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訓練是其中兩個關鍵部分。閱讀教學在夯實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提高語文知識水平方面具備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文教學也在培養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上有著很強的積極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借助語文主題學習對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作用,在實際教學中做到閱讀和寫作能力培養的有效結合,一定能夠將閱讀和寫作的有益作用最大化,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本文基于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巧妙閱讀;能力提升
引言: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作文就是用筆說話,說話就是用口作文。”這句話很好的揭示了在語言類學科學習中,閱讀和寫作兩者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借助閱讀訓練的有力抓手,促進兩者的有效結合,運用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激發寫作欲望,從而推動寫作教學的高效展開。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許多的教師都認識到了閱讀教學與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真正做到將兩者緊密關聯,進行有效整合的卻很少。為了真正實現小學語文教育的意義,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借助閱讀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1.在閱讀教學中關聯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在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閱讀和寫作其實是同一知識的不同表現形式。就閱讀來說,這是一個由外向內的過程,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將已經獲取的的知識進行內部消化、自加工;而寫作則正好與之相反,是將自身既得的知識向外展示的一個過程,兩者相互貫通,缺一不可。如果單方面的忽視寫作,追求一味地閱讀,那么學生就沒有一定的機會展示和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在這樣枯燥的吸收過程中將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大打折扣;而要是單方面的注重寫作,只會讓學生跳入固有知識的桎梏中,只是一味地堆砌辭藻、重復句法,在這樣的刻板套路中學生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就更不用說提高自我的語文感悟能力。在這樣的孤立發展中,只會讓學生的學習之路變得舉步維艱。但是如果將兩者有效整合,通過閱讀,學生不僅可以增加寫作素材的積累量,也能增加自己的的眼界和閱歷,在一些優秀文學作品的感染下還能有更加深入的思考感悟。由此可見,閱讀與寫作的整合在許多方面都是一個共贏的局面,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知識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生提升知識運用能力。
2.閱讀教學與寫作能力提升的整合策略
2.1在閱讀教學中拓展知識視野
小學生處在一個稚嫩的年級,在知識儲備和人生閱歷如前文所述,小學生不論是在知識儲備還是人生閱歷方面都十分匱乏,而這兩點正是小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礙。為了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通過閱讀一些相關文學作品,可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文學知識和寫作素材,擴寬學生的視野。在閱讀中感悟人生、體會生活,獲得更多的人生的閱歷,為寫作的展開奠定良好的知識和感情基礎。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追求的不應該僅僅是數量,更應該講究閱讀的質量,要為學生推薦好的、能有所感悟的文學作品。比如在學習北師大三年級語文上冊“祖國在我心中”的《國徽》一課時,作為我重要政治文化知識,它承載著我們國家成立以來的時代變遷、以及歷史奮斗價值。老師就可以為學生補充關于天安門、國歌的由來、五星紅旗的含義等相關知識,一方面讓學生從更多的角度了解國家政治知識,同時也能更好的增加民族認同感,愛國之心油然而生,同時也為能夠為建立新中國而不懈奮斗的英雄前輩們點贊,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是非價值觀念。
2.2在寫作訓練中提升能力、培養習慣
小學語文老師在實際教學中,有意識的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優點結合,可以收獲雙倍的收益。一方面,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可以更輕松的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了解文章內涵,把握文本脈絡,理解中心思想,提升自我的閱讀能力。比如在閱讀親情類課文之前,可以讓孩子們結合自己的感受,寫出一篇自己最難忘的關于親情的文章。在寫作過程中,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真實經歷,情境再現,觸發自我內心的難忘情感。接著,老師再進行課文的講解,學生能夠更加投入到課文描述中,產生認同感或感同身受,加深對于文章情感的領悟。與此同時,通過有效的寫作練習也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小學生還處在孩童的天真,往往對于情節曲折跌宕的神話、童話等故事具有濃烈的興趣。結合小學生的這一閱讀特點,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將自我喜歡的小故事進行改編,不限形式的鼓勵學生展開再創造。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閱讀主動性,更是幫助學生深入故事角色揣摩人物心理,形成良好閱讀習慣,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2.3鼓勵創作,閱讀寫作融會貫通
教師在閱讀過程中注意潛移默化的融入寫作教學,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對于小學生來講,接觸寫作的時間不久,在自己寫作的過程中往往不知道如何下筆,這時老師就要做好積極引導,可以先教學生學會仿寫,在閱讀文本之后展開模仿訓練,在模仿過程中,切實了解作者的寫作特點,學習寫作技巧,從而加深對于文本的理解。還可以結合每篇文章的特點和課文留白處讓學生進行續寫、續編的練筆訓練。一方面給予學生表達自己的機會,激發創作欲望;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檢驗閱讀效果的有效方式。教師要讓學生大膽創作,從空白位置讀出“弦外之音”,賦予簡單語言深刻內涵,鼓勵學生放飛思維,大膽想象。
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內容,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自我意識,在閱讀教學中很好的促進寫作能力提升教學的展開,促進兩者的高效整合,從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同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江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相關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 (11).
[2]齊 立 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的整合[J].學周刊,2012 (9)
作者簡介:隋麗麗(1980.12.20)女,籍貫: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單位: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二十家子鎮九年一貫制學校,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主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