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論述基于密切值法的大學生獎學金評定模型構建。依據密切值法的理論,結合獎學金評定的基本要求,總結利用密切值法評定獎學金的步驟;依據學習成績、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綜合素質4個準則,選取專業成績、榮譽成績、任職情況、志愿者服務、技能競賽、發表論文、紀律觀念、集體觀念、宿舍衛生9個評價指標,制定各項評價指標的賦分標準,構建大學生獎學金評定模型,并通過實例應用表明了其可行性。
【關鍵詞】密切值法 ?高校 ?大學生 ?獎學金 ?評價模型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4C-0096-03
我國獎學金制度至1986年實施以來,一直受到廣大學生的密切關注,其評定工作的質量成為當代大學生最關注的問題之一。目前,絕大多數高校的獎學金都采用院系兩級評定方法,即學校制定獎學金評定標準,二級院系依據標準制定評定細則。在獎學金評定實施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學生抱怨評定不公、評定標準操作性不強、唯成績論英雄、結果受輔導員或班主任主觀因素影響大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其根本原因在于沒有構建公平公正、合理客觀的評價體系。為此,國內已有眾多學者對構建獎學金評價體系模型進行了探索,但仍然存在指標權重確定不客觀、指標量化統計不合理等現象。密切值法(Close Value Method,CVM)是系統工程學中一種常用的多指標方案優選決策評價系統,特別是目標體系中正向指標和負向指標共存的評價中尤為有效。其因其原理嚴謹科學、概念清晰、評估結果客觀準確度高而在各行各業廣泛使用。密切值法通過找出評價對象中各評價指標“最優點”和“最劣點”的界限,分別計算對應指標到“最優點”和“最劣點”的歐氏距離,最終換算出評價對象的密切值,依據密切值的大小排出各評價對象的優劣順序,密切值越小,表示評價對象越優。它能避免傳統的評價方法中指標權重的確定缺乏理論依據的弊端。鑒于此,筆者嘗試利用密切值法構建大學生獎學金評價模型體系,力求實現獎學金評定的公平、公正、客觀。
一、密切值法評定獎學金的步驟
依據密切值法的理論,結合獎學金評定的基本要求,總結利用密切值法評定獎學金的步驟如下:
其一,根據獎學金評定標準要求,選擇能綜合考核學生素質的評價指標m個,評價指標既包含正向指標(即數值越高越好),也包含有負向指標(即數值越低越好)。
其二,組織符合標準學生申請獎學金,對申請學生進行基本條件審核,產生n個獎學金候選人,根據評價指標采集n個候選人的數據信息。
其三,根據采集的數據信息,構建同向指標矩陣Y,其中正向評價指標數值取正值,負向評價指標數值取負值。
二、評價模型指標因子的選擇
(一)評價指標的選擇。根據教育部2007年《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國家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中獎學金評定標準明確界定為:學生學習成績優異,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特別突出。由此可看出,獎學金的評定應該全方位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筆者在實踐過程中,基于以上界定的學習成績、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綜合素質4個準則,選取了9個評價指標來對學生考核,組成評價體系。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二)評價指標的賦分標準。為了公平、公正、客觀地評定獎學金,筆者作為分管學生工作的系部黨總支書記,組織各班學生代表制定了各項評價指標的賦分標準,并投票表決通過實施。具體情況如下:
1.專業成績。候選人上學年學習成績績點排名位于本專業本年級30%以外的,本項不賦分。前1%~30%分別賦30分~1分。
2.榮譽成績。候選人獲國家、自治區、市及校級各類榮譽稱號分別賦8、5、2、1分,榮譽稱號必須是與促進學習有關的榮譽,主辦單位是政府組織機構。
3.任職情況。擔任系部學生會主席、副主席、部長、副部長、干事分別賦6、5、4、3、2、1分。校級學生會對應崗位賦分乘以系數1.2,社團對應崗位賦分乘以系數0.8。
4.志愿者服務。已參加志愿服務時間累計小時數,以每次活動后向學生會實踐部申報為準。
5.技能競賽。候選人獲國家、自治區、市及校級、系級大賽名次賦分情況如下:(1)國家級一等獎賦8分,二等獎賦5分,三等獎賦4分,優勝獎賦2分;(2)自治區級一等獎賦4分,二等獎賦3分,三等獎賦2分,優勝獎賦1分;(3)市級一等獎賦2分,二等獎賦1.5分,三等獎賦1分;(4)校級一等獎賦1.5分,二等獎賦1分,三等獎賦0.5;(5)系級一等獎賦0.5分,二等獎賦0.3分,三等獎賦0.2。
6.發表論文。候選人在學術研究上取得顯著成績,凡發表的論文被SCI、EI、ISTP、SSCI 全文收錄,或出版學術專著(須通過專家鑒定)的,第一作者賦8 分,第二作者賦4 分。一般區級學術期刊,第一作者賦1 分,核心學術期刊第一作者賦4 分,第二作者賦2 分。同一材料不重復加分。
7.紀律觀念。考慮到收到紀律處分的學生不能參加獎學金評定,此處紀律主要考核學生上課出勤情況,根據紀律委員交考勤數據統計曠課節數,遲到2次以曠課1節課計。
8.集體觀念。以缺席班級活動(含班會)次數統計。
9.宿舍衛生。以系學生會檢查不及格次數統計。
三、應用實例
(一)基于密切值法評定獎學金的計算結果。根據以上評價指標及賦分標準,采用密切值法對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系2018—2019學年獎學金進行評定。本次評定經基本條件審核后共計9名學生成為獎學金候選人,對9名候選人進行編號并進行數據采集和統計,得到基本數據情況表見表2。
按照公式(8)(9)計算出各評價指標與“最優點”和“最劣點”的歐氏距離,分別得到距離集合{34.8041,37.8710,12.0943,38.5795,39.3885,42.3489,34.8423,29.4001,18.4336}{9.1528,7.6278,37.9101,10.6220,15.3473,2.3329,12.8597,14.5631,38.7101}。
按照公式(10)計算9位候選人的密切值,并進行排序,計算及排序結果見表3。
(二)評價結果分析。由表3的計算結果可知,學生C在評定中排名最高,究其原因在于其各項評價指標在候選人中相對靠前,說明其在候選人群體中綜合素質相對較高,符合獎學金評定標準中全面發展的要求。E同學雖然專業成績排名最好(成績第一),但是其在志愿者活動中指標中相對其他候選人差距較大,導致其整體排名不高。這將導向學生在學習成長中要注重各方面的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評價效果分析。本次獎學金的評定公示后,學生反饋較好,沒有收到有關質疑程序問題的投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構建了客觀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計算模型,指標體系經過學生代表討論并表決通過實施,具有廣泛代表性和權威性;(2)評定過程中避免了主觀因素,確保了評定過程公平公正。
總之,獎學金的評定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項常規工作,評定過程是否公平、公正、客觀、合理,關系到獎學金的激勵和導向作用的效果好壞,必須引起學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構建一個學生高度認可的獎學金評價體系和計算模型,是一個逐步完善和與時俱進的過程。筆者將系統工程學中的密切值法理論引入到獎學金評定過程中,避免了實施過程中的主管因素,減少了學生們的質疑,實踐表明是切實可行的。
【參考文獻】
[1]胡濤.淺談高校獎學金評定模式改革[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9)
[2]王再軍.高校獎學金量化評定模式探索[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
[3]盧鵬,徐昌貴,郭達.大學生獎學金評定中的指標探究與評價[J].宜賓學院學報,2017(12)
[4]林華清.試論高校學生獎學金評價體系的構建[J].高教論壇,2005(1)
[5]侯嶸.高職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及獎助學金評定工作的幾點思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8(17)
[6]歐旭理,羅方祿.高校獎學金評定中的馬太效應分析及其規避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8)
[7]張振平,崔寧博,樓豫紅,周蕓.基于改進密切值法的灌區運行水平綜合評價[J].灌溉排水學報,2016(10)
[8]劉楊,趙志曼,田睿,等.基于密切值法的地鐵車庫庫門改造選型研究—— 以A市地鐵為例[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8(10)
[9]黃凌云,謝麗團,邱曉蘭,戴永務,林偉明.基于密切值法的福建省生態技術創新能力評價與提升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7(14)
[10]楊寧,尹賢剛,林堯,肖木恩.密切值法在采礦方法優選中的研究與應用[J].采礦技術,2017(6)
[11]陸菊春,韓國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的密切值法模型[J].科研管理,2002(1)
【作者簡介】邱文成(1978— ),男,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系黨總支書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