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 要:在信息化時代下,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了未來教育領域的必然發展趨勢,而對于體育教育來說,信息化平臺的建設也同樣是教學工作能夠有效開展的關鍵所在。為此,本文從高職院校體育專業入手,對高職院校體育信息化平臺的建設進行了分析,并對體育信息化平臺的應用策略展開了思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信息化平臺
中圖分類號:G807.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a)-0077-02
與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高職體育教學相比,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更多的教學資源,同時也能夠實現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創新,而對于各種信息技術的應用,則需要基于體育信息化平臺來實現,因此,對于高職院校體育信息化平臺建設與應用策略的分析是非常具有意義的。
1? 高職院校體育信息化平臺的建設
1.1 平臺總體結構與功能
一般來說,高職院校的體育信息化平臺為模塊化結構,主要可分為三個子平臺,分別負責教學管理、教學資源管理以及陽光體育活動三方面工作,其中教學管理子平臺應負責成績管理、選課、考試等任務,教學資源管理負責各種網絡教學資源的收集、整理、上傳與存儲,并為學生提供下載與自主學習服務,而陽光體育活動子平臺則是為響應國家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為學生的參與體育活動、提升身體素質提供輔助。在子平臺之下,根據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具體情況與實際需求,還可分為多個具體的功能模塊,如基于高職院校的學分制管理模式,教學管理平臺應具有成績管理模塊等等。
1.2 教學管理平臺建設
教學管理平臺負責高職院校體育專業教學管理的所有工作,因此在功能模塊上,通常需要設計考勤管理、成績管理、健康測試管理、考試管理以及教師評價管理幾個模塊,如高職院校存在特殊教學需求,也可增設其他功能模塊,不同功能模塊的具體功能不同,在設計思路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
以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模塊為例,該模塊首先應具備學生基本信息維護功能,具體包括學生信息的導入、查詢、修改以及年級自動修改等,同時還要與平臺的微信公眾號進行對接,向學生開放體質測試預約、免測申請提交、體測成績查詢等功。其中體質測試預約功能可由學生在規定時間段內自主選擇測試時間,并提前進行預約,之后由系統根據預約申請統一安排體質測試。免測申請提交功能主要是為學生提供網上提交免測申請服務,學生可按提示上傳醫院檢查單證明照片、個人說明等申請信息,并在點擊提交選項后將信息上傳至系統內部,由教師按規定對申請信息進行審核,如申請信息得到批準,則會由微信公眾號發送消息提示。而體質測試成績查詢則是按照學年、學期對所有在校生的體測成績進行錄入與整理,學生登錄平臺后,可根據提示來查詢自己各學年、各學期的體質測試成績以及畢業總成績。除此之外,體質健康測試模塊還應設計自動評分功能,在教職人員錄入學生測試成績后,由平臺依據教育部規定的學生體質測試評分標準對測試成績進行自動計算,給出最終的各項得分與整體評分,并納入到測試成績中來供學生進行查詢[1]。
1.3 教學資源平臺建設
教學資源平臺主要負責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資源的管理工作,體育信息化平臺是為體育教學服務,因此平臺不僅能夠為教學管理工作提供輔助,同時還能夠提供大量的教學資源與學習資源,從而使體育教學能夠更好的展開。從具體功能上來看,教學資源平臺首先應具備視頻、文字、圖片等多種形式資料的上傳功能,以及上傳資料的下載功能,這樣在教師登錄平臺后,就可以將自己收集到的各種教學資源上傳到平臺上,而其他教師及學生也可以對這些資料進行下載,從而實現教學資源的交流與有效利用。由于教學資源的數量較多,種類也比較復雜,因此系統還應根據教學資源的形式、內容進行分類,并提供分類搜索功能,以方便學生與教師下載。其次,為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實現自主學習,教學資源平臺還應設計精品課程模塊與互動模塊,其中精品課程可以按照教學進度安排會使教學大綱建立完整的課程體系,并為每一階段的課程配置完整的教學視頻,這樣學生無論是預習還是復習,都能夠變得更加系統,對于個別課程,還可以開通網絡課堂,由教師進行實時的視頻講解。而互動模塊則是學生與教師以及學生間的交流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學生可以在專門的社區、論壇中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與其他同學進行互動討論,同時也可以通過留言等方式向教師咨詢,并由教師進行在線解答。
1.4 陽光體育平臺建設
陽光體育活動以健身為目的,活動形式主要為長跑,因此陽光體育平臺主要應設計學生信息管理、射頻點管理、查詢統計三個功能模塊,其中射頻點管理模塊應為學校提供射頻點距離設置、射頻感應間隔時間設置服務,使學校能夠根據自身需求來靈活設置射頻點位與數量,而學生信息管理則負責學生基本信息的錄入,并將學生信息與刷卡系統進行對應。在有效刷卡時間確定后,由學生在規定時間段內自由安排長跑的時間、起點、終點、速度等,并由系統根據射頻點收集的信息進行統計,生成學生長跑記錄,而長跑紀錄則可由學生本人與管理員進行查詢。此外,為保證陽光體育活動的有效性,平臺還要與成績管理系統進行對接,將學生長跑次數與體育課成績掛鉤,同時在各射頻點與刷卡點安裝人臉識別系統,保證為學生本人進行長跑[2]。
2? 高職院校體育信息化平臺的應用策略
2.1 重視教職員工培養
體育信息化平臺雖然能夠為高職院校體育專業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巨大幫助,但其對于平臺管理人員以及教師也同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學生基本信息的錄入、射頻點各項參數的設置,還是各種教學資源的上傳與下載,都需要教職員工熟練掌握體育信息化平臺的各項基本操作技能。因此,高職院校在對體育信息化平臺進行建設的同時,也必須要根據平臺功能設置多個平臺管理崗位,并對平臺管理人員以及專業教師進行信息化知識與技能培訓,從而使體育信息化平臺的各項功能均能夠得到充分利用。
2.2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體育信息化平臺的建設離不開各類軟硬件基礎設施的支持,例如陽光體育平臺就需要借助人臉識別系統、射頻點感應器等基礎設施來實現各種功能,而這些基礎設施的性能與穩定性,也直接關系到了體育信息化平臺的應用效果[3]。因此,高職院校一方面需要加大體育信息化平臺建設的資金投入,結合平臺設計要求與學校實際情況采購各類硬件設施,對設備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同時還要與信息系統軟件的設計單位進行密切溝通,保證各系統、軟件能夠符合平臺整體設計要求。而在另一方面,則要安排專人對基礎設施進行定期維護與維修處理,在保證各項基礎設施能夠正常運行的同時,延長其使用壽命,一旦出現問題,應立即進行修復或更換。
3? 結語
高職院校必須要充分結合實際教學需求與學校基本情況,有針對性的展開平臺設計規劃與建設工作,同時加強教職員工培養與基礎設施建設,使體育信息化平臺能夠得到更好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競波.信息化平臺在高職院校專業建設中的應用——以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電腦與電信,2016(11):35-36,41.
[2] 羅曉勤.高職院校體育工作信息化建設探索與實踐——以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運動,2013(11):107-108.
[3] 任長順,賈書申.高職院校體育信息化建設及應用研究[J].運動,2010(1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