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冬梅
摘要:音樂對于小學生情操陶怡,智力開發,品德修養提升,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社會、學校環境、人文意識等方面的因素,小學音樂鑒賞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筆者在學習他人成果和總結自身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普及人文素養教育理念,重視音樂鑒賞教學、提升軟硬設施、提升教師整體素質、關注學生主體等小學音樂鑒賞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音樂鑒賞;教學方法
一、小學音樂鑒賞培養的意義
在小學課程中,音樂是一門可以塑造學生全面發展的學科,符和當代小學素質教育的要求。音樂具有陶怡情操,開發智力,提升品德修養,培養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功能。
首先,小學音樂鑒賞有利于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根據已有醫學研究,聆聽舒緩的音樂可以促進大腦的協調,可以促進大腦中某些有益化學物質的釋放,進而激發人的器官、細胞、大腦等組織,有利于增強大腦的記憶,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某種程度上激發學生智力的發展。此外,音樂還還是一劑良藥,現實生活中,利用音樂來緩解人的壓力,緩解病人的疼痛,利用音樂治療病人的例子有很多。
其次,小學音樂鑒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情商。情商高的人往往是一個綜合素質很強的人,這種人通常具有創新性,具有洞察力,善于思考,有理想有追求成為一個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培養一個綜合素質較強的人,光靠智力的發展是遠遠不夠的。音樂鑒賞除了可以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外,還能夠在鑒賞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創造力。此外,音樂還可以營造輕松自由的環境,建設學生陽光、積極、開朗的心態,有利于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情商的發育。
最后,音樂鑒賞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許多的教育家經過研究發現,詞曲美妙,情感豐富的音樂,音以感化心靈,具有教化民眾的功能,這種教育理念對當今音樂教育具有重大意義。
二、小學音樂鑒賞教學存在的問題
其一,不利的社會氛圍影響學生的音樂鑒賞興趣。音樂鑒賞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在藝術氛圍中得到感染,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及促進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提升。隨著素質教育要求的提高,社會上的音樂教育趨利化,隨之出現各式各樣的培訓機構,而這些培訓機構往往是偏向于音樂技巧的培訓,往往忽視了音樂本身該有的人文素養的培養,就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在單調的音樂培訓中喪失對音樂的興趣,有些甚至排斥音樂。
其二,音樂鑒賞教學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進而許多小學音樂鑒賞教學軟硬設施不完善。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小學生所有課程中,音樂課程因為相對于“語文、數學、外語”等屬于“非主科”科目,因而還沒有得到重視。很多學校響應音樂教育新課程改革往往流于形式,存于表面。此外,教師對于音樂鑒賞的認識,對音樂鑒賞教學目標,及對音樂鑒賞對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作用沒有較高的意識;家長由于就業導向,音樂對于學習成績沒有直接幫助等原因,干預孩子對音樂的學習或選擇,因而音樂鑒賞教學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基于上述學校、教師、家長等音樂鑒賞學習意識不強的因素,小學校內在音樂鑒賞教學方面的軟硬設施大多存在不完善的問題。如小學音樂教學鑒賞課程結構不完善、鑒賞教學目標不明確、學校音樂鑒賞教學設施不完善或教學設施沒有充分發揮其教學作用,教學設施投入使用率低。
其三,由于小學音樂科目的不受重視等因素,導致大多音樂教師也被忽視,久而久之,音樂教師自己也忽視了自己的教學價值。在此過程中就可能會存在如下一些問題:由于音樂科目不受重視,導致學校招聘音樂教師的要求與質量及招聘門檻放低,音樂教師隊伍素質不夠高。由于音樂教師自己長時間沒有認識到或者逐漸忽視自己的教學價值,就會導致教師自己懶于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就會在教學語言、能力、方式方面的逐漸出現問題。此外,音樂鑒賞教學還存在其他如缺乏教學實踐、教學考評機制不合理等問題。
三、小學音樂鑒賞教學方法的探討
基于以上論述,筆者在學習他人研究成果和總結自身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普及人文素養教育理念,重視音樂鑒賞教學、提升軟硬設施、提升教師整體素質、關注學生主體等小學音樂鑒賞教學方法。
(一)普及人文素養教育理念,重視音樂鑒賞教學。意識和理念是人類進行實踐活動的導向,要想改善小學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的現狀,普及音樂的人文素養理念的前提條件和基礎。普及的對象主要有社會、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自己。相關教育部門應該重視音樂鑒賞對人文素養的提升作用,加大音樂人文素養的教育理念宣傳,營造良好的人文素養社會氛圍。并且對于小學人文素養教育理念的實施加大監管力度,落實教育理念。同樣,以學校為主體也應該秉承教育政策,認真落實理念,做好教師、家長、學生的宣傳工作。教師、家長更應該主動學習和了解,音樂鑒賞教學對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作用,以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為主,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二)提升軟硬設施。在軟件設施方面,應該完善小學音樂教學鑒賞課程結構,明確音樂鑒賞教學目標。根據國家小學音樂教學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目標,和各個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優化小學音樂教學鑒賞課程結構,明確音樂鑒賞教學目標。在硬件設施方面,若學校沒有相關音樂鑒賞教育必要的教學設備或場所,或如鋼琴、電子琴、多媒體音樂教室等教學設施不完善,應加大投入置辦或完善相關必要的教學設備。若學校音樂鑒賞教學設備完善,則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學設備,提高利用率。因為必要的教學設備利用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和效率。
(三)提升教師整體素質。提升教師整體隊伍素質應該從兩方面著手:其一,學校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提高教師招聘要求的同時提高待遇吸引優秀教師資源,對原有的教師隊伍進行補充和優化。此外,學校應定期或不定期的組織教師外出學習或培訓,組織學生舉辦或參加音樂活動節等,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參加音樂節等活動能夠讓學生接觸更多的有趣信息,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或邀請專家、學者到學校展講座等活動,或定期開展音樂教師人文素養主題活動,促進教師在人文素養方面的主動思考,開展豐富的教師培訓形式,組織教師學習,提升教師整體素質。其二,從教師方面,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和提升專業知識,扎實學習,提升修養,學習新知識,新理念,新教法。此外,利用有利機會,學習和參觀他人優秀課堂,學習其優秀之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總結自身教學經驗,優化自身教學方式和方法。
(四)關注學生主體地位。音樂鑒賞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前首先要了解班級學生大體情況和一些個體情況,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同時切實關注學生感受,加強學生情感體驗。此外,提升小學音樂鑒賞教學還須以鼓勵為主,建立科學合理的音樂鑒賞課程評價和考核制度,激發和培養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王逸,《小學音樂鑒賞教學的學生參與引導策略分析》[J],北方音樂,2018(12).
[2]柳萬一,《小學音樂鑒賞課實施人文素養教育的對策與研究——以姑蘇區十所小學為例》[D],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6.
[3]邵丹丹,《小學音樂鑒賞教學方法研究》[J],北方音樂,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