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花
摘 要:本文論述了韶關多項林業工作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創森”工作的基礎厚實,林業在創建韶關首個全域國家森林城市中發揮主力軍作用,通過加強5大體系實施24項工程建設,實現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目標。
關鍵詞:林業;韶關;國家森林城市;作用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明確將建設森林城市作為“十三五”的重要工作內容,出臺了《關于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森林城市發展目標和建設任務,將森林城市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國家森林城市是指在市域范圍內形成以森林和樹木為主體、城鄉一體、穩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于城市居民身心健康,且各項建設指標達到規定標準并經國家授牌的城市。韶關作為全省“一核一帶一區”中北部生態發展區的中堅力量,是國家第一批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和粵北生態屏障。韶關市政府于2018年3月提交創森申請并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備案,成立了創森工作領導小組,科學編制《韶關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于2019年2月獲得國家級專家評審通過。自“創森”目標提出以來,韶關舉全市之力,從更高層面、更深層次、更全領域,高位推進全域“創森”工作,邁出堅實步履。
一、“創森”意義和目標
國家森林城市是反映城市生態建設的最高評價,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金字招牌”。韶關作為廣東北部生態發展區的中堅力量,生態區位重要、生態基礎良好、生態資源豐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意義非常重大,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筑牢粵北生態屏障,打造綠色發展韶關樣板,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重要抓手,是順應群眾期盼、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徑。韶關多項林業工作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創森”工作的基礎厚實,今后三年,是韶關“創森”工作的實施階段,也是以申促建“拿牌”的攻堅期。各地各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創森總體規劃和三年實施方案,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生態善美韶關”為主題,按照“一核七星、三屏六廊、多節點”的總體布局,加快建設森林生態、森林服務、森林產業、森林生態文化和森林支撐等5大體系,全力以赴做好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各項工作,力爭到2021年建成全省乃至全國首個全域國家森林城市的地級市。
二、 發揮林業在創建韶關首個全域國家森林城市中的主力軍作用
韶關綠色生態優勢明顯,有林地面積、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等三項林業主要指標居全省第一,多項工作在全省林業工作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為創國家森林城市奠定了扎實基礎。韶關各級政府要承擔起主體責任,各部門要協作聯動,林業系統要發揮主力軍作用,筑牢生態屏障,建設美麗韶關。
1.森林生態體系建設方面。包括了森林進城、森林村鎮建設、生態景觀林帶建設、森林碳匯造林、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自然保護地建設、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等7項工程。結合韶關城區新一輪城市改造提升工程,重點改造提升韶關國家森林公園(新建樹木園、生態示范園)、韶州公園(新建北門、西門)、濱江景觀帶(新建北堤路、北江路延長線等生態景觀帶)、天子嶺“雙塘印雪”文化景觀園等城市公園建設,高品質建設“三江六岸”的濱江風光帶,打造精品公園,新增公園綠地347.92公頃。新建、完善韶關城區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連接線,鐵路及國省道生態景觀林帶33.7公里(包括芙蓉大道、大學路、朝陽路),改造提升四大城區門戶節點景色景觀林90公頃。各縣(市)加強城市綠地系統建設,增加城市公園、街心公園及城市綠道,豐富森林文化內涵,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森林生態體系,新增綠地面積368.13公頃;新增廣東省森林小鎮4個,綠美古樹鄉村20個,鄉村綠化美化示范村324個。
2.森林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包括:城市綠道網建設、森林體驗與養生試點建設、公園開放式管理建設、生態標識系統建設等4項工程。重點改造韶關城區已建綠道89.14公里,新建綠道58.67公里,形成結構合理多功能的城市綠道網絡系統;建設曲江區小坑溫泉森林康養基地、南華禪寺宗教文化養生地、始興縣中古坑森林康養基地、廣東大峽谷森林養生基地等4處和樂昌龍王潭、乳源云門山、新豐云髻山、仁化靈溪河、南雄云峰山及仁化金喆園等6處森林體驗基地。
3.森林產業體系建設方面。包括:森林生態旅游、林下經濟產業建設、特色經濟林體系建設、中藥材基地建設、用材林基地建設、花卉苗木基地建設等6項工程。在完善提升現有109個森林公園、11個濕地公園的基礎上,重點改造提升小坑、南嶺、天井山等國家森林公園及南水湖、孔江國家濕地公園等一批森林康養、森林體驗、生態科普教育等特色森林旅游產品,新建、完善旅游線路生態景觀林帶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油茶基地1180公頃,新建茶葉基地628.67公頃,新建特色水果種植基地3300公頃,中藥材基地32公頃,國家儲備林基地3000公頃,珍貴樹種基地1200公頃,速生豐產林基地766.6公頃,毛竹林基地1400公頃,建立省級林下經濟(扶貧)示范縣5個,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7個,林下經濟經濟合作組織162個,省級以上林業龍頭企業19個,新增林下經濟面積169.6公頃。
4.森林生態文化體系建設方面。包括: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文化保護建設、生態文化傳播建設3項工程。重點完善提升現有的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南水湖國家濕地公園等17個林業科普宣教中心的自然教育長廊、科普標識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提升華南虎、鱷蜥、生態科普、濕地生態系統等10個自然教育基地建設。新建、擴建義務植樹基地6個,面積142公頃。
5.森林支撐體系建設方面。包括:森林防火建設、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建設、林業科技支撐建設、森林資源管理和林業信息化建設等4項工程。重點建設森林火險綜合監測、森林消防隊伍能力建設、森林防火信息管理和指揮系統建設、林火阻隔系統建設等項目;林業有害生物防控能力提升建設,重點防控松材線蟲病。加強林地林木管理,強化林地征占用監管,落實森林采伐限額管理措施,依法打擊亂砍濫伐、毀林開墾、亂占林地等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
三、 結語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可以充分發揮森林在降減霧霾、凈化空氣、釋放氧氣、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風固沙、減弱噪音、調節氣候、防災減災、美化環境等諸多方面的生態效益和特殊功能,改善一個地區的生態和景觀環境等。更為重要的是,“創森”可形成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城市森林體系,提高生態承載能力,可進一步提升韶關市的城市知名度和競爭力。因此,開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充分調動全民、全社會自覺植綠、護綠、愛綠的積極性,形成各級黨政主導、全民自愿參與、全社會搞綠化的新格局,讓市民享受更多的“綠色福利”。
參考文獻:
[1]韶關市創森辦公室《廣東省韶關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