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娜
【摘要】目的:探討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164例腦卒中偏癱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早期康復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干預1個月后,實驗組NIH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Barthel指數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能有效促進患肢功能恢復,增強生活自理能力和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較大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腦卒中;偏癱
【中圖分類號】R81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157-02
隨著人們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近年來腦卒中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并逐漸趨向于年輕化。由于腦卒中發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不僅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痛苦和沉重的經濟負擔,也給醫療衛生行業帶來巨大的壓力。因此,探究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干預方式,成為臨床醫護人員研究的重要課題。臨床研究表明,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能有效促進患肢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文將我院收治的164例腦卒中偏癱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采取早期康復護理和常規護理,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64例腦卒中偏癱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02例,女62例,男女之比=1.48:1;年齡38-74歲,平均(54.21±3.45)歲;腦梗死86例,腦出血78例。隨機將所選對象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臨床資料較為接近,可進行比較。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均符合臨床腦卒中診斷標準,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本次實驗,同時排除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造血系統疾病者、惡性腫瘤疾病者、精神神經疾病者等。
1.2 護理方式
1)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包括保持病房衛生和通風、生命體征監測、用藥指導、健康宣教、心理疏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并發癥預防等。2)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進行康復運動訓練和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祻瓦\動訓練包括三個階段,①臥床期:待患者病情平穩后,進行偏癱肢體按摩、關節被動活動和小幅度主動運動。偏肢按摩主要是促進肢體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輕柔緩慢用力從遠心端到近心端,以患肢和腰骶部為主。關節被動活動指幫助患者進行伸手、屈肘、展臂、屈伸膝關節和髖關節等鍛煉,按照幅度由小到大、大關節到小關節的順序進行,同時注意避免生拉硬拽,損失關節。小幅度主動運動指指導患者進行雙手交叉訓練、健側前臂帶動患側運動、抬腿訓練、翻身訓練、搭橋訓練等,運動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②離床期:協助患者進行自主反復地起坐訓練和平衡訓練,直至正常坐起,同時監測患者血壓變化,以防意外發生。正常坐起后,鼓勵患者嘗試雙腳踏地,從最初的幾秒鐘逐漸延長至數分鐘,為向行走過渡打基礎。③步行期:指導患者進行步行訓練,前期可借助工具、扶手或者在護士輔助下進行訓練,先用健腿邁步,然后鼓勵患者用患腿邁步,有困難者護士可用自己的腿來協助患者患腿前移。平路行走訓練達標后,再逐漸增加難度,進行上下樓梯或跨越障礙物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包括穿脫衣服、洗臉、刷牙、進餐、如廁等,從前期協助到后期逐漸放手獨立完成進行訓練。待患者粗放性的日常生活能夠獨立完成后,再對患者進行精細化的訓練,也即為作業療法,包括拼圖訓練,搭積木訓練、撿拾小物訓練、穿針引線訓練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日?;顒幼岳砟芰σ约白o理滿意度。神經功能缺損評估采用卒中量表(NIHSS),總分42分,分數與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成正比。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估采用Barthel指數,總分100分,分數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復情況成正比。護理滿意度測評分為滿意和不滿意,由第三方科室采取不記名方式進行問卷調查。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對卒中量表、Barthel指數和護理滿意度問卷結果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采取x2檢驗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干預前,實驗組和對照組NIHSS評分分別為(21.36±3.14)分和(21.32±3.08)分,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32.63±5.41)分和(32.81±5.45)分;護理干預1個月后,實驗組和對照組NIHSS評分分別為(9.53±2.07)分和(15.68±2.74)分,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74.56±7.44)分和(61.27±6.53)分,滿意病例分別為78例(95.12%)和57例(69.51%),不滿意病例分別為4例(4.88%)和25例(30.49%)。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NIHSS評分和Barthel指數評分均較為接近,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實驗組NIH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而Barthel指數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比較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腦血管疾病,失語、偏癱是其常見后遺癥,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主要是協助患者進行康復運動訓練和日常生活能力訓練,按照由簡到繁、由粗放到精細的順序漸次進行。本研究中,康復護理干預1個月后,實驗組NIH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Barthel指數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但仍未達到完全康復標準,這與康復護理干預的時間相對較短有關,患者出院后還應加強肢體功能鍛煉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實驗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但未達到100%,這可能與護理人員護理水平和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不到位有關,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強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訓練,以滿足患者個性化需求。
參考文獻:
[1] 李偉平.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改善首發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的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8,31(19):168-170
[2] 楊靜.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療,2018,37(25):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