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霞 劉敏
[摘 ? ? ? ? ? 要]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大學生的自我認知和未來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目前,高校中的部分大學生自我認知不足、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加之高校存在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程度仍不夠、高校師資力量薄弱、就業指導的相關措施單一等問題。為了進一步引導大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改進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就業指導過程中的工作思路、方法、措施,湖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針對大一至大四學生開展了關于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影響因素的調研,并對其進行分析研究。
[關 ? ?鍵 ? 詞] ?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G645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3-0162-02
一、實施方案及步驟
調查問卷由學生基本信息和調研內容兩部分組成,共27道選擇題,3道問答題。問卷主體內容包括基本情況調查、個人因素、學校因素三個方面。本次調研采取紙質問卷和網上問卷的方式,紙質問卷利用隨機抽樣調查的方法,隨機選取資源環境學院不同年級、不同層次和不同專業的學生,發放紙質問卷762份,回收737份,問卷回收率為96.7%,網上問卷對資源環境學院各年級學生發放,組織學生填寫。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問卷填寫,具體分布情況如下:
首先,主要是資源環境學院有關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影響因素調查現狀分析的調查結果。通過統計大量的問卷數據并進行分析,對發現的問題簡單地陳述。
其次,主要是針對第一部分發現的問題進行進一步調查,調查有關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影響因素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原因。
最后,主要是對資源環境學院有關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影響因素調查現狀提出相關的建議。針對前兩部分研究結果,查閱相關文獻,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相關的建議。
二、職業生涯發展影響因素調查現狀分析
(一)對學生基本情況調查
各年級學生對專業了解程度不同。關于各年級學生對專業了解程度不同的問題,就調查狀況來看,大一年級對專業完全不了解的學生占5.08%,不太了解的占29.94%,大二年級對專業一般了解的學生占58.19%,大三年級對專業比較了解和一般了解的學生所占比例相近,分別為44.20%和44.93%,大四年級對專業非常了解的學生占17.65%,比較了解的占54.41%。
調查結果顯示:大一年級學生對專業的了解程度較低,大二到大四年級學生對專業的了解程度明顯高于大一年級學生,其中大部分大四年級學生對專業了解程度較高,而對專業了解程度的高低能夠對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生活在城市和非城市的學生專業選擇的原因差異顯著
關于生活在城市和非城市的學生專業選擇的原因差異顯著的問題,據調查數據可知,生活在城市且專業選擇原因為親人建議的學生所占比例為21.52%,專業比較熱門的并且以后就業壓力小的占9.45%,生活在非城市且專業選擇為服從調劑的學生占31.74%,隨便選擇的占22.47%,生活在城市和非城市的且專業選擇原因為自己感興趣的分別為24.93%和20.51%。
調查結果顯示:選擇專業的原因為專業比較熱門并且以后就業壓力小的學生高于生活在非城市的學生,同時部分生活在城市的學生受親人建議的影響較大。相反,生活在非城市的學生專業選擇的原因為隨便選擇和服從調劑的所占比例較大,說明其隨意選擇專業的現象較嚴重,無論是否生活在城市,專業選擇原因為自己感興趣的學生所占比例均不高,而對選擇自己不感興趣專業的學生,其職業生涯發展也會造成部分影響。
(三)學生未來選擇去向受性別和生活地區的影響較大
關于學生未來選擇去向受性別和生活地區影響較大的問題,調查數據情況如下:生活在城市且未來想選擇的去向是出國深造的男性學生占3.14%,女性學生占4.05%,生活在非城市的男性學生占2.53%,女性學生占1.52%,生活在城市和非城市的且未來想選擇的去向是創業的男性學生分別占6.92%和6.96%,女性學生分別占1.35%和0.51%,生活在城市和非城市且未來想選擇的去向是考研的學生所占比例均不低于53.8%。
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未來想選擇的去向是考研,說明考研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生活在城市未來想選擇的去向是出國深造的學生高于非城市的學生,說明生活在城市的學生受教育水平高。無論是否生活在城市,男性學生未來想選擇的去向是創業的比例明顯高于女性學生,說明男性學生具有冒險精神。學生對未來去向的選擇將直接影響其職業生涯發展的方向。
三、學生對職業生涯規知識的普及情況
(一)資環院部分學生認為相關講座與活動的幫助性不大
關于資環院部分學生認為相關講座與活動的幫助性不大的問題,調查數據情況如下:有很大幫助的占11.4%,比較有幫助的占48.58%,很少有幫助的占29.72%,沒有幫助的占7.6%,無所謂的占2.71%。
調查結果顯示:資環院大部分學生認為相關講座和活動比較有幫助,但仍有少部分學生認為沒有幫助甚至持無所謂的態度,認為有很大幫助的僅占少數。由數據可知學院舉行的職業生涯規劃講座和活動未完全落到實處,影響了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普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對這部分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二)資環院學生普及有關職業生涯發展知識的方式多樣
關于資環院學生普及有關職業生涯發展知識的方式多樣的問題,各項數據依次為:講座占54.68%,印發相關資料、書籍占64.18%,學院相關網站占56.04%,學院相關微博、微信公眾號平臺占66.49%,學院相關實踐活動占72.05%,其他占4.61%。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普及職業生涯發展知識的方式很多,而且這些方式都很實用,對學生職業生涯發展造成積極的影響。
四、對策建議
(一)學生個人方面,應盡早規劃職業生涯,并付諸實踐
1.學好專業知識,提高競爭力,為將來的就業奠定基礎。
2.盡早做出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一份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包括姓名、起止年限、年齡、職業方向、社會環境分析結果、角色及其建議、目標分解組合及實現時間、成功的標準、自身條件及潛能測評結果、差距及縮小差距的實施方案。
3.多與社會成功人士接觸,學習先進的社會經驗,多于其他專業、學院、學校同學交流,鍛煉自己。
4.多了解身邊的就業資訊。利用網絡、講座、報刊等途徑接收企業信息、面試技巧、招聘信息等,對整個職場運作進行了解。
(二)學校方面,應給學生創設條件,提供良好的氛圍
1.引導學生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可以利用社團舉行的大型講座、職業規劃作坊等讓新生盡早接觸到職業規劃方面的知識,讓他們做到心中有底,不會對前路一片茫然。
2.加強職業生涯師資隊伍建設,采用外引內培的模式,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程度。
(三)社會方面,可以以回饋社會為目的,提供良好的求職環境
1.社會應該努力創造條件為大學生提供實習、實訓的機會,引導學生利用實習機會來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2.企業可以歡迎學生參觀企業或者企業自主進入大學校園,介紹行業發展前景、企業文化、職業工作具體內容等,并舉行專場招聘會,為學生提供一個咨詢和了解的平臺。
參考文獻:
[1]樊明成.我國大學生選擇專業的影響因素[J].現代教育管理,2013(1):113-117.
[2]鄭未.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蘭州:蘭州交通大學,2013.
[3]黃萍萍.大學生專業選擇影響因素分析[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7.
編輯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