網的一種延伸和擴展產品,并且從另一方面講,物聯網也是計算機通信網絡某一個網絡入口,以此來實現計算機通信網絡的正常信息交流。物聯網本身作為一種使網絡相互聯合的系統,不僅影響了計算機通信網絡業務類型的發展,還具有融合各種計算機通信網絡業務的良好促進意義。
一、物聯網的定義
物聯網技術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發展的,實現通過互聯網來傳遞各種數據和信息,打破了傳統的信息傳遞方式,突破了信息傳遞的地域限制問題,將信息以非實體的狀態來進行相互傳遞,另外,一些實體物質也可以通過物聯網技術來實現傳遞數據以及進行控制,利用局域網建立不同網絡之間的聯系,以推進各種數據和信息傳遞速度加快,并且還能加大物聯網系統的聯系范圍,通過這種方式來充分發揮計算機通信網絡系統各個業務模塊的功能,建立一個多元,智能并且高效的網絡控制和管理系統。物聯網技術通過傳感器以及射頻識別器這兩個設備進行信息采集的工作,并且根據計算機通信網絡客戶的需求,對采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在物聯網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射頻識別設備是一種具備識別快速,自動識別特點的非接觸型識別設備,該設備不需要人工的操作或者其他方面的操作干預,并且可以快速識別正在運動的物質,還能夠對各種環境適應良好,除此之外,在計算機的通信網絡系統中接入RFID終端,能夠實現信息共享和物品追蹤的范圍更加的廣泛;除了射頻識別設備之外,物聯網中的另外一個設備就是傳感器設備,該設備主要用于感知各種物理信號并且采集各種環境的物理參數,來實現對物聯網的信息的數據支持,在當前的物聯網系統中應用最多的就是無線傳感器,該設備是數據的傳輸,處理以及信息采集的集合設備,具有靈活,低消耗,成本低自己操作簡單的優點。
二、物聯網的組成結構分析
就目前的物聯網技術來看,發展尚且不成熟,應用和研究也處于起步階段,并且沒有一套統一的網絡構架體系。下文所敘述的物聯網組成結構內容是以中國移動提出的相關理念為基礎進行的歸納梳理。物聯網的組成結構可以分為信息應用板塊(應用層),信息傳輸網絡板塊(傳輸層)以及信息的感知以及控制板塊(感知層)這三部分。
(一)信息應用板塊(應用層)
在物聯網的信息應用板塊中,主要可以分為兩大應用子層,一是支撐物聯網正常運行的應用子層,二是物聯網信息處理的應用子層。其中物聯網信息處理的應用子層,能夠實現物聯網的多種基礎業務服務,基于該子層,物聯網能夠在更多領域得到良好的應用。就目前來看,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已經多個方面得到了應用,比如生態農業,日常家居,智能建筑等等。當然,也可以把應用層看做一個人與物聯網之間的接口,通過應用層來采集各種信息和數據,并且進行不斷的優化。
(二)信息傳輸網絡板塊(傳輸層)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常見的信息傳輸網絡在物聯網中包括計算機互聯網,區域網以及移動通信網,它在通信技術的基礎上,將各個節點和信息控制點相互連接成網,以此來實現信息和數據的傳輸以及管理。該板塊在發展過程中既要考慮現在物聯網中存在的通信網絡構架,又要根據物聯網的應用技術來進行調整優化。
(三)信息的感知以及控制板塊(感知層)
在物聯網的信息感知以及控制板塊中,主要有兩種組成模式,一是利用傳感器網絡來組成,二是利用具有通信功能的M2M的終端來組成。其中,在M2M的終端設備中都包括RFID讀寫器,通信終端以及傳感器。就傳感器來說,它是由多個相似的傳感功能節點構成的傳感器網絡,來達到信息通過傳感器網關來傳輸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在物聯網的感知層感知到信息以后,經過物聯網的傳輸層和信息應用層來對數據進行傳輸。在信息傳輸的過程中,由于物聯網的感知節點和終端都處于一個無防護的狀態,極易受到外來的非法入侵和惡意攻擊,因此,要在此環節,加強安全防護,設置防火墻和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避免信息泄露或者出現其他的問題和紕漏。
三、物聯網對計算機通信網絡的影響及問題分析
(一)信息應用板塊的影響及問題分析
在計算機網絡中,信息應用板塊也就是應用層在整個網絡中起到一個對信息進行處理,加工,并將處理后的數據和信息作為未來物聯網向全面智能化發展的參考。通過優化和完善應用層,能夠達到使不同網絡之間相互融合,并且高度滿足客戶需求的目的,為以后物聯網的發展做一個有力的支撐。但是,由于物聯網的信息應用板塊自身存在一定的功能限制性,會對傳統計算機通信網絡造成一定程度的限制,從而影響通信網絡技術的發展,除此之外,由于物聯網的技術存在獨立性的特點和要求,因此,對計算機通信網絡就產生了更大的壓力。在實物物聯網的運行過程中,信息應用板塊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說是物聯網通過應用層來建立起物與物之間的聯系,并且實現了對該過程的監管,達到了跨時間,跨區域的信息操作的目的。在這樣的網絡發展的大環境下,如果想推動計算機通信網絡的發展和進步,促使物聯網技術更上一層樓,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了解目前市場的大環境和發展趨勢,并且對市場和相關行業進行整合,通過計算機的云計算,搭建起一個滿足物與物聯系的健康平臺,營造良好的市場發展氛圍。通過以上行為的落實,就能夠良好的調節物聯網與計算機通信網絡之間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并且整體提高物聯網的運行效率和廣泛適用性。
(二)信息傳輸網絡板塊的影響及問題分析
在計算機網絡中,信息傳輸網絡板塊也就是傳輸層在整個網絡中起到一個連接通信網絡和感知層的紐帶作用。傳輸層主要看寬帶和窄帶的相互融合,后通過計算的方式來實現傳輸層的各項功能。在傳統通信網絡系統中,主要通過統一管理互聯網的通信分散節點來實現互聯網的功能,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物聯網技術發展的更加迅猛,由于各個通信節點具有私密性以及獨特性,因此為了滿足物聯網未來發展的需求,傳輸層不僅要具有基本的信息傳輸功能,進一步的還要建立起人與人,物與物之間的聯系和交流模式。在物聯網的運行過程中,由于所需要的運行空間大并且運行過程復雜繁瑣,這樣難免就會對計算機通信網絡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在計算機運行過程中,往往計算機系統都處于一個分散的狀態,只有建立各個獨立計算機網絡的連接,對計算機實行集中管理,這樣才能夠進一步的實現物聯網的功能,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就必須對各個通信節點做到嚴格控制,但是就目前的狀況來看,物聯網技術與計算機通信網絡技術不僅有著很大差異,還有著不小的差距,也正是這些所謂差異和差距增加了整個網絡的運行壓力,對計算機各個通信節點也更加的難以控制。為了解決上述文章所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大力度的發展物聯網技術,不斷地優化和完善計算機通信節點控制設備,從而做到滿足物聯網業務高速發展的需求,搭建一個強大的物聯網平臺。
(三)信息的感知以及控制板塊的影響及問題分析
在計算機網絡中,信息的感知以及控制板塊也就是感知層對整個網絡有著重要的影響并且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物聯網的發展是在感知層的基礎上進行的,其次物聯網的功能實現離不開感知層的作用。只要在網絡的覆蓋區域內,物聯網的感知層就可以感知和搜索任何一個目標對象的監測信息,并且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將這些信息數據傳輸到客戶端。在整個信息的傳輸過程中,其中的網關有著使不同網絡相互連接的作用,在傳感器完成信息傳遞后,再利用其他算法對數據或者信息進行深度的解析。然而,與此同時,巨大的壓力也施加在通信網絡信息處理這一方面,尤其是近些年來,信息的數量和雜亂度在不斷的上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也增加了信息和數據搜集和處理的難度,要滿足日常的需求,就要使感知層感知更多的信息和數據,并且要求數據更加全面和仔細。在這樣的網絡大環境和客戶的需求下,促使通信網絡為了滿足物聯網的業務敘述,不斷的進行優化和技術改進,從而使通信網絡的承載能力不斷提升,為物聯網以后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如果通信網絡的技術停留在原地,沒有把物聯網的業務增加情況考慮進去,止步不前,這樣就會嚴重的阻礙互聯網的發展,使物聯網系統承受不住巨大的信息量而崩潰,因此,要加大力度發展和優化感知層,要對信息有更強大的容納量和搜集能力。
四、結語
根據上文的敘述,物聯網作為信息時代產物中的一種,其領域和技術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也在不斷的擴大和提高,另外,它也是互聯網的另外一種體現,但是,隨著物聯網的不斷發展,不可避免的會對計算機通信網絡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基于此,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度的研究和探索,以尋求最好的解決方案,為物聯網以后的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馬世登,羅先錄,包文夏.物聯網對計算機通信網絡的影響及問題研究[J].通訊世界,2017(12):37-38.
[2] 賈志強.物聯網對計算機通信網絡的影響分析[J].網絡空間安全,2015,11(01):32-34.
[3] 傅曼瑤.計算機技術在物聯網通信中的應用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17(09):146.
[4] 李瑤.網絡信息通信方法改進研究[J].信息通信,2019(02):144-145.
[5] 黃臣.基于物聯網抗微波輻射通信計算機的設計[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17(10):55-59.
[6] 牟思.淺談物聯網的關鍵技術及計算機物聯網的應用[J].軟件,2018,458(06):197-199+216.
作者簡介:段超(1987.06- ),男,甘肅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計算機通信網絡和多媒體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