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進沖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當前很多高校都認識到體育教學的意義,從而在體育課程中引入多種體育項目。排球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排球課程的不斷開展,出現很多運動損傷的問題,不但會產生經濟損失,而且對學生的健康產生影響。根據對現階段高校排球教學研究,對在高校體育教學避免運動損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高校排球教學中的運動損傷出現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為高校排球教學運動損傷問題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校? 排球? 教學? 運動損傷
中圖分類號:G8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b)-0114-02
排球教學在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中一直受到學生們的喜愛,排球的課程數量也一直在增長。在排球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和學生身體各個部位會出現受傷的情況,這些狀況不但會導致學生無法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而且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負面效應,甚至會出現厭倦排球課程的現象。所以高等學校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提升學生的體育競技水平,而且要避免教學訓練中受到損傷。
1? 高等學校排球教學過程中的運動損傷
1.1 頸部和腰部、背部拉傷
高校學生在排球課訓練中常會進行扣球練習,在此過程中需要背部、腰部以及肩頸一同發力[1]。如果動作不夠規范或者學生熱身不夠充分就會造成肌肉拉傷,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1.2 膝部損傷
在排球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膝關節的韌帶拉傷也是一種常見的損傷,尤其是在對抗賽中學生由于動作不規范會導致拉傷部位產生紅腫并伴隨劇烈疼痛。膝蓋是人體運動中十分重要的器官之一,人們跳躍的緩沖過程大多來源于膝蓋。學生在排球課堂上如果經常出現反復跳躍的狀況就會造成膝蓋損傷,甚至影響學生正常生活,有的學生發生半月板損傷的情況需要很久才會康復。
1.3 手部戳傷
學生在排球課學習的過程中,動作不夠規范、身體無法平衡、擊球部位不準確等問題經常會出現學生在擊球的一瞬間,這樣會導致學生手部戳傷,甚至出現指甲肌肉撕裂的情況。
1.4 踝關節損傷
教師在排球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常常會發生踝關節扭傷的情況,也是教師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幾率最大的損傷[2]。學生在進行對抗練習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在跳躍中的腳部著地角度錯位出現踝關節扭傷。當踝關節扭傷后,常會伴隨劇烈的疼痛,由于踝關節的恢復時間較長,甚至會影響學生的日常走路。
2? 高校排球教學中形成運動損傷的原因
2.1 訓練場地不佳
很多高校的排球運動場雖然安裝了排球架,但是排球網卻常常放置于學校的庫房中,一些高校即使具有排球設備,但是排球場地不符合規定,導致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增加[3]。排球場地與設備對于高校學生來說是基本條件,缺乏這些最基本的條件會導致排球訓練無法開展。高校需要有計劃地采取合理措施,為學生開展規范化的排球訓練提供條件。
2.2 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不足
學生的技術動作是否規范是參加排球運動的前提條件,同時加強學生的防范意識也將影響運動損傷的發生概率。學生如果對運動損傷不夠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忽視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就很容易產生運動損傷的情況。
2.3 教師引導不到位
很多高校排球教師需要進行大量的體育教學工作,無法發揮出自身的專業技能。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教學的目標忽視對高校學生的教育工作,甚至一些排球教師并不是專業排球教練,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無法向學生傳達預防運動損傷的要點,更加無法對學生進行技術和運動指導。排球教練的指導對學生防止運動損傷十分重要,也是高校引進專業排球教師的重要前提。
2.4 動作不夠規范
排球這項運動需要一定的高度,在排球的規則中球不能夠著陸,也不能一直連續擊球,所以在這段時間內擊球的空間十分多變。每一個參與其中的隊員都需要掌握排球的相關技能,因為每一個成員都要保持跑動狀態,所以在排球運動中每一個隊員都要掌握相關的排球技能。排球具有高度技巧性的特點,只有掌握基本技術才能夠開始排球訓練,這項訓練對于初學者來說很有難度,例如在練習發球的時候只需要一剎那的力度,并沒有緩沖的余地,所以極易造成腕關節發生損傷,尤其是初學者更會出現受傷的狀況。
3? 預防高校排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方式
3.1 做好教學前準備活動
在進行排球的教學前教師需要讓學生進行準備活動,教師首先要對本節課的課程內容具備明確認知,對可能發生的運動損傷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有針對性的選擇準備活動中的教學內容,盡量減少運動損傷發生的幾率。只有在課前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才能夠將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充分調動,激發中樞神經和內臟器官的功能,為排球課程做好充分的準備[4]。在進行準備活動的時候,教師需要讓學生調動全身的肌肉,身體調整好后再進行訓練。
3.2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在當前階段的排球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傾向于運用排球教學專項練習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排球的運動技巧,排球課程的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運動技巧,但缺乏綜合訓練會導致學生對運動技術不夠重視,同時這樣的專項練習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受到的負荷過大導致出現運動損傷。所以高校體育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例如在一節課當中進行多個技術動作的練習,避免因為重復同一動作產生身體損傷。在進行投球練習的時候,如果運動時間過長,學生會因為長時間運動導致損傷,教師可以事先講解配合的戰術,讓學生得到身體上的放松,就可以保障學生的健康。
3.3 提高排球損傷預防意識
我國的高校排球課程教學目的并非培養專業化的人才,而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作為目標,如果在排球教學課堂上對學生的身體造成損傷,則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這樣的狀況與體育教學的目的完全相反[5]。所以在高校的排球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樹立學生的預防意識,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認識到預防運動損傷才是體育運動的保障。教師要將預防運動損傷置于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每一個運動過程中的損傷具有明確認識并且能夠采取預防措施,從而避免排球教學中出現運動損傷情況。
4? 結語
綜上所述,排球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在我國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發展高校排球運動是我國未來排球事業發展的趨勢。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巧作為改進排球運動的基礎,也是防范運動損傷的關鍵因素。在高校中開展排球課程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運動損傷中積極預防,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教學活動獲得較好的效果。教師應當對運動損傷具有明確的認識并且找出其中的原因,采取相應預防措施,保證高校的排球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玲.高校排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成因分析及預防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2):10,12.
[2] 劉光輝.如何有效預防高校排球教學中的運動損傷[J].南方農機,2018,49(14):228,234.
[3] 楊旭.高校排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成因分析及預防對策研究[J].才智,2018(18):143.
[4] 張闖.高校排球教學中預防運動損傷探析[J].黑龍江科學,2017,8(18):106-107.
[5] 曾盛譽.試論如何有效預防高校排球教學中的運動損傷[J].才智,201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