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貴娟
[摘 ? ? ? ? ? 要] ?導入新課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著整節課的教學效果。技工學校英語課導入應該明確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以及英語水平,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結合技工院校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所教內容,對英語課導入原則和方法進行討論。
[關 ? ?鍵 ? 詞] ?技校英語;課堂導入;原則與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052-02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是指在上課初始階段,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學生能否在新課開始的幾分鐘內進入角色,進而完成課堂任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課堂導入設計。技校英語課堂教學也是如此。一節完美的英語課堂教學離不開適當而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那么,如何巧妙恰當地設計技校英語的課堂導入呢?
一、技校英語課堂導入應遵循的原則
(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眾所周知,技工學校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主要原因就是他們對英語毫無興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對課堂教學效果發揮著關鍵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從提高學生的興趣著手,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教師導入時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因材施“導”
教師在進行導入時不能只是一味強調趣味性而忽視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導入要緊扣教學目標,教師要吃透教材,針對每節課不同的教學內容、學生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選擇合適的導入方法。
(三)注重課堂導入材料的新穎性
青年人朝氣蓬勃、思想活躍,熱衷于探索新問題,接受新事物。新穎的、貼近生活而又富有時代氣息的新鮮事物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喜歡動手,追求新穎,驅逐時尚是技校學生的一大特色。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設計時,應把握學生的這一特點,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而采用新穎的導入方式,把學生對新事物關注的興趣轉移到英語學習上來。
(四)把握好課堂導入的實用性
課堂導入是為后面的課程展開服務的,他的作用是為講授新課打下基礎,其目的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因此,在進行課堂導入設計時,一定要注意導入的實用性,所設計的導入必須與所講的內容密切相關,真正起到“引子”的作用。同時,還要注意導入環節時間不能太長,一般應控制在5分鐘之內為宜,太長會因擠占其它教學環節的時間而不能很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無法達到教學目標。
二、技工學校英語課堂導入方法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好的導入方法尤為重要。如何做到導入恰當、新穎、吸引學生呢?
(一)音樂歌曲導入法
音樂是當今年輕人普遍喜歡的一種藝術形式,英語歌曲也是年輕人較為熱愛的音樂類別。因此,作為技校英語老師,可以用音樂歌曲做為導入課堂教學的媒介,因為音樂可以放松學生的心情,陶冶學生的情操,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例如,在學習有關音樂類型的詞匯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聽一些不同類型的音樂片段,可以是古典音樂、爵士樂、鄉村音樂、重金屬樂、流行音樂、搖滾音樂、說唱,聽每種類型的音樂時,先讓學生說出中文類型,之后再交給英語詞匯,加強記憶。聽完所有類型的音樂,教師可以問學生:“Do you like listening to music?”接著問:“What kinds of music do you like?”,這樣學習詞匯的同時也學習了相關的句型,調動了學生的語言思維,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成功地進行了英語課堂的導入。
(二)多媒體導入法
如今多媒體教學已經普及,它能使教學直觀和形象化。在上《全國中職通用教材英語第一冊》lesson 4 Dinner for Two 文章關于西餐禮儀,我在課前組織學生觀看了金正昆教授的專題講座——商務禮儀視頻講課教程17。學生津津有味地欣賞完后,我提問學生:“Why is cooking so important in our life?Who cooks better,men or women?Why?”學生若有所思,但具體回答不上來。因此,我說:“so the text A will give you the answer,please read it.”學生很想知道答案所以興致勃勃地開始閱讀
課文。
(三)實物導入法
實物教學直觀、形象,直接向學生展示實物,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學生在輕松的“體會實物”中學習,學生覺得新鮮、有趣,語境真實。實物導入改變了學生漢英、英漢的思維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并感知事物和理解問題。
比如,在學習Lesson 3 Setting the Table時,我把學生帶到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訓場地,提前在餐桌上擺放了餐巾、刀、叉、勺、酒杯、水杯等。教師朗讀,學生拿出相應西餐餐桌用品,學生熟悉單詞后,順勢引出本節課主題“ How to set the table?”,學生接著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學習對話“Setting the table.”這種在真實語境中學習的效果顯然優于紙上談兵。
(四)情景導入法
情景導入法也是我經常應用的課堂導入法,在我看來,情境導入的實施重點在于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欲望。導入的情景只要與英語相關并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即可,無需與本節課所學內容緊密聯系。比如,我的英語課被安排在感恩節當天,因此,我便把感恩節作為契機進行情景導入。當天我帶著一些關于感恩節的圖片來到課堂,并向學生出示這些圖片,在學生觀看討論圖片的同時,向學生講解感恩節的由來,并告訴學生,當前西洋節日越來越被我國人民接受,但是對我們的傳統節日卻了解甚少。這是英語國家的一種文化傳輸方式,我們不可能抵制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掌握英語國家的語言達到運用同一種語言與英語國家進行交流的目的,將我國的文化輸出到其他國家,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學生聽到我的講述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觸動。之后的課堂教學有不少的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五)文化背景導入法
中國學生學習英語不僅需要掌握英語語種的表達,還要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由于中國與英語國家存在較大的文化差異,因此,有必要對學生進行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教育,讓學生在文化層面更好地理解和學習英語。我曾經問過學生一個問題——你是否對父母說過我愛你,班上所有的學生都表示未曾說過。然后,我告訴學生,在美國與他們年齡相當的學生,幾乎每天都對父母說“I love you”, 這種差異性與兩個國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密切相關。美國人注重直接表達,而中國人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則比較含蓄,很少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這個問題,學生了解了美國人的行為和語言較為開放,同時,也明白了,在美國的文化體制中,直接的語言與行為表達比含蓄更受歡迎。
總之,巧妙的教學導入,形式多樣,不拘一格,可以一種或幾種導入方法同時使用,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學生由“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鄭潔.3P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J].職業技術,2015(4).
[2]陳順利.淺談職業高中的英語教學[J].都市家教月刊,2012(5):9.
[3]蘇永紅,呂秀華.淺論如何做好英語課前的導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5(7).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