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義軍
摘 要:當前,煤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認識不到位、編制方法不合理、指標分解不科學、考核流于形式和缺少預警機制等問題。在經濟新常態下,煤炭企業面臨轉型發展和結構調整,必須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架構體系、編制科學、全員參與、規范全面預算管理流程、客觀科學進行指標分解工作、建立健全全面預算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健全全面預算預警機制等舉措。本文深入分析了煤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幾種切實可行的方案,科學管理、規范管理,不斷提高煤炭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保障國家能源供應。
關鍵詞:煤炭企業;全面預算;問題;對策
一、煤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概述
(1)全面預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的一種預算管理活動,是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和戰略規劃、落實經營目標的具體行動方案。它通過優化資源配置,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達到資源效益最大化。全面預算管理能有效地促進企業內部運行,幫助企業實現高效運轉。對煤炭企業來說,如何進行全面預算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目前煤炭企業所要探究的課題。
(2)煤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實行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有利于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全面預算是內部控制的基礎,對內部控制有一定的統馭作用;內部控制措施要依靠全面預算來落實。全面預算管理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相輔相成,彌補企業內部管理某些環節不足之處,能很好地防控企業風險。
其次,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有利于提高企業資源配置效率,確保生產要素高效運行,提高企業戰略管理能力,有利于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全面預算管理以戰略目標為引領,能幫助企業更好地面對市場變化,提高企業處理問題的能力,推行企業高質量發展,確保戰略目標落地生根。
第三,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全體職工全過程、全方位參與經營管理,培養職工全面預算管理意識,部門之間發揮協同作用,廣大干群緊密團結,有利于提高企業自身綜合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活動過程控制,提升企業整體管理能力。
二、煤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1)對全面預算認識不到位
目前不少煤炭企業重視安全生產,輕視經營管理工作,對全面預算沒有得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全面預算就是經營計劃,是企管部門的事;全面預算就是財務預算,是財務部門的事;認為全面預算主要應付上級檢查而編制,做做樣子,編好以后就“束之高閣”“不聞不問”,實際工作中該怎么干還怎么干,形成“兩張皮”現象。
(2)全面預算編制方法不合理
預算編制方法是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較為關鍵的環節。現在不少煤炭企業全面預算編制方法單一、簡單,一味采用歷史數據、對標企業數據對預算指標進行壓控,沒有考慮到工作面采場變化及其變化帶來的影響,預算指標往往與實際
生產狀況相脫節。煤炭企業在采掘生產時受到地質條件等環
境因素的影響較大,如工作面斷層、瓦斯、涌水異常等情況時有發生,不同地區、不同地質條件下材料、人工耗費也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實事求是地反映生產實際情況下各項預算情況,從而指導生產經營工作。
(3)全面預算沒有做到全員參與,部門之間缺乏協同合作
全面預算管理系統是一個自上而下嚴密的流程,需要企業各個部門和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如基層生產單位、機關職能部門和領導層等,特別是財務、企管、銷售、采購、人力資源、技術等部門,不是單個部門的事情,全面預算一定要體現“全面”二字。全面預算管理需要各個子預算、各個部門共同編制,數據之間相互依存和鉤稽關系。經審定后,也需要各個職能部門和全體人員來具體落實、執行。但不少煤炭企業職能部門、基層單位各自為戰,信息溝通不暢,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影響預算編制的準確性。
(4)全面預算指標分解不科學
不少煤炭企業全面預算指標僅分解至礦本部、職能部門和基層單位,建立了三級全面預算體系。但真正落實的單元是班組,班組才是落實全面預算的真正載體。全面預算管理缺少班組這一層級,造成許多指標落實不到位,預算指標分解不科學、不合理。
(5)全面預算考核流于形式
全面預算指標要分解至每季、月度,落實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并嚴格按時考核。若是由于客觀原因、不可抗力因素,則要及時調整,確保全面預算指導生產實際。但不少煤炭企業全面預算考核仍流于形式,打報告指標剔除、變通考核,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6)全面預算不完整,缺少預警機制
目前,先進的行業全面預算都包含事前控制,建立了預警機制,有效地保障了預算目標實現。但不少煤炭企業全面預算仍停留在事后控制的水平,事中控制的范圍有限,缺乏相應的預算預警機制,全面預算沒有發揮應有的功效。
三、煤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的對策
在經濟新常態下,煤炭企業應主動應變,充分利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術,應用全面預算管理來充分發揮企業內部資源優勢,促使企業效益最大化。
(1)提高認識,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架構體系
煤炭企業應充分認識到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抓手,是“一把手”工程。進行全面預算管理時,要創造由領導層主導、全體員工參與配合的工作環境,要建立決算機構、工作機構和執行機構三層次管理體系:
第一,在股東大會中成立全面預算委員會,作為對公司董事會負責的專門決策機構。負責組織制訂年度戰略目標,擬定預算目標,編寫預算草案上報股東會批準,下達年度預算指標并進行考核。董事長或總經理任負責人,副總經理和專業副總任成員。
第二,在經理層中成立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作為日常工作機構。主要負責全面預算的編制、審核、調整、控制、分析等工作。分管經營的副總經理任辦公室主任,財務、企管、銷售、采購、人力資源、技術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
第三,明確全面預算管理責任中心。各部門、區隊、車間、班組均作為全面預算的執行部門,是責任中心,參與并執行預算工作。
這樣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各部門各司其職,形成職責明晰的責任體系,才能高效有序地開展全面預算工作。
(2)編制科學、全員參與,規范全面預算管理流程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個閉環型管理,是一種跟蹤整個業務周期的全流程管理方法,本著“科學合理、實事求是”編制原則,規范全面預算管理流程,主要包括預算準備、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調整、預算分析和預算評價等六個主要部分。1.預算準備。主要包括整理、分析上一周期全面預算數據,作為基礎數據庫;收集整理產品價格數據;了解企業年度目標任務等。2.預算編制:從編制方法上,進行多輪“上下”信息傳遞,從下至上層層匯總,從上至下進行層層分解,至少采用“二上二下”的預算編制流程。從預算編制內容上,主要包括銷售預算、生產預算、成本預算、設備預算、人力資源預算、費用預算、資金預算等子預算。3.預算執行:預算執行是全面預算管理的關鍵環節,是保證預算執行的有效措施。全面預算下達后,預算目標就是企業所有員工的行動指南,在實際工作中嚴格落實到位,確保實現預算目標。4.預算調整: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產生的實際數據與預算目標形成的差異,可能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實際工作落實不到位,執行有偏差;二是井下生產情況出現變化,或是市場出現震蕩。若出現第二種情況就要相應作出調整,并報全面預算委員會審批。5.預算分析:主要是預算目標與實際數據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差異的原因,分析主客觀因素,明確責任。若是客觀因素造成的,就應將該因素納入下一階段預算之中。6.預算評價:根據全面預算管理辦法,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考評、兌現獎罰。
(3)把握原則,掌握方法,客觀科學做好指標分解工作1.分解原則:根據部門職責劃分,“誰可控,誰負責”“進專業、進部門、進班組、進崗位”。2.方法:“分專業總量控制,分口預算考核”“橫到邊,縱到底”。橫向分解方面與職能部門、分管領導績效考核掛鉤,縱向分解深入班組層面,按職能部門、基層單位、班組組織形式予以落實。3.時間要求,9月份完成生產預算,10月份完成經營預算、財務預算,11月份完成全面預算,并上會審定。
(4)建立健全全面預算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重點從評價指標、評價標準、考核辦法三個方面著手。評價指標要根據經營目標和預算目標,結合定額、歷史數據、行業對標企業數據來確定。評價標準主要從過程和結果兩個方面,過程評價標準從預算準備、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調整、預算分析和預算評價等環節,結合執行力、落實力狀況,建立過程評價標準;結果評價標準主要從預算目標值與實際完成差額情況,進行分析評價;最后要建立公平、公開、公正的考核辦法,及時客觀地公布,真正起到導向作用。
(5)建立健全全面預算預警機制
在實施全面預算過程中,可能遇到許多不確定性因素、還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風險。這就要求我們在實施全面預算的同時,要建立完善全面預算預警機制,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確保全面預算健康有效運行。
煤炭企業要充分利用科學合理的手段,制訂預警程度標準,如從預警機制運行狀態上可分動態預警和靜態預警,從時間上可為月度預算預警和年度預算預警。企業通過建立完善預算預警機制,加強不確定因素研判,加強事前預算預警工作,提高企業預算管理水平,促使企業早日實現經營目標。
四、結束語
全面預算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中常用的一種企業管理模式,它能有效地促進內部控制科學化,有效地防范風險,幫助企業優化資源配置。為了更好地發揮全面預算管理作用,煤炭企業應該及時的找出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斷提升煤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企業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薛大彪.芻議煤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現狀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8(3):180+194
[2]吳京波.煤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7(1):85
[3]張金琳.淺談國有煤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18(0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