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 龔建亭
摘? 要:大學體育課程中,課余體育訓練作為其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許多高校都提高了對其重視程度并積極配合參與其中。為了構建科學的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體系,改善高校對課余體育訓練中現有的問題,使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也為了將大學課余體育訓練持續發展下去,為社會輸送更多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本文即對高校中課余體育訓練存在的問題提出探討以求得出有效解決方法。
關鍵詞:課余體育訓練? 可持續發展? 路徑
中圖分類號:G80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6(a)-0144-02
體育作為大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以及全面的素養培育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其體育課程的發展并不樂觀,和預期想要達到的效果也有很大出入。因為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才競爭力日益激烈,使得許多高校更加注重與知識文化教育和專業技能培養,以及缺少科學的課余體育訓練機制導致我國現在存在著學??膳c訓練力度不夠、體育事業的競技水平不高、優秀體育人才的稀缺以及學生自我抵抗力降低等不可忽視的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高校課余體育訓練的水準有所提升,但是因為課余體育訓練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發展的復雜系統工程,對于發展中的各種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的發現以及探索出一條科學可行的大學課余體育訓練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1? 我國大學課余體育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1.1 對于課余體育訓練的認識不足
由于新課程改革并未對大學生課余體育訓練做出明確規范,以及高校普遍對課余體育訓練認識的模糊,導致高校對于國家下發的各項指導性文件的態度也是只重其形不重其意的跟風,造成了我國課余體育訓練雖然大肆發展但是取得的效果卻差強人意的現狀,在這種模式下進行的課余體育訓練自然達不到國家以及社會所需要的效果[1]。盲目模仿地進行課余體育訓練,更甚至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大搞面子工程,由于對課余體育訓練的認識不足使我國體課余體育訓練規模的落后、場地和設施陳舊的現象層出不窮,也有些大學院校迫于社會人才競爭壓力的增強,將教育重心完全放到文化課程以及專業課程的教學中,種種原因是我國體育事業進入了落后的窘境。
1.2 缺乏完善科學的指導
現階段大學體育的教學現狀還存在有上課是跑步、早操同樣是跑步的落后方式,作為大學課程中對學生身心健康起到重要作用的體育教學中,一個專業的老師,科學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2]。教師作為整合課余體育訓練的主要者,其自身的專業性和綜合素質對于課余體育訓練的效果起到決定性作用,但由于我國以往體育事業的落后導致多數教師并未受到過專業的訓練以至于自身的知識儲備并不豐富,不懂得如何科學系統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對于課余體育訓練盲目的借鑒。大多數教師將體育鍛煉理解為跑步,認為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只依靠跑步就可以達到目的,所以出現上課跑步,課余還是跑步的低級思想,加上由于專業性的不足,對課余體育訓練安排策劃能力有限,無法對學生進行科學完善的指導,導致課余體育訓練雖然大張旗鼓但是收效甚微。
1.3 社會競爭壓力帶來的課余體育訓練與文化知識的沖突
時代的發展致使社會上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學校對于文化知識的重視理所應當,但是完全讓文化課替代體育訓練,認為只有將文化知識學好才可以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體育鍛煉就是對學生經歷與時間的浪費,體育老師被“占課”的情況屢見不鮮,這樣的渲染下也使許多擁有體育天賦與夢想的學生喪失了對夢想追求的機會,也造成了極大的人才流失。
1.4 課余體育訓練設施的缺失
財政教育經費在高校的投入并不少,但是大多都被用來做科研事業研究,對于體育訓練的投入卻捉襟見肘。課余體育訓練開展的前提是擁有完善的體育訓練設施,狹窄的體育活動場地和簡單的健身器材是無法滿足課余體育訓練需求的,但是現實情況就是體育設施匱乏、設備陳舊以及場地的限制和高校對與體育訓練的財政投入,大幅降低了體育訓練的力度。
2? 大學課余體育訓練可持續發展策略
2.1 強對課余體育訓練的認知
作為校園體育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課余體育訓練,高校應當對課余體育訓練給予明確的規范,結合高校自身實際情況對課余體育訓練做出正確的解讀[3]。重視體育教學事業,充分開展課余體育訓練,將課余體育訓練提升到與文化課相同的高度對待,體育教學并非只是為了培育出身體健康的學生,更應該將學生體內的體育天賦開發出來,并且以挖掘體育人才為己任。
2.2 打造出高素質的指導隊伍
課余體育訓練的開展不在一時,而應當用長遠的對其進行發展的態度進行,提倡鼓勵教師對于專業體與知識的學習,并為其提供學習平臺,組織進行培訓對其自身素質和專業性進行提高,立求從簡單片面的教學轉向專業深化指導。同時應當根絕學校實際情況進行創新型教學,營造出濃厚的校園體育氛圍,使學生參與其中,基于規定的足球、籃球、乒乓球教學擴展越野、攀巖等個性化體育教學課程,豐富學生選擇,但是要注意學生安全防護。力求實現以傳統項目為核心多方面發展的體育教學模式,有學生選擇感興趣的項目進行選修,充分激發學生體育天賦。
2.3 教育核心觀念的轉變
文化知識教育確實需要重視,但課余體育訓練也不容忽視,應當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以建立起長效可持續發展的策略,爭取做到體育訓練于文化學習雙管齊下,重視學生文化知識的教育同時對學生身體健康與體育精神負責。體育訓練不僅可以使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在面對未來進入社會中無處不再的競爭時,良好的體育精神能使學生更好的面對社會提高自身價值,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可持續發展空間,科學的課余體育訓練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與體育精神的同時對枯燥乏味的求學生活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2.4 加強對體育訓練的相應設施與建設
豐富課余體育訓練的前提就是完善的體育設施與場地。加大對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有助于開展有效的課余體育訓練[4]。例如,籃球塑膠場地與塑膠跑道的建設能夠充分吸引學生自主的投入到課余體育訓練當中;夜間照明設備的安裝可以充分將學生課余時間利用起來。也可以以社團的形式將擁有共同愛好的學生集中起來,在駐團指導老師的組織策劃下進行進行課余訓練,使學生體育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時也有了安全科學的指導,開放各個體育項目學校隊伍的選拔,使更多具有運動天賦的學生得到更進一步,更專業的培養,更可以開展在本校深受喜愛的體育項目將比賽,以粉絲效應來激發學生課余體育訓練的主動性,讓學生放下對身心并無多大益處的電腦手機游戲進行體育訓練,讓每個體育項目都有自身的凝聚力與愛好者,刺激學生對于課余體育鍛煉的熱情。
3? 結語
在體育教學已經得到重視的前提下,而課余的體育訓練還需要進一步的深化。建立對課余體育訓練的正確認知、提升教學指導團隊的專業素養、轉變課余體育訓練的偏見與輕視、加大體育訓練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建立其一套課余體育訓練的完善機制,提升課余體育訓練的可持續發展性,有助于大學生在枯燥乏味的求學生活中重拾對體育的熱愛,促成崇尚已于運動,健康向上的大學課余體育訓練氛圍,培養出高體育素質的大學生,也應當如此緊隨時代的變化與社會的需要,實現課余體育訓練的可持續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孔潔.高等院校課余體育訓練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11):51-52.
[2] 楊劍云.我國高校課余體育訓練現狀與可持續發展措施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9):127-128.
[3] 吳秋娟.高校課余體育訓練可持續發展管理對策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學為例[J].浙江體育科學,2010(1):53-56.
[4] 陳鈞,楊鐵黎,劉占捷.我國高等院校課余體育訓練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構建[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5,23(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