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代勇
摘要:綜合實踐活動最大的特點是實踐性,但在實施過程中卻發現有些學生對學習活動興趣并不高,為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教師應該充分運用激勵機制,如對表現好的表揚,表現不好的要鼓勵,根據參與程度評選優秀學生等,來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關鍵詞:實踐活動;參與度;激勵機制;應用效果
綜合實踐活動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它客觀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性學習的全過程,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反思。但在實踐活動的實際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并不高,雖然教師在活動中不斷地鼓勵學生,但學生并不領情,對實踐活動參與性不高,參與度不廣,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師在活動中沒有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是一個重要原因。
一、學生不愿積極參加活動的原因
(一)本人的性格。無庸諱言,不同的學生性格是不同的,有的性格比較外向,他們參與的積極性高些,有些同學性格比較內向,他們的積極性低些。
(二)長期形成的不良習慣。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往往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滿堂灌方式,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吹毛求疵,這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則形成了不愿參與課堂教學,被動聽教師講解的現狀。
(三)學生的厭學情緒。
(四)學生怕丟面子的畏難情緒。學生在心理上都有自我保護的傾向,尤其是到一個新的環境,他們害怕自己的不正確回答招致教師和回答的嘲笑,實踐能力不強,再加上對積極參與的學生缺少激勵機制,所以學生不愿參與。
二、我的解決辦法
(一)每小組選出本小組的組長。組長要帶頭穿裝備,帶頭按老師講的要點努力攀登,小組內成員要服從組長的安排。
(二)因為攀巖從上到下是九塊,我的評價是腳離開第一塊就是及格,手碰到第六塊就是良好,手碰到第九塊就是優秀,當然優秀當中也有極品,那就是登頂,登頂的標準是手摸到鎖或者是第九塊上邊那個邊就是登頂。選兩名記錄員,一男一女,分別記住男女同學的成績。在開始攀巖前,我是先讓同學們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我鼓勵學生說,這個項目是挑戰自我,超越自我,不是跟任何人比,挑戰自己的極限就可以了,很好的激發了學生。
(三)學生在攀爬的過程中,老師要時時進行鼓勵加油,還要利用學生加油。
(四)最后統計出登頂、優秀、良好、及格的人數,分別進行表揚和鼓勵。
三、每項舉措的目的
第一項的目的是明確組長和組員的任務及本組內成員的相互關系,可減輕學生的畏難情緒。
第二項的目的是讓每個學生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加上老師的評價機制,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因為他們明白了這個項目是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最后的成績就不致于太難看而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
第三項的目的是讓盡可能多的同學參與到活動中來。利用加油,給攀登的同學力量。
第四項的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不同的結果也有不同的收獲。
通過這樣的激勵機制,讓學生一是積極參與,二是知道如何參與。通過活動達到掌握知識和技能,學會方法,養成正確的合作與競爭意識的目的。
四、采用激勵措施達到的效果
(一)學生的積極性顯著提升
通過激勵措施的應用,學生更好地建立了對于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有效實現了探索精神的養成,進一步實現了學習過程中畏難情緒的消除,為其學習效果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另一方面,借助小組學習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激勵,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有效推動良好班集體氛圍的創建,實現學生情感的培養與優化。此外,通過學生回答問題即可實現小組加分的機制,可以引導小組更好地進行集體討論,從而幫助小組內的全體學生實現“群策群力”的學習模式,以便更好地調動學生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參與,從而幫助其實現成績的提升。
(二)課堂教學效果大幅優化
通過對同期學生進行班級之間的橫向對比可以發現,在采用激勵機制后,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工作的參與度有了極大的提升,其對于課堂教學的參與性與反應能力也遠高于未采用激勵機制進行教學的班級[2]。同時,在教學效果方面,采取激勵機制的班級中,學生對于問題的回答質量相對較高,回答過程中的態度也相對較為嚴謹,由此可以證明,小組討論與激勵模式的有機融合,有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優化與發展。
(三)不良情緒的有效緩解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出于自我保護心理的影響,往往不敢對老師進行提問,害怕得到同學的嘲笑與老師的批評,從而形成不良學習習慣。研究結果顯示,通過激勵機制的應用,可以有效實現學生厭學情緒與畏難情緒的緩解,從而幫助其更好地走出由于自我保護心理而產生的害怕回答教師問題的狀態,以便促進其課堂參與度的顯著提升。
結語: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因此,其對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關注程度得到了相應的優化,從而推動了教育改革工作的發展。在新的教育教學要求中,對于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與應用價值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即應大力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從而有效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實踐教學的參與。經過長期實踐表明,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通過對激勵機制的有效運用,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克服其性格弱點與不良的學習習慣,從而引導其更好地參與到日常課堂教學活動中,以便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此外,相關調查顯示,通過小組學習模式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從而實現厭學情緒的緩解與積極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學習自信心的建立。
參考文獻:
[1]楊維.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激勵機制的構建——以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06):273-275.
[2]徐晨光.激勵機制下高校創新創業現狀的探討[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5(0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