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雪嬌 盧春玲 楊永江 李一鶴 劉蕾
摘要:目的 探討八段錦養生功法對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及肢體活動度的作用和療效觀察。方法 將98例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9例。對照組接受針刺治療,觀察組在針刺治療及健康教育基礎上聯合八段錦養生功法鍛煉,在干預前后對2組患者采用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AS)、JOA下腰痛評分評價疼痛程度、肢體活動度。結果 2組干預前后比較VAS 評分、JOA評分均改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八段錦養生功法在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疼痛及提高肢體活動度具有促進作用,減少不適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八段錦功法;腰椎間盤突出癥;肝腎虧虛;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681.5+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9)05-0097-03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是因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病變,纖維環變薄、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經放射痛等癥狀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1],LDH以腰部疼痛及下肢活動受限、麻木為主要癥狀,屬中醫“腰痛”、“腰腿痛”范疇;外部因素由于腰部氣血不暢,筋脈痹阻,淤血內停腰部,不通則通,內部因素因腎經虧虛稟賦不足,腰府失養,不榮則痛;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頒布的"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方案"分為血瘀氣滯型、寒濕痹阻型、濕熱痹阻型、肝腎虧虛型;肝腎虧虛型患者病程長易反復,脊柱肢體關節退變明顯,神經根粘連較重,導致患者久病成疾,疼痛纏綿,情緒緊張焦慮,嚴重影響健康及生活質量。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康復主要以腰背操等核心肌力訓練為主,但專業的康復鍛煉動作難以把握正確性與堅持,康復效果不理想。近年,中國傳統保健功法如八段錦、太極拳等深受大眾喜愛;其中八段錦由8個體式動作組合而成,具有簡單易學、動靜相兼的優點,鍛煉中注重神、形、氣的統一,通過意念對大腦的調節,加強生理與心理的聯系,具有調和全身臟腑氣血、強筋健骨之效,康復效果優于單純的肢體運動。現從中醫辨證論治的角度上,探討運用八段錦養生功法對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6月針灸科住院部收治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98例。采取自愿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齡32-65歲,平均年齡(45.6±3.9)歲,平均病程(158.8±16.4)天;對照組男26例,女23例,年齡33~66歲,平均年齡(44.8±4.5)歲,平均病程(165.2±18.5)d;2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 根據胡有谷主編的《腰椎間盤突出癥》[3]:腰骶部神經根分布區的典型腰痛、[HJ2.1mm]下肢痛癥狀;神經障礙體征肌肉萎縮、肌力減弱、感覺異常和反射改變中的兩種征象;直腿抬高試驗、股神經牽拉試驗均為陽性;X線、CT或MRI等異常征象與臨床表現一致。
1.2.2 中醫診斷 ①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有腰部外傷、慢性勞損或寒濕病史;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脊柱側彎,腰部活動受限,腰椎生理弧度消失,椎旁壓痛并向下肢放射,受累神經支配區感覺過敏或遲鈍,肌肉萎縮,直腿抬高或加強試驗陽性,膝、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X線、CT或磁共振成像(MRI)可顯示突出的部位及程度;②證候分型:肝腎虧虛:腰腿膝酸痛乏力,勞則甚臥則減,偏陽虛者面色蒼白,手足不溫,少氣懶言,腰腿發涼,或有陽痿早泄,婦女帶下清稀,舌淡脈細;偏陰虛者口苦咽干,顴紅,心煩失眠,多夢或有遺精,婦女帶下色黃味臭,舌紅少苔脈弦數[5]。
1.2.3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與證候分型者;②自愿參與八段錦養生功法鍛煉者。
1.2.4 排除標準 ①合并嚴重心血管、肺功能障礙、自理能力重度依賴者;②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者;③治療期間對八段錦鍛煉難以堅持中斷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1.3.1.1 治療方法 普通針刺:雙(大腸腧、氣海腧、志室、委中、陽陵泉)、命門、腰陽關,針刺手法以補瀉兼施為主。配合芒針:雙環中,連接G-6806型電針:雙(上髎、次髎),疏密波,強度以患者感受適宜為度,留針30 min,每天1次,每次30 min,15 d為1個療程。
1.3.2 觀察組
1.3.2.1 治療方法 針刺治療方法同對照組,每日針灸治療后,下午固定時間由科室培訓合格的示范老師帶領患者在病區陽光露臺進行八段錦養生功法鍛煉,以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主編的《健身氣功·八段錦》[6](2003年第一版)為教材;具體方法如下:①步驟:預備式(全身放松、呼吸均勻、心神寧靜)→(第一式)兩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雕→(第三式)調理脾胃須單舉→(第四式)五勞七傷往后瞧→(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第六式)兩手攀足固腎腰→(第七式)攢拳怒目增氣力→(第八式)背后七顛百病消→雙掌收勢回丹田→全身放松,閉目調息;②要領:環境空曠安靜,空氣流通,鍛煉時要求患者全身放松、端正身形、呼吸均勻、動作連貫、上下相隨、心念專一,根據自身肢體活動度掌握鍛煉動作,循序漸進、持之以恒;③療程:上述八個動作患者每天鍛煉2遍,每次30~40 min,15天為1個療程;④注意事項:鍛煉前適量飲溫熱水,注意保暖防寒;鍛煉時出現心慌胸悶、呼吸急促、眩暈惡心等癥狀,需立即停止鍛煉,調整休息;鍛煉后30 min內避免進食、飲酒、吸煙、洗澡等。
1.3.2.2 健康教育 ①生活起居:疼痛急性期以臥床休息為主,下床活動時佩戴腰圍,減輕疼痛,避免彎腰提重物及久行、久立、久坐,注意腰部保暖,指導患者養成定時排便習慣,防止便秘誘發和加重疼痛。②情志護理:肝腎虧虛型LDH其病程反復,遷延難愈,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的發生率保持著較高水平,國內外研究表明,其抑郁的發生率在35.14%~40.8%之間[7]。首先了解患者情緒,使用言語開導法、移情療法、安神靜志法等對患者做好解釋、安慰工作,使患者保持平和心情、良好心態,積極配合治療。③辨證施膳:肝腎陰虛可攝入枸杞子、黑芝麻、蓮子百合煲瘦肉湯;肝腎陽虛可攝入核桃、黑豆、黑芝麻、干姜煲羊肉。④用藥護理:陰虛證癥者中藥湯劑溫服,予滋補腎陰,濡養經脈;陽虛證癥者中藥湯劑熱服,予補腎壯陽,溫煦經脈;服藥后觀察用藥后反應。
1.4 觀察指標
1.4.1 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s scale VAS) 分值范圍在0~10分之間,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強,10分表示疼痛無法忍受,0分表示無痛感[8]。
1.4.2 JOA下腰痛評價 治療改善率=[(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滿分29-治療前評分)]×100%。臨床控制:改善率≥75%,腰腿痛及相關癥狀消失,直腿抬高試驗陰性;顯效:改善率≥50%或<75%,腰腿痛及相關癥狀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試驗陰性,正常工作基本恢復;有效:改善率≥25%或<50%,腰腿痛及相關癥狀減輕,直腿抬高試驗可疑陽性,部分工作恢復;無效:改善率<25%,腰腿痛及相關體征無改善,直腿抬高試驗陽性[9]。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將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干預前后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比較 2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組內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觀察組緩解疼痛效果優于對照組。見表1。
2.2 2組干預前后JOA評分比較 2組患者干預前后JOA評分量表組內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觀察組改善腰部功能障礙效果優于對照組。見表2。
2.3 2組臨床療效比較 2組數據經過χ2檢驗,P<0.05,說明2組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的效果優于對照組。見表3。
3 討論
八段錦為中國優秀的傳統保健功法,是中醫養身與中醫治療文化中的瑰寶,其動作簡單易學,運動強度適中,適合每個年齡階段的患者鍛煉;八段錦功法其動作除簡單之外還具有“圓潤柔和,緩慢連貫;形與神合,氣寓其中”的特點[10],其八個動作編排精煉,動作完美,以五臟為中心,以氣血津液為物質基礎,根據意、氣、形并重的養生原則,調氣養神,促進脾胃運化,使水濕運化有常,調暢氣機[11],還可以通過運動軀干以刺激命門、疏通任督兩脈;中醫學認為,肝主筋、喜條達疏泄,腎主骨、藏精生髓,通過練習八段錦養生功法的鍛煉,不僅強身健體愉悅身心,并且能疏經通絡,使氣血運行順暢,分解肌肉粘連、強筋壯骨,使腰腿的筋骨得到緩和充分的活動,對各種慢性病尤其是頸肩腰腿痛患者有較好的康復治療作用[11],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防止疾病復發。八段錦聯合針刺治療肝腎虧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具有安全有效,方法簡便,易于被患者接受,是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及各種慢性疾病的理想方法。
參考文獻:
[1]孫佳佳.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證候測評量表的初步編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5.
[2]許建文,胡兵,尹利軍.腰椎間盤突出癥蛋白質組學變化與中醫證型的相關性[J].中國組織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41):7763-7766.
[3]楊萬全.腰椎定點側扳復位法加中藥燙熨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7):137-138.
[4]張虹,嚴白莉.中藥燙熨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分析.內蒙古中醫藥,2017,36(6):92-93.
[5]謝冬群,黃中梁,葉金麗.加強隔附子餅灸治療腎陽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J].中醫正骨.2015.27(9:18-21).
[6]劉春雨,韓小燕,高會軍.八段錦健身功效研究進展[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2,33(2):91-94.
[7]傅秀珍,陳夢麗,陳少華,等.腰椎間盤突出癥1294例中醫癥候特征及護理探討[J].廣東醫學,2013,34(13):2112-2114.
[8]陳少華,傅秀珍,張廣清,等.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護理模式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10):147-150.
[9]彭宗澤,孫波.中醫藥綜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VAS、FRS、改良JOA評分和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2,10(6):28-30.
[10]王炎炎.健身氣功八段錦的經絡健身原理探索和實驗研究[D].揚州大學,2015.
[11]宋瑞雯,張麗萍,湯久慧,等.“健身氣功八段錦”調節心身的研究現狀[J].內蒙古中醫藥,2015(7):146.
(收稿日期:20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