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拜江·吉力力
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由于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發生,使得人們對食品安全也越來越重視。農產品作為餐桌上的必需品,它的質量安全也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和重視,由于頻繁爆出農產品安全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家和社會的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是提高和維護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一大重要環節,做好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測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才能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本篇文章主要分析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技術現狀以及發展趨勢。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技術;現狀;發展趨勢
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頻繁發生,已經引起了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家也加大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的重視和投入。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技術是一種監測農產品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質的重要手段,對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促進農業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提高農民的收入也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影響了質量安全監測的質量,為了能夠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發揮出有效的作用,就需要對檢測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決 措施,從而不斷提升農產品的質量。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中存在的問題
1.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不健全
目前在我國大多數的基層地區,比如鄉鎮,都沒有專業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機構,也就導致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缺失,同時對一些主要的農產品銷售渠道也沒有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健全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導致很多不合格的農產品肆意的進出市場,給人們的食品安全埋下了很多的安全隱患。
2.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人員的專業知識不足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相關工作人員專業能力不足也是一大主要問題,目前大多數的監測人員普遍都是掌握的理論知識比較多,而實際的操作能力還存在很多的不足,由于缺少專業的培訓,很難開展有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
3.監測技術落后、監測方式不合理
目前我國大多數地區的農產品監測方式還一直使用傳統落后的方式,這樣的方式無法滿足新時期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需求,無法對農產品中的有害物質進行 有效的監測;在監測技術和監測方面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監測設備老化現象嚴重,監測結果缺乏準確性等等,都嚴重影響了我國農產品監測質量的提升。
4.檢測標準未與國際接軌
我國雖大力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但是由于起步遲、發展緩,我國在各項標準制度上同發達國家檢測標準差距較大。由于我國的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落后于國際標準,讓我國食品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不易被外國人接受,國內居民也偏愛對國外食品的購買,使得我國在食品進出口上面臨著強大的挑戰,不利于食品進出口協調發展。
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發展對策
1.加快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及管理體系
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平穩有效地開展,應盡快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及管理體系,實行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有機結合的質量安全全程監控制度,堅持“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的基本原則。針對現階段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方面存在的問題,應合理增加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的數量,擴大已有檢測機構規模,提高檢測機構能力以滿足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社會實際需求。
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是提升我國檢驗檢測水平的根本保障,政府應代表國家完善法律規章制度,用法律法規明確檢測機構的法律地位和檢測職能,確定檢測機構的責任和分工,使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有法可依,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2.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
提高農產品檢測工作有效性,還要建立完善的農產品檢測工作機制,實現對農產品檢測的科學規劃,注重加強農業、質檢、衛生等部門的配合,實現農產品質量檢測的優勢互補,從而提高農產品質量檢測控制水平。消除農產品質量檢測法律法規方面的不足,完善相關的責任法規,提高檢驗機構人員素質,構建完善的農產品質量檢測控制體系,建立合作檢測工作模式,加強具體檢測點的配置,形成完善的內外部監督體系,在保證儀器質量的基礎上,做好檢測工作人員檢測技術的培訓工作,形成長期與短期相結合的講座、脫產學習與網絡培訓體系,全面提高檢測工作的整體水平。
3.加強技術改進和人才隊伍建設
針對這一點,要引進過硬的檢測儀器和設備,這些是保障技術能夠實現有效應用的基礎,比如一些微生物檢測的指標需要用到顯微鏡、無菌操作室等平臺。檢測技術方面一定要按照國家標準來嚴格選定和執行,對于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規定標準,比如橙子等水果來說,其指標就是農藥殘留及其它一些食品添加劑等,而大米的檢測指標主要就是一些真菌霉素和重金屬元素污染等。在檢測人員的建設方面,要建設一支核心技術隊伍,該隊伍可以作為支撐隊伍,來對于整個技術問題進行統籌,對其它的隊伍進行指導和輔助。在各級應該建立各自的技術隊伍和監管隊伍,值得一提的是,在監管是一定要安排一定數量的檢驗檢測人員,組成橫向加縱向的檢測隊伍網,爭取實現全方位的質量檢測保障。此外,還需要對檢測人員進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內容的技能培訓,以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更好地服務社會,確保食品安全。
4.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
如何真正解決“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問題,需要以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為依據,包括農產品安全限量標準、農產品檢驗檢疫與檢測方法標準、農產品安全通用基礎標準與綜合管理標準、農產品市場流通安全標準等一系列農產品安全標準體系,為農產品生產前、中、后制訂有標準可循,有制度可依,既符合中國的國情,又與國際標準深入學習與交流,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
三、結語
總之,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使得國民對餐桌上的食品越來越擔憂,迫切需要一套完善、權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及檢測檢驗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體系需要做到機構深入基層,嚴格執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為百姓提供安全、放心、無公害的農產品,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
參考文獻:
[1]徐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糧食流通技術, 2017, 8(16):38-40.
[2]陸天山.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研究[J].時代農機, 2017(1):140-141.
[3]龍云香.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現狀及其發現趨勢研究[J].農家科技(上旬刊), 2017(7).
[4]彭超,熊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探討[J].農技服務, 2017(1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