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偉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培養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有了興趣,才會有學習的欲望,才能積極地投入數學知識的海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興趣”是孩子各種創造力,求知欲的原動力,只要孩子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就會無止境地去追求、去實踐、去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我們體會到,凡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獲取知識過程的學生,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求知愿望強烈,數學素質會得到較快發展。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人手,使學生由機械、被動學習轉變為創造、主動學習。
一、愛——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基礎
給學生關愛,就是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的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的異見、寬容學生的誤見、鼓勵學生的創見。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善于持贊賞的態度正確地評價學生,以表揚、鼓勵為主,使學生感覺到如坐春風,如沐春雨。“教學無小事”,我們在課堂上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對能順利完成訓練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成功的喜悅讓學生更有自信。對待那些在訓練中遇到困難的學生,也不能選擇批評,不要挫傷他們的信心,而應給予啟發開導。
二、境——培養學習數學興趣的條件
為了使學習富有成效,學生應對所學知識倍感興趣,并在學習中尋求歡樂。數學是小學階段最容易吸引學生的有趣的科學。因為它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還有較強的人文性,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并且現在教材中有很多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新穎的情境,是數學教學活動產生和維持的基本依托;是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的起點和原動力;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一種有效手段。例如,在《角和直角》一課中,我這樣設計:找出下面圖形中的直角。學生匯報后,發現圓中沒有直角,我趁機引導:“那你能否在圓中創造出直角呢?”這時,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拿出圓紙片,“折”“畫”等方法呼之欲出,學生情緒高漲,哪怕是平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樂意去發現,去探索,找回了自信,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靈活運用各種手段,如形體語言,課件、有效問題等等,再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涉境體味,引發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動——增進學習數學的興趣的途徑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學習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創造精神。例如,在講授“軸對稱圖形”時,我提前讓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和幾種三角形的紙片。讓學生試做每個圖形的對折,使圖形對折后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操作后發現有些圖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圖形不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有力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在立足課堂教學這個主戰場的同時,建立一個開放似的課程體系,從學生出發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要通過開設數學活動課等形式,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實驗證明,數學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感覺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消除了對數學的厭倦感,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此外,心理學表明,學習動機是可以遷移的。現實中,對學習有厭倦的學生,往往對體育活動、課外活動等興趣濃厚,我們應因人而異,因勢利導,把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的動機與學習數學聯系起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教學將會事半功倍。
四、爭——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的手段
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欲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我們既然處在一個大的競爭環境中,不妨也在我們的小課堂中設置一個競爭的情境,我們教師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教學中做到“低起點,突重點,散難點,重過程,慢半拍,多鼓勵。”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令所有學生“比”“爭”。例如,開展“看誰答得快又好”“看誰擺得快靜齊”“奪紅旗比賽”“男女對抗賽”“小組對抗賽”等競賽活動。這些活動總讓學生百玩不厭。這種欲罷不能的勢頭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地積蓄著學生的興趣,鼓舞著他們期待著下一課的到來。
總之,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很多方法。只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不斷地改變教學方法,就能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的重要性,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無窮的魅力,從所謂的枯燥無味中解放出來,進入到其樂無窮的數學境地。讓學生主動的積極的態度去學習,以保持數學學習興趣的持久性。當然,教無定法,在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寓教于樂,其意義深遠,是教育改革形勢發展的需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顯著成效的,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循序漸進,長期堅持,取長補短,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