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敏婷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展重視學前的啟蒙教育;而中職院校是培養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主要場所,做好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美術教育的引導就變得至關重要。其中,手工制作是開發思維、提升手工協調性的重要活動形式,是豐富玩具制作、搞好園區建設的重要手段。下面,本文就中職院校學前教育中,做好專業美術手工制作創新教學,從思維發散、資源整合等多個角度完成手工制作教學的綜合性引導作具體闡述。
【關鍵詞】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手工教學
手工制作在美術教學中有著較為深遠的應用意義;對于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學生而言,手就是踐行思想的主要載體,在未來的幼兒教育中,要求老師一定要具有扎實的手工基礎,由此,做好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的創新手工操作對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性思維的提升具有顯著意義。
一、當前中職院校學前教育美術手工教學現狀闡述
1.教學內容簡單抽象
中職學前美術教育中,許多老師并沒有真正意識到手工教學的重要性,僅僅依照教材,照本宣科的開展教學引導;讓學生沒有產生自主參與手工制作活動的意識。其次,教學大綱中有對學前美術學生手工制作的要求,而老師僅僅機械性的套用其他學科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材料和教學內容的選擇中也存在嚴重的不合理性,從而導致教學內容難易不適的現象層出不窮;久而久之,學生會由于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而失去興趣,更喪失積極性。最后,由于手工制作的涉及面比較廣泛,老師的課堂準備和教學設計又趨于簡單單一,所以時常產生教學內容過于散亂的現象,學生難以系統化的把握一些手工制作技巧,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2.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趨于落后
部分中職老師片面的認為手工制作教學就是讓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折紙、剪紙等引導,并沒有從學生未來的崗位需求和職業發展入手,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水平的提升。其次,固化的教學方式和成型的知識框架也使得教學實踐缺乏新意,許多老師僅僅依靠自己的教學經驗開展授課,導致其失去手工創新教學的應有效果。
二、中職學校學前教育美術教學中開展創新手工制作教學的意義
1.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手工制作教學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學生參與度高,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才能全過程體驗教學活動,從而不斷積累經驗、掌握手工技巧,為未來的幼兒教學和職業需求奠定一定的基礎。其次,學生手工實踐過程的參與,還可以實現動手能力的不斷提升,有效緩解學習壓力,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2.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習能力
手工制作教學主要以玩具作品、手工材料為制作載體,手工操作活動的開展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設計意識,并且學生開展手工操作是由生疏到嚴謹的過程,久而久之,更有利于學生嚴謹態度、鍥而不舍、團隊合作能力的構建,從而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升。最后,學生手工制作的學習是通過聽講、閱讀、研究、觀察、探索、實驗、驗證、總結進行知識總結、技能培養的過程;并且手工制作的操作學習更是突破了課堂的限制和束縛,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提升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手工操作有效性的途徑闡述
1.從學生生活實踐入手,給與針對性的手工實踐引導
手工制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多年的中職學前美術教學中的手工操作實踐發現,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作為學習的切入點,可以顯著帶動起學生參與手工操作活動的積極性,讓小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可以找到知識依托,避免斷檔的現象發生。其次,手工制作課程最大的特點就是實踐性強,而老師單純的理論講解效果肯定是不夠的,由此,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從學生的身邊搜尋手工制作的材料,并且靈活借助自己的想象力水平,完成精美手工品的制作。例如在《制作風鈴》的教學引導中,老師則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入手,首先描繪出自己在生活中見到過的風鈴模型,然后手工收集生活中常見的易拉罐金屬瓶罐、小鈴鐺、彩色線、掛鉤等物品,從而真正感受手工制作與生活密切相關,并且顯著提升學生的手工制作興趣。
2.靈活借助綜合性手段,實現手工教學的綜合整合
美術課程是一門以視覺刺激為主的學科,美術教學中“美”的元素是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性源泉;手工制作中,通過多方面元素的綜合引導,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手工技能。其中,多媒體技術作為新穎的教學應用手段,可以顯著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弊端和不足,還為小學生信息技術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利條件;許多抽象的手工操作下,學生可能難以把握其規范化步驟,而多媒體技術的靈活應用,提供視頻和圖片的形式為學生展現美化的手工作品模式,由此,不僅可以為學生在手工制作中提供規范性的教學引導,并且更有利于為學生提供欣賞的藝術形式,久而久之,更有利于促進小學生手工制作規范性和積極性的提升。
3.銜接幼教職業角色,迎合低年級學生群體的需求
學前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幼教人才,由此,中職學前美術教學中,除了引導專業學生做好專業知識外,還應該具備引導幼兒的素養和能力;而幼兒學生群體往往會對手工制作品產生一定的興趣,由此,學前教育專業引導中,老師更應該注意教育技能與學生未來幼教實踐的有機結合,從而構建起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體系,從而促進兩者之間的相輔相成,為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學生畢業后的工作做好一定的銜接和補充。例如在《折紙》的手工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感受教學,可以適當安排學生上臺講述的環節,讓學生以幼兒園老師的身份來展示自己動手操作折紙的過程,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膽識的鍛煉,更可以促進學生與未來教師角色的有效銜接。
四、結語
做好中職學前教育美術課程中的手工制作教學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這就要求老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為學生提供手工操作、實踐參與的機會;且素質教育下更注重學生實踐與理論的有機結合,從開拓視野、鍛煉膽識、涉及生活等多個方面入手,為學生提供更加針對性的教學引導,促進學生未來手工操作水平的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手工教學的實踐探索[J]. 牟賀賀.美術教育研究. 2016(18).
[2]提升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手工課教學質量的路徑選擇[J]. 宋丹鳳.開封教育學院學報.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