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萍
摘要:十九大以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快速推進,廉政建設不斷加強,腐敗現象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廉政建設是一項長期堅持的政治任務,只有不斷加強內部控制和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才能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健康、平穩運行。本文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及廉政風險防控進行分析,依據實際情況提出一些意見,以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廉政建設。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廉政風險防控
中圖分類號:F832.48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3-0065-01
當前,反腐是一項任重道遠的政治任務,腐敗現象對經濟安全、社會穩定、行政管理等都造成了很大影響。近年來,陸續出臺了一些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和內部管理進行規范控制。但是,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和內部控制措施難以進行有效融合,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廉政建設工作的開展和內部管理的深化。
一、內控工作和廉政建設兩者之間的關系及主體責任
1.內控工作和廉政建設兩者之間的關系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和廉政建設應是有機結合的關系。廉政建設是單位有效管理的底線要求,內部控制是單位有效管理的風險防控措施,是實現廉政風險防控的必要手段(或稱重要保障手段),內控側重防控風險既包括廉政風險也包括業務風險。在建立完善內控制度體系、實施內控風險防控措施時,要始終堅持底線理念,將廉政風險作為防控的主要內容,通過內控措施堵塞內部管理漏洞,按照定期核查和發現風險點、持續改進風險防控措施、實施風險應急處置方案、加強內部控制等形成內控閉環,確保單位業務風險和廉政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2.內控和廉政風險防控的主體責任
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中,單位首先應明確內控和廉政風險防控的主體責任,建立有效的單位內控組織體系。單位作為內部風險防控主體,其主要負責人是內控和廉政風險防控的第一責任人,對內控工作和廉政建設負總責;單位內部各部門是內控相關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相關工作的廉政風險和業務風險防控負主要責任;單位內控組織是內控的牽頭組織協調機構,對組織實施內控制度體系的建設和內控自查檢查處置負直接責任。
二、內部控制是實現廉政風險防控的重要保障手段
1.建立健全內控管理制衡機制
行政事業單位應對不相容崗位進行分離,在經濟活動各環節明確內控分工和崗位職責,包括財務崗位分離、項目管理和財務監管崗位分離、內審和內控核查崗位分離等,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相互制約、交叉監督的機制,有效控制廉政風險和業務風險。其中應重點加強重要崗位的監督,如資產處置、采購、招標等,防止出現腐敗現象。將管理和監督分離,由不同人員負責不同崗位,在大額采購和基建項目招投標、重大資產處置中可以邀請第三方介入,確保流程規范透明,防范廉政風險。
2.持續改進完善內控制度體系
行政事業單位應堅持內控持續改進原則,堅持按照《預算法》、《會計法》、《合同法》、《會計準則》及現行財政政策的要求等,在內控通用規范的基礎上結合單位經濟活動的實際(如資金收支的流量規模、單位承擔職能的復雜程度等)制定出符合單位特點的內控制度體系,堅決反對防控措施的照貓畫虎,在內部職能變化和人員變化、上級政策法規變化和外部環境變化時持續改進,防范和控制新情況下的業務風險和廉政風險。
3.構建完善的內控評價以及監督機制
《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規范》第五章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評價以及監督機制的構建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內部監督部門應該和內部控制部門保持相應的獨立,定期開展內控風險點自查和重點核查,及時報告和處置重大風險事件,確保業務風險和廉政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內部監督工作的獨立性、公正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的構建以及執行需要有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負責,同時,還應完善內部審計監督職能,積極發揮內部審計作用,對內控制度執行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積極配合紀檢部門做好廉政檢查工作,對廉政風險防控工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測評,從不同角度提出改進建議。單位負責人也要通過加強單位內部審計部門的職能來提高全體職員的守法守規意識,保障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運行。此外,也應及時引進第三方檢查評估及財政部門專項監督檢查,實現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外部控制的結合,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整體管理水平。
4.全面落實預算績效管理
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做出了明確部署,《行政事業單位內控規范》也對預算績效管理有具體要求。行政事業單位要按照中央要求,將內控建設與績效管理進行深度融合,在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充分運用績效理念和績效方法,加強對預算資金的績效管理,依據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和績效控制手段,保證《內控規范》得到有效落實。此外,還應組織學習培訓,構建激勵機制,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提高內控機制和績效管理的落實力度,在內控工作中落實“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要求。
5.增強廉政風險防控意識
在行政事業單位廉政建設工作中,行政事業單位應該積極利用黨員干部進行培訓的機會,加強其對廉政風險防控和內控要求的認知,宣傳風險防控底線意識。構建廉政文化,全面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開展。就目前來說,利益輸送是滋生腐敗的主要因素,某些黨員干部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內控環節的管理漏洞往往是廉政風險發生的誘因,因此,在廉政風險防控中,依托內控機制堵塞內部管理漏洞是加強廉政建設的重要保障手段,應引起高度重視。
三、結語
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中,內部控制及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明責授權、建立和持續改進內控機制體制、構建完善的內控評價和監督機制、加強預算績效全過程管理、增強廉政風險防控意識等策略,不斷提高內部管理水平,是強化廉政建設、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平穩健康運行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