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涵 黃沙沙 劉佳舒
摘要:消費是人們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經濟活動,它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消費觀念是影響消費行為以及生活狀況的重要因素,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更是影響其在校的生活狀況和以后的發展狀況。本文根據目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現狀,深入分析了其消費觀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以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為基礎,結合消費觀教育的基本理念,提出如何正確開展大學生的消費觀教育。
關鍵詞:消費觀念;消費行為;現狀問題;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2-0167-01
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開始逐漸轉型,國民的消費理念已經從溫飽型轉到享樂型。隨著對外開放進程的加快,西方的很多新潮的思想和理念已經傳入中國,加上網絡以及新媒體的崛起,一定程度上也讓人們的消費觀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當代大學生作為我們社會消費群體的重要部分,在某種意義上也表明了現代消費的狀態和趨勢。作為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大學生的消費觀和消費行為也會對未來社會的整體價值取向和消費理念起到重要的影響。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觀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非理性消費行為激增
隨著我國城鄉居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很多大學生不理智的消費行為逐漸增加。他們消費時注重的并不是商品的性價比,而是顯示自己的消費實力。很多大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過度的購買奢侈品和名牌,不但增加了他們的經濟壓力,還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成績。
(二)消費比例結構逐漸失衡
生活中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更加豐富使得他們的消費逐漸的走向了高端化,尤其在娛樂文化的比例日漸攀升。大學生在生活質量逐步上升的情況下開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愉悅,很多消費是只是為了消遣。此外大學中人情文化也在消費中占有很大比例,很多學生為了結交更多的朋友相互請吃飯、送禮物等,其消費檔次也越來越高。
(三)消費主義傾向明顯
大學階段的學生極易“跟風消費”。一些具備消費能力的學生購買名牌商品,消費能力較弱的學生群體為了迎合或者得到高端群體的認同,會跟風購買這些名牌,致使他們經濟壓力巨大。此外,網絡消費以及越來越多透支消費業務的產生,使得很多學生的消費行為變得極端,最后沒有能力去承擔自己的消費額。
二、影響大學生消費觀的因素
(一)家庭和學校消費觀念的影響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對孩子的消費要求有求必應,對于節儉和計劃消費的教育意識不強,這種家庭的消費行為誤區也會影響孩子的消費觀。另外,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主要是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內部如果沒有對學生消費觀進行正確的教育,甚至形成不良的消費風氣會對學生的消費理念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二)大眾傳媒心態和網絡消費的影響
網絡和媒體的發展,大眾傳媒心態的產生帶動了網絡消費,很多商品通過網絡傳媒方式讓大學生迅速的了解。許多商品的廣告被美化和神化,誤導了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一些網紅使用的商品也成為潮流和追求的目標,這使得大學生對特定商品產生偏好情結并進行消費。
(三)消費心理不成熟以及理財能力缺乏
大學生在心理上不完全成熟,極易盲目消費,甚至借錢消費。他們的消費不是建立在自己的購買力和經濟實力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同學和朋友的影響上。并且大學生還未步入社會,在成長中對于理財方面的了解和學習也比較薄弱,所以不會計劃性的去消費,導致享樂主義的產生和蔓延。
三、當代大學生消費觀教育要求和途徑
(一)完善消費觀教育機制
要優化當代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過程,引導大學生有方向、有規劃的消費教。把正確的、健康的、科學的消費觀作為大學生消費觀教育的重點。首先要重視大學生的消費觀教育,健全大學消費觀教育機制,了解學生消費觀的基本趨勢和心理狀態,對大學生的內心成熟度、自我控制力以及已經形成的消費習慣進行多方位的綜合測評,對于其思想道德的建設也不可忽視。
(二)充分發揮家庭和學校消費觀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父母應當自身具有正確的消費觀,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堅持正確的消費理念,不盲目攀比和跟風,并且及時幫助孩子改正錯誤的消費行為和觀念。學校應該加強校園內部消費教育文化氛圍,樹立積極向上的消費風氣,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以及理財知識的滲透,讓大學生分辨理性消費和不良消費,培養健康的消費心理和習慣。
(三)利用新媒體打造健康科學消費觀教育環境
網絡和媒體的發展給消費觀教育環境帶來了新的生機,網絡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可以利用網絡和大眾傳媒設置專門的討論平臺,就當代大學生一些消費觀的問題進行共同探討,同時宣傳和塑造健康正確的消費觀。對于大眾傳媒,要加大對其監管力度,減少不良和歪曲的消費觀在網絡中傳播,建立網絡專欄,對于一些消費觀有困惑的學生進行耐心引導,對于消費觀稍有扭曲的大學生及時給予正確的指導。
隨著人們消費能力提高以及需求的日漸豐富,大學生作為我們社會消費的重要群體,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的消費觀教育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大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要想擁有理性正確的消費觀,需要家庭、學校以及媒體共同結合教育,針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進行理性的分析和指導,以形成正確的消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