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青
【摘要】初中語文是學好初中所有學科的前提和基礎。它不單單是對學生語文功底的查驗,更是學生能力的體現,并且為中考服務。作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較大。如何高效、高質地開展作文教學,一直受到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本文先分析了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了提高作文教學實用性與創新性的策略,旨在為初中作文教學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實用性;創新性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初中語文學習中,作文能力代表了語文學習的最高能力,也是評價初中生語文學習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如今,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標推動下,初中作文教學現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課堂教學有效性大幅提高,很多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法也越來越多地被引入課堂中,作文教學整體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不過,由于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的重難點,不少初中生仍然對其存在畏難心理,作文的實用性、創新性不強。基于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對如何提高初中作文實用性與創新性問題進行研究,希冀拋磚引玉,與同行切磋交流。
一、當前初中作文教學問題分析
(一)作文缺少實用性
到了初中階段,學生的課業負擔不斷增加,學習時間緊張,為了更快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很多初中語文教師都急功近利地為學生布置范文,模仿范文的框架結果,以此來代替作文指導。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作文的時候就缺乏真情實感,實用性不高,甚至陷入程式化模式。同時,有的語文教師還偏重理論,對于作文形式比較重視,作文內容空洞,使得學生的作文興趣不高,作文質量提升緩慢。
(二)作文缺乏創新性
作文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活動,具有強烈的創新性,優秀的作文都是極具創新性的。但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有的語文教師創新意識不強,作文教學對指導用書依賴較強,使得學生作文經常陷入“套作”的圈囿,學生的思想受到鉗制,無法貼近生活進行創作。在此種情況下,學生的作文就會缺乏感染力,作文內容也是空洞無力。
二、提升初中作文教學實用性與創新性的有效策略
(一)以生為本開展作文教學,增強作文實用性
1.授之以漁。從教學目的來看,提高初中生寫作技能是核心,因為作文寫作屬于創造性思維活動,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技巧與技能,并能在作文過程中靈活應用,這樣才能寫出實用性比較強的作文。教師在初中作文教學實踐中,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各項能力,重視作文教學,在作文訓練目標導向下,將作文技巧訓練融入作文教學中,通過授之以漁,學生才能真正掌握和熟練應用寫作技能,寫出實用性較強的作文,這也是語文知識教學的目的之一。
2.書寫心聲。真情實感是初中作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只有寫出學生的真情實感,才能實現以情感人、以文動人。唐代白居易就強調“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心聲真實地表達出來,不要無病呻吟,這樣作文就會缺乏靈性和靈魂。教師要從選題、立意、結構等各個方面,引導學生立足內心情感、思想等,使真情實感洋溢在字里行間,從而利用文字激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3.讀寫結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美文佳作,不論是思想情感還是結構脈絡等,都非常具有指導性與借鑒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定要對初中語文教材進行深挖,引導學生進行反復誦讀,從中領悟文本的精華,并豐富自己的詞匯,將美文佳句謄抄在專門的讀書筆記上。同時,還要積極改變“唯范文”的作文教學意識,指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寫心得、仿寫等練筆,將閱讀與作文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利用閱讀積累的素材,做到讀寫結合,這樣才能使作文的實用性不斷得到提高。
4.結合實際。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必須要貼近生活,這樣學生才能寫出真實的感受,寫出優秀的作文。教師可根據作文教學目標與內容等,指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做一個善于發現生活之美的有心人。如果作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學生也會有話可寫,不會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去想詞語和句子,而教師在閱讀和評價時,也容易產生共鳴,在腦海中產生強烈的畫面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尊重學生個性進行教學,強調作文創新性
1.學會觀察。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積累的素材越多,就越文思泉涌。學生寫作過程中,能夠進行創新的基礎,就是對生活進行細致的觀察。但因初中生課業多,課余時間少,加上生活閱歷不足,因此,有很多時候難以寫出創新性較強的作文。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指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獲取豐富的作文素材,從不同的維度觀察生活,生活都有不同的表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便是闡釋了這個道理。學會觀察,學會積累,思維就會開闊,寫作的視角也會變得獨特,作文的創新性自然就強。
2.釋放想象力。作文是創新創造的一項活動,良好的想象力能為初中生插上翱翔的翅膀,在日常作文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放飛學生的想象力,并結合系統化的訓練,如看圖、連詞成句、連句成文、補白等方式,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作文的創新性。沒有想象就沒有發明創造,可以說,想象是一切創新的沃土。教師要教給學生培養和提高想象力的方法,使學生能在生活與學習中不斷地讓思想“天馬行空”,寫出更多的佳作。
3.激活創作力。真理都是來源于實踐的,實踐出真知也是真理,同樣道理,初中生也只有在不斷的寫作實踐中,才能使自己的創造力得到不斷提高。為了進一步激活學生的創作力,教師就要在作文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創作力。例如,教師可為學生搭建作文展示的平臺,定期組織作文比賽,鼓勵學生將優秀的作文投稿發表,或者將優秀的作文發到校報上或在校園宣傳欄中進行展示,或通過班級微博、微信圈等,設置“作文秀”“微寫作”等項目,這樣可激勵學生作文的自信心,激活學生的創作力和寫作的興趣。而學生通過作文訓練,也能積累寫作經驗,做到文思泉涌、下筆動人,寫出創新性作文。
4.強化實踐力。提高作文的創新性,初中語文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的日常訓練。日常作文訓練是提高初中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通過日常練筆,學生可以積累更多的素材和寫作經驗,并且能形成辯證思維,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意義重大。實踐也能幫助學生發現作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就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以消除短板和弱項,增強語文知識應用能力。例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分層次地為學生布置每周作文練習,通過練習,引導學生應用所掌握的作文知識與技能,對身邊和社會上發生的事件進行搜集、分析和思考,然后以作文的方式進行呈現。這樣不僅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能幫助學生正確地、辯證地理解問題,實現健康成才。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作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關于作文實用與創新性的研究也很多。在具體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理念,不斷探索提高作文實用性與創新性的有效策略,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作文的技能,寫出既實用又富有創造性的佳作,在提高其語文核心素養的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作文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袁如兵.淺析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J].新課程(下),2018(7).
[2]杜媛媛.試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6).
[3]徐永卓.基于實用與創新視角的初中作文教學探微[J].中華少年,2018(12).
[4]劉大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和改善對策[J].考試周刊,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