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松
[摘 ? ? ? ? ? 要] 支教、志愿者、幫扶和扶志扶智是實踐是目前高職教育改革的重要的一項內容,因其具備獨有的育人功能,現各高校都有應用。結合高職院校大學生的特點,以湖南機電職院為例,首先對實踐育人的重要性進行說明,其次對實踐育人的作用進行概述,最后根據湖南機電職院大學生在參與十八洞幫扶所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重點對實踐育人模式路徑進行分析,希望大學生在參與十八洞育人項目中能更好地從學生向“社會人”進行過渡。
[關 ? ?鍵 ? 詞] ?大學生;幫扶十八洞村;實踐育人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3-0158-02
目前,社會發展形勢是極為開放的,對人才的界定越發理性、全面、客觀。看一個人,不止注重于他的專業水平、知識程度,更多的是對人品、責任感、社會經驗、心理素質的考查。社會不再需要考場高手,而是需要生活、工作上的高手。而這些能力在以往課堂為主的教學手段中,無法全部得以實現。因此,就需教育工作者結合現有的教育資源,對大學生多方面素質進行提高,幫扶十八洞村實踐活動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利用課堂外的教學手段來輔助大學生對社會進行正確認知、培養正確的價值觀等,同時也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有效手段。
一、支教、志愿者、幫扶實踐育人的重要性
高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據很大比例,與普通高校大學生相比,高職學院大學生具備鮮明的專業特點,高職院校對幫扶實踐需要重視。所以,幫扶實踐育人是基于高職教育的基礎上,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必然手段[1]。幫扶實踐活動可以讓大學生更好地對社會進行認知,盡快融入社會大環境內,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湖南機電職院對大學生幫扶實踐活動重視度極高,大學生在進行幫扶十八洞村實踐活動時均取得不錯的成績,真正起到幫扶實踐育人的作用。
二、支教、志愿者、幫扶十八洞村實踐育人的作用
(一)對社會進行正確認知
大學生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和真實社會沒有過多的接觸,社會認知力不夠。而農村、基層是大學生對社會進行了解、接觸、觀察的重要窗口之一[2]。大學生通過走進十八洞村,深入基層、下至村小將自己放置于現實社會環境中,采取支教、志愿者、公益活動、社會調研等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
(二)培養社會責任意識
實踐活動由于具有公益性,因此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奉獻精神,進而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奉獻是快樂、有意義的,同時也是可以傳遞、培育的。在十八洞小學社會實踐過程中,大學生在對困難學生提供幫助時,在面對學生實際情況時,大學生的愛心、奉獻精神會被激發,從而主動對困難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提供幫助[3]。當受助人走出困境并向大學生表達感謝時,大學生會充分體會到奉獻的價值。此外,這種支教、幫扶實踐活動還可對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進行培養,使大學生在奉獻愛心、幫助別人的過程內感受作為社會的一員,每個人都有義務及責任參與社會建設,關注社會發展,需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
(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幫扶實踐活動很多都要大學生親自下到基層,因此對大學生來講是一項巨大的挑戰。現在大學生普遍備受寵愛,在家中基本不用勞動,更不用說服務別人了,勞動技能與服務技巧幾乎為零。而在十八洞村的幫扶實踐活動中,大學生的毅力得到鍛煉,忍耐技能方面得到提高,也會更為他人著想。在幫扶過程中,大學生可以體會到勞動的不易與艱辛。在幫扶實踐活動中引領大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體會到勞動創造財富的重要性。
三、幫扶十八洞村實踐育人模式路徑
(一)實踐分層推進
學生在大學階段是一個由學校步入社會的過程,伴隨教育程度的深化及年齡的增長,大學生的思想歷程及多方面能力會從稚嫩走向成熟。因此,在進行實踐活動時要將大學生進行劃分,根據大學生不同的層次有針對性地選取實踐活動[4]。這需要湖南機電職院有關領導進行系統規劃,將大學生整個大學生活都排入實踐活動。比如,大一學生,學生剛剛步入大學校園,應以集體活動、愛國情懷及社會主義教育作為基調,社會實踐活動形式可采取參觀學習、集體出游、軍事訓練等,對學生進行民情、國情和思想上的教育,樹立學生信念和理想。大二學生,實踐活動可采取社區服務、社會調查、數據分析等,讓大學生根據自身所學知識對社會進行無償服務,鍛煉自身能力的同時,提高奉獻精神。大三學生由于即將畢業,因此實踐活動應靠攏與大學生情操方面,通過參與支教、志愿者、幫扶等,讓大學生對社會價值加以了解,大學生情操也能得以提升。分層次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條理順暢,有助于大學生思想水平的穩步提升。
(二)實踐學分制
高職院校大學生在進行實踐活動時要重點抓幫扶實踐。現在,湖南機電職院的大學生對支教、志愿者、幫扶實踐活動參與度還有待提高。將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正式課程的組成部分,是大學生必修的一項學分[5]。事實表明,列入教學計劃的項目,相關資源才能得以確保,教師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更高。在大三進行支教、志愿者、幫扶十八洞村實踐學分制時,我院具體操作手段如下:跟進實踐活動的進程,對完成質量進行把控,實踐作為大學生必修學分。此外,我院還將校內、校外時間活動、支教、志愿者、幫扶等活動都采用學分制,對實踐的地位進行提高,使其更具完善性、規劃性。除了對大學生采用實踐學分制,同時也要將此列入教師考核標準中來,最終學院根據成果來對各學生支教、志愿者、幫扶十八洞村實踐質量進行評估,給予表現突出的大學生一定的精神、物質獎勵,并擇優推薦。
(三)實踐立體化
幫扶十八洞村實踐不是單一的形式、簡單的概念,它是豐富多彩的一項系統工程。因此湖南機電職院從課內、校內、校外三方面出發,遵循學校主導、學生主體、十八洞村協同的原則,對各項資源進行充分調動,三者之間相互協調更好地開展實踐活動。完成三個對接,即學生對接社會、學院對接社會、企業,學生時代對接社會和職業時代[6]。對大學生進行幫扶實踐內容的布置,在進行課外活動時,引領大學生走進社會實踐場景,從而對社會實踐進行了解。校外實踐中,要求大學生跟社會多多進行接觸,積極參與十八洞村的建設,從中獲取知識并得到鍛煉。在我院大力提倡幫扶十八洞村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我院絕大部分學生對社會的實際情況產生了極高的興趣,同時在幫扶實踐過程中,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有效總結,實踐的作用顯著增強。立體化的實踐模式將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完美融合,幫助大學生更好地由校園化轉入實踐化,避免了大學生畢業后不適應社會環境的情況,使大學生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近年來,我院對大學生參與的幫扶及寒暑假等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管理、組織及引領,將課堂和學校與社會緊密相連,讓大學生可以近距離和社會相接觸。
(四)實踐師資隊伍
教育強國,而教育離不開教師,支教十八洞村實踐育人也是如此。在我院進行支教十八洞村實踐活動時,一旦學生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實踐教師可以及時給予幫助,使問題得到有效專業的解決。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大學生進行支教幫扶實踐活動時往往存在創新能力及動手能力差的問題,因此需專業教師在旁對其進行輔導。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將教學重點放于學生的參與性、體驗性上。以大學生作為主體,教師起輔助作用。我院在進行十八洞村支教實踐時采取導師責任制,5~8名大學生參與十八洞村的支教實踐由一名教師進行負責,在實踐中遇到問題,大學生可與負責自己的教師進行聯系,獲取指導意見。此外,教師結合每位學生參加支教實踐活動的情況定期對學生進行指導交流,這樣有利于大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完成任務。完善教師的實踐考核體系,實踐育人結果如何在于大學生的表現,主體評價對象為學生,但教師作為實踐的輔助者,在大學生幫扶十八洞村的實踐期間對學生的指導情況、引導效果也會對社會實踐育人結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需將教師也列入實踐成果分析中,建立完整的實踐成果評價體系。體系包含教師及學生兩個方面,結合實踐結果來對教師及學生在實踐中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而不是單單對實踐結果進行評價。設定教師評價方面為問題解決情況、實踐指導情況、學生反饋等三方面,進行評價時確保其真實性和公平性。評價完成后,采取講座、班級探討等形式對幫扶十八洞村實踐結果進行反饋,幫助參與實踐的大學生及老師結合評價結果對自身優勢和劣勢進行認知,從而對自身進行強化。
綜上所述,幫扶十八洞村的實踐活動可以起到獨特的育人作用,將大學生以往的校園生活加以改變,以往大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于學校的生活、學習中,缺少生活體驗,對社會實際情況了解甚少,思維僅停留在認知層次,不利于全面提升,無法適應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將幫扶實踐引入高職院校中來,可以起到培養人才的作用,促進大學生全方位的發展,讓大學生日后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劉雙.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之“第二課堂”路徑建設實探:以湖南文理學院實際為例[J].教育現代化, 2018,5(18):346-347.
[2]辛顯華,孫紹然.新時代大學生社會實踐文化育人功能探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1):196-197.
[3]潘曉侃,錢超.高校暑期社會實踐育人功能現狀研究與改進對策:以嘉興學院2016年暑期社會實踐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36-37.
[4]盛立強,楊思東.職業院校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探索與實踐:以蘇州經貿職院物流管理專業“四進四化”模式為例[J].職教論壇,2018,693(5):115-120.
[5]郭穩濤,肖志芳.創客空間模式下的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8,20(2):91-93.
[6]任克.高校社會實踐指導體系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0):86-88.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