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添水 王曉倫 鐘卓璇
摘 要: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因此農業經濟也必然會受到氣象災害的嚴重影響,甚至近幾年由于極端氣候事件頻發,氣象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已經嚴重威脅農業生產活動的開展,也限制了農村經濟的進一步建設和發展。所以,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對“三農”氣象服務工作的重視,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逐步提升農村氣象服務工作水平,進而為農業生產活動的開展提供科學的氣象服務支持,促使農業經濟建設取得良好的發展成效。本文主要對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村氣象服務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旨在促進我國“三農”工作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農村氣象服務;應用
對于現代信息技術而言,它能夠實現信息的獲取以及傳遞、加工和利用,這些功能的實現在于它運用了現代通信以及計算機技術。對于農村氣象服務的升級而言,現代信息技術為其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手段以及平臺。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通信媒介的移動終端開始在農村人們生活中被廣泛應用,這使得在農村氣象減災以及防災方面的氣象信息能夠通過移動終端及時呈現在農民眼前。現代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為農村防災以及減災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交互環境以及拓展空間。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村氣象服務中的應用能夠為農村的減災防災工作提供指導,能夠完善農村氣象災害等一些突發事件的預警機制,減少災害給農村人們帶來的損失。
一、農村氣象服務的重要意義
氣象服務工作的開展在氣象防災減災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只有全面加強氣象服務工作的現代化建設,才能夠為氣象防災減災提供一定的支持,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可以說,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為農村地區防災減災能力的強化提供了一定的交互環境和應用空間,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農村地區的氣象服務能力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進而為農業生產活動的開展提供科學的氣象信息支持,保證農民群眾能夠在氣象部門的指導下結合氣象變化等對農業生產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促使農民群眾抵御氣象災害的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為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
隨著改革開放工作的深入發展,我國氣象防災工作也取得了相應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為農民群眾的增產增收提供了特定的支持。但是從整體上進行分析,雖然農業氣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也支持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農業氣象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信息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不足,無法保證農業生產的安全性。因此,在當前社會背景下,要想保證我國農業生產工作的順利開展,促使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一定的成果,并積極推進生態農村建設,還應該將現代信息技術引入到農業氣象工作中,促使農業氣象預測和分析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讓農民群眾真正認識到農業氣象災害的危害性,進而為農業生產所涉及到的防災減災做出正確的指導,促使農業生產工作得以順利推進。由此可見,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氣象工作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能夠為農業生產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的支撐。
二、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村氣象服務中的應用策略
1.轉變認識,貼近“三農”,提升氣象服務水平。現階段氣象部門很多人對農村氣象服務的認識還是停留在傳統認識上,認為天氣預報就是農村氣象服務,但是事實上天氣預報是一種氣象業務,錯誤的認為天氣預報就是農村氣象服務會導致氣象部門出現放棄研究農村氣象服務的念頭。對于農村氣象服務而言在滿足了農民基本需求時,還要對農民的深層次需求進行挖掘,及時發現農民的潛在氣象服務需求。
2.堅持氣象信息品牌,堅持服務的主動權不動搖。氣象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氣象信息品牌,氣象服務面向的是全社會,并且提供的主要服務是信息服務。以綜合信息平臺作為支撐,不斷向社會公眾開設最直接以及最實時的服務窗口,這樣不僅能夠展現農村氣象服務的深度和廣度,還能夠展現氣象文化的魅力。
3.從發展氣象文化的高度,推進氣象信息服務的品牌建設。要將對氣象信息服務的認識提高到文化層次,目前來說氣象信息服務還是以文化的形式植根于社會,天氣預報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構建和諧社會以及建設新農村作為導向,氣象服務在幫助人們減災以及防災方面又注入了一些新的并且具有實質性的內容,這為氣象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活力。推進氣象文化的品牌建設要以公益性服務作為出發點,以技術發展以及社會續期作為導向,不斷提高氣象服務質量,進一步改善服務模式,更好地促進氣象文化發展。
三、 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村氣象服務中的應用方案
1.建立氣象信息綜合服務監測預警平臺。對于氣象信息綜合服務監測預警平臺的建立而言,要能夠做到將現代通信網絡以及技術服務手段同現有的農村氣象的防災以及減災特點相結合,這也是做好農村氣象服務的必經之路。氣象信息綜合服務監測預警平臺主要包括語音、短信、微信公眾號、知天氣APP、彩信、4G多媒體、網站、電視、LED大屏幕、報紙等媒體,建立起基本服務網絡單元以省為單位,基本服務平臺單元以地區或縣為單位。以完善的平臺建設作為基礎,重點建立氣象服務評價體系,為用戶提供準確的氣象情報信息,還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饋體系。
2.前瞻性地跟進通信運營商的服務技術。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氣象信息服務方面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對于氣象服務而言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前瞻性的氣象信息服務方式以及服務技術,不斷滿足人們對氣象服務信息的需求。對于信息的表述方式而言,多媒體形式是現代信息服務發展的1個方向,在4G和5G時代的到來從根本上改變了網絡寬帶以及終端環境,手機能夠獲得的寬帶在成倍增長。現階段可以借助網絡在4G平臺上發布視頻、音頻以及文字信息,能夠為構建全方位的氣象信息服務創造條件。
3.不斷豐富氣象服務的主題、模式和手段。利用氣象短信發展氣象信息服務,可以為公眾提供更多的公益性信息服務;利用音信互動技術能夠為氣象信息服務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利用語音互動場景能夠為氣象語音信息服務拓展發展空間;利用語音合成技術可以為氣象服務中的各項專業服務以及特色服務提供技術基礎。未來在氣象服務中不能夠僅僅應用單一的模式,要不斷豐富氣象信息的服務主題,拓展發展模式,不斷提高社會公眾的參與度。
4.利用氣象信息平臺資源,為基本業務提供支持。綜合氣象信息能夠在提高基本業務水平方面提供服務,現代通信媒介具有移動性,氣象信息平臺的客戶具有廣泛性,現代通信媒介以及氣象信息平臺的這種特點決定了它們能夠成為為氣象工作提供實時信息的潛在資源。綜合氣象信息平臺提供的實時服務主要有天氣狀況、災情報告以及用戶信息報告等。
四、結語
現代信息技術為“三農”氣象服務提供了很多便利,4G、5G技術的誕生更是為農民用戶接收實時信息提供了技術支撐。現代信息技術在“三農”工作氣象服務中的應用在農村減災以及防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積極推動農業經濟和農村建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芬,陳穎曼.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村氣象服務中的應用[J].山西農業科學,2014,42(3):280-284.
[2] 李芬.中國農村氣象服務的現狀、需求及其發展策略[J].農學學報,2013,3(4):62-67.
[3] 李璐.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村氣象服務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6,36(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