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艷麗
摘 要: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為社會和企業輸送高質量的經濟專業人才,為了讓學生畢業以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各大高職院校經濟專業開展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實踐和創新,《管理學原理》作為經濟專業的基礎課程成為了改革和創新的重點科目。
關鍵詞:《管理學原理》 課程教學 改革與創新
自從國家頒布“十三五”規劃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進一步加快,提出了要建設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經濟是社會發展永恒的主題,所以管理專業一直是各大高職院校的熱門專業,是家長和學生眼中的香餑餑。《管理學原理》是高職管理專業的必修課、公共基礎課,主要是講述管理學原理、經濟管理理論知識、管理理念等,是開展其他科目教學的基礎。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淺談了對《管理學原理》這門課程在實際教學中的改革和創新策略,希望給廣大同仁提供參考。
一、實施校企聯合,提供管理實踐平臺
《管理學原理》是一門集理論性、實踐性于一體的管理類學科,在經濟活動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很多高職學生對《管理學原理》存在偏見,認為它只是一門死記硬背的科目,很多管理學理論需要背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不是很高。高職教師要積極爭取校企聯合,為學生提供一個管理實踐的平臺,激發學生對《管理學原理》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管理理論和管理模式的理解,積累管理經驗。例如教師可以和學校共同努力尋求合作企業,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觀摩,近距離接觸實際的經濟管理流程,讓學生對實際管理工作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和企業管理者進行交流,從管理者的管理經驗汲取經驗,拓寬學生的視野。實施校企聯合可以為學生提供管理實踐平臺,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提高高職院校的就業率。[1]
二、創立管理小社團,實現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
高職經濟專業培養的是職業型人才,在教學內容生應該更具有針對性,在講授《管理學原理》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應該滲透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和職業道德的培養。教師可以結合《管理學原理》教學內容,運用實際的管理案例讓學生從基層管理者的角度對案例進行分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成立校社團,建立班級內的“小企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開展校園內創業小項目,班級幾個“企業”進行PK,看哪一個小組管理得最好,獲得的經濟收益最高。教師通過創設管理小社團,可以讓學生在親身管理中,理解管理學的基本理論,了解一個管理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如何讓一個企業正常運轉起來,如何為企業創收利益。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管理小社團的經驗撰寫成報告,舉辦班級內的管理經驗分享會,讓學生互相分享管理經驗,提升學生作為一個管理者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作為管理者的決策能力,完善各個部門的運轉,提前為學生積累就業經驗,讓學生意識到日益激烈的就業壓力,讓學生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管理學原理》課程的學習中。[2]
三、創新《管理學原理》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國家一直在倡導構建創新型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高職經濟專業要把信息技術、創新意識滲透到《管理學原理》教學中,培養與時俱進的創新型管理人才。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把最新的經濟趨勢、管理理念傳達給學生,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成功企業管理者的紀錄片,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成功管理者的共性,思考他們管理模式的優越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自己的管理理念,分析紀錄片中的管理模式,營造出班級內濃郁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人人爭當優秀管理者的熱情,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管理學原理》學習中,提升這門課程的教學效率,運用榜樣的力量為這門課程注入強心劑,激勵學生更認真、投入地學習。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目標開展班級辯論賽,教師可以結合時下熱門的經濟新聞開展辯論賽,例如以中美貿易戰為主題,探討對企業管理者的沖擊,讓學生運用《管理學原理》和自己搜集的資料進行辯論,讓學生在國際大背景下,探討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中國企業管理者應該如何積極應對,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素養。
四、創建《管理學原理》網絡教學平臺,提升教學效率
我們都身處在“互聯網+”的時代,高職學生對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非常熟悉,教師可以結合高職學生的這一特點,積極創建《管理學原理》網絡教學平臺,把《管理學原理》的教學視頻上傳到學校的網站上,或者班級的微信群、QQ群,學生可以下載下來,方便學生隨時隨地的學習,復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教師還可以搜集當下流行的財經熱點新聞上傳到網絡學習平臺,供廣大學生和教師進行探討,提升學生運用《管理學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激發了學生對《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探究意識,引導學生對教材進行深挖,提升經濟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技能。
五、延伸《管理學原理》課堂教學,開展技能比賽
技能實踐比賽時檢驗學生《管理學原理》學習效果最有效的方式,教師要結合本學期《管理學原理》的教學內容,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技能時間比賽。例如教師可以組織ERP模擬大賽,把《管理學原理》兩大核心教學內容企業結構和管理方式直觀呈現在沙盤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PK賽,引導學生在沙盤比賽中體驗商業運作的流程,小組成員在比賽中需要互相配合,完善小組的運作和管理模式,既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也可以幫助學生深入領會枯燥的管理學理論知識,為學生以后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對《管理學原理》課程進行改革和創新是現代職業教育的必然要求,高職教師要積極應對,實施校企聯合,提供管理實踐平臺,創立管理小社團,實現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創新《管理學原理》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建《管理學原理》網絡教學平臺,提升教學效率,培養創新型、精英型高職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映輝,李海波,黃蕾.應用型本科院校經管類學科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以《管理學原理》為例[J].長沙大學學報.2017(01)
[2]易艷玲.《管理學原理》課程參與式教學實踐與效果評價[J].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報.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