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園 舒鈞
摘? 要:時代在發展進步,為發展培養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全面人才,各大高校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進行大規模培養。近幾年為貫徹體育精神,社會各階層、各領域都在緊隨時代步伐,高校的體育教學也在不斷更新變革,響應號召。在改革期間,受終身體育理念的引導,不少學校出現具特色的體育教學。本篇文章將從終身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原因、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途徑以及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意義三個方面進行深層次研究,以期對大家具有普遍參考意義。
關鍵詞:終身體育? 高校? 體育教學? 體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b)-0126-02
在如今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人們似乎除了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對自身的健康也更加關注,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去強身健體。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終身體育觀又一次出現在人們眼前,對于這種需要大規模進行的運動項目,高校教育首當其沖。
1? 終身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育改革原因
1.1 社會環境因素
時代在發展進步,但在經濟發展較快的時代下,人們不愿意去關注周圍的環境,導致近幾年我國的環境狀況越來越差,大多數的人們身體狀況都處于亞健康的狀態,而人們每天都處于高速的運轉工作狀態,身體狀況不足以支撐基本的活動,以至于近幾年的各種疾病也呈現出一種發病率提升,常見病高發的態勢。國家也是注意到這一現象,所以強調發揚體育精神,同時讓20世紀80年代的終身體育觀念深入大家的內心。再加上其他的社會因素,高校對于體育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
1.2 個人觀念變化
改革開放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如今也基本實現了全民小康的愿望,所以目前人們更愿意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不單單是去提高自己的經濟水平。當人們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那么體育強身健體必然會成為人們選擇的一種大趨勢。尤其在國家高校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大、易于情緒化,他們便會選擇一種宣泄情緒的方式去保持他們的正常心態。這時各種類型的體育運動便是他們的最佳選擇。
2? 終身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意義
2.1 督促監督作用
現如今很多的高校學生都不能正確的認識體育教育的意義,或者說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太過于片面,認為體育課是一種任務,對鍛煉沒有采取主動的措施,不具有積極的態度。在改革高校體育教學的舉措實施后,首先對學生是一種很大的提高,督促監督并非是一種強制,它屬于一種正確的引導,是為了讓學生樹立一種正確的體育觀念,其次當高校督促監督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時,高校作為一個監督者,它會以實際效果作為標準,對大學生負責。最后,當大學生被監管時,雖采取的是強制措施,但另一個角度來說,也算是提高了學生的體育素質。
2.2 增強學生素質
何謂體育,筆者認為體育的終極奧義應該是發展自身,那么終身體育理念呢,筆者覺得應該是讓大家都熱愛體育鍛煉,有一種終身體育的潛意識,從而鍛煉自身,強身健體。在這一觀念下的體育教育可謂是大大增強了學生的體育素質,進一步發展而言,有一種終身體育的精神,筆者相信增強的就不僅僅是體育方面的素質了,好習慣好素質會伴隨一生,不論何時何地,對自身絕對有益無害。
2.3 擴大影響范圍
生命在于運動,高校的體育教學是終身體育教育的前提基礎。雖是在終身體育觀念下進行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但事實并非如此。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只是終身體育觀念體現的一個表現形式,終身體育可以有很多的途徑去讓全民參與,但只有從一個點才能發展成一條線,進而發展為一個面。由于各種因素影響,中小學生包括大學生身體都存在著一些小毛病,強身健體、提升自我便算得上是終身體育的意義了。
3? 終身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途徑
3.1 理論實踐相結合
以往的體育教學要不是純理論,要不是純實踐,而如今所采取的模式是理論加實踐。不同的高校所采取的具體形式也不盡相同。有些是先開展理論教學,對學生循序漸進的提出終身體育的理念,講授各種體育鍛煉的方法;后實踐操作給同學們糾正改錯,讓同學們切實體會體育的魅力,逐漸的愛上體育鍛煉。有些高校則采用一邊理論講授,一邊實際操作,這一類的高校更加偏重于讓學生自己總結體驗,在有一定的實踐操作后,說出自己的切身感受,這樣一來老師們便一點就通。但這樣存在一些缺陷,沒有理論的學習,實踐中就算改錯學生們也不知道原因,導致一些同學在理論學習后恍然大悟而一些同學則還是一頭霧水。
3.2 注重對教師的培養
高校對教師進行規模專業的培養,才能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只有加強對教師思想專業能力的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才能不斷的延伸發展,教師自身的理論知識才能有結構性系統性。學生身上總體現著老師的影子,只有讓老師身上有終身體育理念觀,那么學生才會有這樣的覺悟。對于教育來說,學生的發展完全取決于老師的專業素養,當高校具有一支優秀的教學教師團隊,才會孕育出優秀的人才,這也就是傳承的力量。
3.3 體育觀念的改變
從奧運精神開始,人們都追逐公平競爭、互相理解、友誼團結的奧運精神,在毫無競爭的體育鍛煉中,不論是教學還是日常的宣傳,首先考慮的是大家的感受,快樂至上,自由為主,健康排在首位。也就是說,目前是讓大家樹立一種保持身心健康即為體育鍛煉的本質的思想,不再要求大家事事都要當第一的情況。體育鍛煉只是讓大家達到快樂、強身健體的一種手段,通過這種手段,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狀態也達到最佳,大家都積極向上、樂觀自信,不論身處何種環境,都能以最好的面貌去適應,不論遇見何種困難,都能以相信的心態去處理。這樣的體育理念不僅僅成全的人們強身健體的最初愿望,而且能夠保證大家都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在未來的生活中都有著自己的信念。
3.4 建立科學全面體系
高校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將體育這方面作為大學生的是否合格的標準,筆者認為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學生強身健體的目的,但長遠來看總歸不能持久。比如說當體育鍛煉成為一種強制手段,大家都會有一種逆反心理,想方設法地為了成為合格大學生而去耍小聰明甚至作弊等。這樣不僅不會樹立大家終身體育的理念,反而對大家以后想鍛煉的心理有不良的影響。從以上的情況來看,建立科學全面的體育教學體系便成為一大難題,不少高校紛紛采取降低體育在綜合素質測評所占比重等方式,但筆者推薦對一些體育不是很好、很擅長的同學給予安慰和鼓勵,讓同學們進行自我評價,有努力就有進步,然后可以讓周圍同學對他近期的觀察進行鼓勵評價,在他們克服了自身的心理難題時,他們便會提高自信,更加愿意去鍛煉,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所以對學生的體育評價應該是綜合全面的。
4? 結語
我國的青少年肩負著國家的歷史使命,作為建設國家的中堅力量,只有保障青少年的身體強壯健康,才能使青少年發揮重要作用。高校響應號召進行體育改革,這是時代的潮流趨勢,因此順應時代,我們才能適應社會。本文章從終身教育理念高校改革的原因、途徑、意義三個方面闡述了如今體育教學以及未來體育的形勢,相信科學的體育鍛煉一定可以為大家提供建議參考。
參考文獻
[1] 姚琛.終身體育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問題探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1):147,149.
[2] 胡義忠.終身體育視角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8,33(3):50-54.
[3] 宋紅生.基于終身教育理念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陜西教育(高教),2018(1):20,22.
[4] 鄭重.終身體育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問題的探索與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