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摘要:隨著“一帶一路”的一步步推進,人們開始更多地重視人才,因此社會開始對應用型獨立學院的英語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把秉承著人本主義和建構主義的理論基礎,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主要探討應用型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方法及考核方式方面的具體改革措施。
關鍵詞:應用型;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一、前言
對于應用型獨立學院來說,它們的優勢在于其高等教育資源非常優質。同時,在社會各界力量的幫助下,為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做出了巨大貢獻。由此可見,大學英語教學在當前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中國無論是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的國際舞臺上,都已有了非常明顯的參與度,國家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也取得了巨大的貢獻。在如此形勢下,大學生畢業后到國際學習和就業都迎來了更多的機遇。以此同時,社會也會對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提出來更高的要求。綜上可知,應用型獨立院校大學英語改革任重而道遠。
二、應用型獨立院校大學英語改革的必須性
(一)整體社會發展大趨勢的要求
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的時期,就投資、貿易、金融、能源、文化、環保等問題首次提出“一帶一路”的這一戰略?!耙粠б宦贰边@一戰略有效地聯系了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貿易,給予古老的絲綢之路全新的涵義,對這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有重要意義。而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基礎就是語言互通。
在我國國內,隨著國人“走出去”的觀念一步步深化,社會對外語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在應用型獨立院校中,大學英語的作用尤為重要,可以為國家培養和輸送合格英語人才做出巨大貢獻。時代潮流的作用不容小覷,只有跟隨時代的腳步,順應時代的潮流,才可以培養出在可以站在國際舞臺上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大學英語適應社會發展需求而制定的新目標就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地區的高速發展。
(二)針對大學英語課程,《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提出的幾項規章制度
針對大學英語課程,《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做出了如下的規章制度:“高校開設大學英語課程,一定要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對國家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同時還要滿足學生專業學習、國際交流、繼續深造、工作就業等方面的需要。”《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為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明確的做出規定:“高校應該充分地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和網絡媒體創建多元的英語教學和學習環境。鼓勵教師建設和使用微課、慕課等優質教育資源,合理地改革和拓展的英語教學內容,實施課堂和在線網上課程的翻轉課堂等混合教學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同時,《大學英語教學指南》還針對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三、應用型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改革的理論基礎——人文主義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
(一)人本主義理論
個人的價值、潛能和個體的差異性是人本主義理論的核心理念。由此可以看出個人情感和興趣在學習中是極其重要的,著重重視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等。人本主義理論倡導學生應該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自己選擇學習方向、發現學習資源和自我評價自己的學習效果。而教師的任務就是通過利用課堂資源,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充分發揮出他們的學習潛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人本主義理論認為學習者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一定要重視學習者的作用,對學習者的學習目標、學習風格和學習方法給予尊重和接受的態度。而教師的作用就是協助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力。學生的學習成效必然重要,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學生的價值體現更為重要。
(二)建構主義理論
簡單來說,建構主義理論鼓勵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指導地進行學習。教師的責任就是幫助學生進行意義的構建。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應努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運用學校的便捷條件,設置合適的教學情境,創設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協助學習者建構現階段所學知識的意義。在允許的條件下,教師開展討論與交流等活動,努力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意義。“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是指讓學生自主對信息進行合理加工、主動建構意義,而不是在教師或其他外界刺激下被動接受知識或被迫灌輸知識。
四、應用型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是當前教學發展的趨勢所向。對于學習而言,學生的自主積極創造是不可或缺的。而英語學習更是需要學生的主觀努力。對于應用型獨立院校大學英語改革而言,原有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已經漸漸地取代了它。在這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更具主體地位,學生也就有更多機會來進行語言實踐練習。這樣做,學生就可以在他們感興趣的領域學習和練習語言知識。這樣做,可以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對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有明顯作用?!耙詫W生以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對教師提出了如下的要求: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指導、鼓勵、引導,使課堂更具活躍但又不紊亂。
(二)系統化的課程設置
從根本上來說,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就是語言知識教學。因此,堅持語言知識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尤為重要。對于應用型獨立院校大學英語課堂而言,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基礎就是加強語言基礎訓練。這樣做,可以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除此之外,引入英語文化背景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個民族的語言都有其獨具特色的文化特點。因此,學習英語就一定要充分了解他們的文化特點。學習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可以大大地增加大學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同時學生的知識面也得到了有效地拓寬。在“一帶一路”這一政策的落實,中國企業積極把握時機,在工程、貿易等多領域與國際接軌,開展多方面國際合作。另外,能夠有效地構建大學英語與專業知識間聯系的關鍵就是行業英語,學好行業英語可以使大學生更好地適應職場需求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除了學習英語基礎課外,很多應用型獨立學院已開展相應的行業英語課程。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合理且有效地構建英語語言和專業知識之間的聯系,增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使之可以是促進地方經濟“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地區發展。
(三)教學手段先進、教學方法靈活多變
現階段,訓練和培養學生外語語言能力是外語教學的首要任務。維持大學英語課堂活力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在當下,由于信息技術的便捷性,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得知識,這就使得大學英語在迎來機遇的同時,又迎來了挑戰。因此,怎么才可以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已成為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這需要大學英語教師不斷地探索和嘗試,一定要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由此可見,教師學習新技術和學生使用新技術學習的能力都需要有所提升。顧名思義,應用型獨立學院的教學更關注“應用”。應用型獨立院校除了課內教學外,還為學生搭建微課、慕課等網絡教育途徑。同時,學校還開設了很多的學科競賽活動,使得那些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盡情地實現自我價值。
與那些重點院校學生相比,應用型獨立學院學生有著較差的英語基礎。應用型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師應結合知識內容和學生的差異性,利用任務型、小組合作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應用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學生懷著興趣和熱情投入學習過程中,在課堂上輕松且帶有趣味性地學習知識,更可以提高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應變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作為關注的重點。同時,學生的情感因素也是尤為重要的,教師也是需要著重注意的。
(四)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價相聯合的考核方式
在改革前,大學英語考試著重考察學生的聽力、閱讀和寫作,而學生的口語能力和學習過程的評價是不受重視的。教學改革完成后,大學英語的考核方式改為終結性評估和形成性評估相聯合。其實就是:總成績=期末成績+平時成績,適當增加平時成績的比重,并通過量化來考核平時成績,其中,口語測試占總成績的百分之三十,平時作文訓練占總成績的百分之二十,期末成績占總成績的百分之四十,其他如考勤等占百分之十,加大平時成績的比重。通過改變考核方式來加強練習學生的視聽說,綜合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五、結束語
在應用型獨立院校整體轉型改革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是重要的一環。原有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應將其改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過去,教師只是單純地講授語言知識,改革后教師不再只是講授語言知識,加強語言文化的學習和培養行業英語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國際間的競爭和合作得到了加強,人們開始更多的重視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應用型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改革順應時代的潮流,符合社會的需求,具有可變性,可結合學生的差異性適當地調整教學方式,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愿意主動去學習。
參考文獻:
[1]韓偉麗.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科教導刊,2010(11):100,148.
[2]劉海紅,謝君.翻轉課堂在應用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7(1):51-54.
[3]孫瓊.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0(8):43-45.
[4]姚志英.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創新[J].滁州學院學報,2011(4):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