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泳江

摘? ?要:文章介紹了工業設計的要素、方式和特點,分析了工業設計知識集群的構建和獲取機制,分析了即時移動通信架構設計應用特點以及微信的信息架構設計過程。
關鍵詞:工業設計;知識模型庫;獲取機制;即時通信;UCD架構設計
工業設計是人與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充分融合的一種方式,涵蓋了多種技術的組合應用,既有人類思想的融合,有色彩、動態、質感、結構、人機工程等感官的美感,又有人類情感的賦予。工業設計從技術、社會、經濟、藝術要素出發,基于產品的內型和外型靈感的凸現,賦予不同產品新的品質、功能、性能,并結合工藝設計師、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之間溝通協調以及人類情感感知模糊知識集的應用,創造出滿足人們多種需求的物品。如今信息化時代的工業設計,更是通過技術手段收集、篩選、重組多種信息,具有多學科知識交叉、設計指標模糊隱含、設計過程動態藕合等特性,根據人本中心理念,嚴格遵循綠色環保發展思維,構建靈敏多變的市場響應機制和多知識獲取機制的工業設計網絡化協同設計環境,設計出符合完美客戶體驗的高性價比、高藝術性、多功能的現代產品。工業化設計離不開領域知識、過程知識、心理學知識、模型知識和用戶知識等知識需求的分析,通過人類認知知識結構化模型的重構,利用人類協同式、交互式、網絡式等設計方法,實現工業設計的群體協作性、動態分布性、并發執行性和共享協同性的活動本質[1]。
1? ? 工業設計方式和特點
工業設計不是單一的科學,工業產品設計的方法更是管理學、控制工程學、社會藝術學、信息學、人類學、智能科學等多種學科最先進理論方法的綜合應用。結合用戶需求體驗、主要特性描述要素和具體工具手段,工業產品設計的方法主要有并行設計方法、功能—結構方法、三次設計方法、面向X的設計方法、可靠性設計方法、精度設計放法、智能設計方法等。工業設計還綜合不同客戶對產品感受體驗、情感的模糊性知識的表達等包含著復雜且無法量化的隱性情感知識集域。如今,工業設計在無線網絡通信、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AR智能等新技術高度融合下呈現很多新特點。
首先,現代工業設計更多體現出跨領域、多學科交叉融合、快速知識迭代、數字化、網格化的特點。由于計算機、無線通信技術加速了人類知識的傳播和更新,工業設計知識模型庫日益龐大,更新速度更是變化無常,這促進了不同學科和知識領域交叉融合。因此,工業設計過程來自新材料、新成果、新技術、新工藝的知識轉化功能,更加便捷和完善。而隨著計算機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化、網格化制造成為了最先進的制造技術核心,計算機輔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等制造業新標準的加入,賦予工業設計作為產品制造前期工序新特性,實現了集成一體化體系[2]。
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CAID)的應用,體現了工業設計的并行化特點,CAID利用計算機數據資源的共享在計算機設計系統中對產品進行虛擬模型構建、參數虛擬設計,實現了產品造型、工程結構、工藝分析等的并行設計。并行化設計在有效綜合開發管理平臺統一協調下,充分對現有資源開發、挖潛、組織、規劃、控制分析,保證了產品的質量,縮短了產品開發周期,降低了產品生產成本,有效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2? ? 基于即時通信的工業設計應用
2.1? 工業設計知識集群的獲知
工業設計首先需要建立知識集群庫,通過知識獲取機制建立工業設計知識集群庫系統。主要包括領域知識庫、模型知識庫、用戶知識庫、過程知識庫等。
(1)領域知識庫:是實現知識的歸納、總結、提煉,組織成一個體系化標準,構建工業設計層級式設計色彩學、機械設計、人機工程學等知識本體視圖知識庫系統。
(2)模型知識庫:在實際設計過程,采用本體化表達,構建成案例知識本體模型,對模型外形、結構、語義等屬性進行描述,并不斷更新知識庫系統數據,實現數據的更迭。
(3)用戶知識庫:主要集合了前期設計過程對客戶市場調研信息的集合,通過計算機系統對調研數據進行充分分析,把感性模糊的隱性知識演變成顯性化的知識表達,利用統計學、概率學、實驗心理學、設計符號學、人機工程、網絡智能、云計算等理論和方法,獲取設計需要的知識機制和過程本體模型。
(4)過程知識庫:主要對設計過程流進行靜、動態描述,采用Petri網建立工業設計工作流模型和顏色屬性等,實現設計階段(節點)的過程控制。圖1給出了工業設計知識庫建立于獲取途徑(機制)[3]。
2.2? 即時通信工業設計的應用分析
本文基于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User-Centered Design,UCD)即時移動通信的工業設計。即時通信主要實現信息交互參與者在移動通信終端實現移動互聯網的接入、登錄、實時信息交互等功能。移動即時通信主要有短信、WAP模式、GtalkPro、微信、QQ、陌陌、微博、抖音等主流通信、群聊、交友工具。隨著用戶體驗及功能需求日益豐富,各種KIK類、LBS類軟件及系統設計具備多樣性和新穎性,通信產品多體驗式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UCD設計在即時通信過程比較常見,涉及人機交互、人口信息、架構、界面、視覺、交互等。在產品開發諸多環節中,以用戶為中心。通過用戶知識庫的建立,實現產品全流程開發和控制。
用戶體驗包括喜好、情感、信仰、認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應、行為和成就等信息。2002年,Jesse,James,Garrett等設計者運用Web系統把客戶體驗要素進行層級劃分,具體為: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架構層、表現層。
2.3? 即時通信架構設計
即時通信UCD設計關鍵在于架構設計,主要包括產品組織結構設計和層級結構設計,架構設計層級模式可采用寬度與深度的方式,手機軟件的信息架構著眼于用戶與手機良好的交互功能實現。以手機終端騰訊微信架構設計為例,設計過程需要充分考慮手機性能、屏幕尺寸、分辨率大小、網絡承載能力、手指交互特性等關鍵屬性。所以,在移動即時通信產品信息架構設計過程中,結合移動設備性能屬性、網絡特性、使用場景等本體知識庫,實現合理的架構設計,可以給予客戶完美的用戶體驗。
微信架構通過三級架構設計模式,用戶通過登錄微信界面進入系統,可實現微信聊天、通信錄朋友選擇和添加、個人設置等功能,設計脈絡清晰,操作便捷流暢,滿足用戶實時信息交互的需求,用戶可在良好的網絡環境下進行實時語音聊天、視頻、信息傳遞、朋友搜尋添加、刪除設置、個人信息的處理以及賬戶資金的快速應用等功能[4]。
3? ? 結語
由于計算機、無線通信技術加速了人類知識的傳播和更新,工業設計知識模型庫日益龐大,更新速度更是變化無常,這促進了不同學科和知識領域交叉融合。現代工業設計體現出跨領域、多學科交叉融合,快速知識迭代,數字化、網格化的特點。通過即時通信UCD對微信等信息架構的設計,體現以人為中心的設計理念,實現了用戶良好的應用體驗。
[參考文獻]
[1]謝友柏.現代設計理論和方法的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04(4):1-9.
[2]胡艷軍,陳浩,錢亞東,等.基于Web和移動通信技術的工作流管理系統[J].制造業自動化,2004(7):1-3.
[3]李治,金先龍,賈懷玉,等.產品設計知識的表示與重用技術[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6(7):1183-1191.
[4]高寓鵬.基于手機移動互聯網的社群型服務設計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12.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lements,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design,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and acquisi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design knowledge cluster,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tant mobile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as well as the design process of WeChat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Key words:industrial design; knowledge model base; acquisition mechanism; instant messaging; UCD architecture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