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昕
[摘 要] 信息時代的到來,為人事檔案管理的信息化、網絡化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同時也對全面改善人事檔案管理效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實現人事檔案的信息化和網絡化管理,已然成為政府部門、企業、組織等共同關注的問題。文章簡單介紹認識檔案管理及其情況,分析實現其信息化和網絡化管理的積極意義,并就相應實現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 人事檔案管理 信息化 網絡化
中圖分類號:G271 文獻標志碼:A
在信息時代,人事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及網絡化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政府部門、企業、組織等也在積極探索其實現路徑。因此,相關人員必須要思考人事檔案信息化網絡化管理的具體方法,實現管理效率的提升。
一、人事檔案管理概述
所謂人事檔案,就是指記錄個人情況的文件材料,起著憑證、依據和參考作用,并且與個人的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等緊密掛鉤。不管是政府部門、企業,還是各種組織,都對人事檔案管理十分重視。只有在良好的管理下,人事檔案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對個人進行客觀評價與正確認識,從而為人事管理工作提供基礎依據[1]。長期以來,人事檔案都是以紙質文件的形式進行管理。這種管理形式不但需要占據較大空間,其存放、管理與整理所需要投入的人力與物力也十分巨大,并且存在管理困難、易出錯的問題。與此同時,紙質人事檔案還容易遭到損毀與破壞,對保管條件及技術有著較高要求。而且不管是在信息更新還是利用方面,紙質人事檔案管理都存在明顯滯后性,與當前高質高效的人事檔案管理要求存在矛盾。綜合來看,紙質人事檔案已經不再適用,需要盡快促進其信息化、網絡化發展。
二、人事檔案信息化和網絡化管理的積極意義
(一)解決紙質檔案管理問題
在實現信息化和網絡化管理后,紙質人事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將迎刃而解。首先,檔案信息化管理不需要占據大量空間,只需要計算機及服務器就能存儲大量檔案信息,能夠有效節省紙質檔案管理的庫房、閱檔室、整理操作間等,減少管理成本。其次,信息化管理對環境的敏感程度更低,不用擔心溫度、濕度、蟲害等對檔案造成的損害及破壞,檔案保護成本投入更低,相應管理條件及技術準備也更簡單[2]。另外,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能夠節省大量人手,只需少量管理人員即能應對大量檔案管理需求,這是傳統紙質檔案不可比擬的優勢。最后,信息化管理意味著信息更新及利用速度更快,同時也能有效避免信息利用過程中人為因素造成的偏差,解決紙質檔案信息利用滯后嚴重的問題。
(二)全面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人事檔案管理是為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等而服務的,而信息化和網絡化能夠全面提高其管理服務水平。首先,檔案信息的輸入與更改更加便捷,管理人員只需要通過終端輸入信息即可,無需再通過手工方式進行緩慢記載,也能避免手工記載所導致的缺檔、斷檔的問題,更好地為人事管理服務。其次,人事檔案中包含大量信息,其處理一直都是檔案管理的難點所在。而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檔案信息處理更加快速、準確,同時還具有極強的連續性,對管理質量及效率的提升作用都較為明顯。最后,信息技術背景下的人事檔案管理具有搜索查詢功能,只要輸入查詢信息,就能立刻在大量檔案信息中搜索出相關內容,大大提高了信息處理效率。尤其是在績效管理等方面,搜索查詢功能能夠為其提供全面而準確的依據支持。
(三)加強檔案保護,保證檔案真實性
一直以來,檔案保護都是人事檔案管理的重要目標和任務。在傳統紙質檔案管理模式下,檔案保護需要從紙質文件自身以及檔案內容的真實性、安全性等兩方面展開。而在實現信息化和網絡化管理后,人事檔案管理無須再考慮文件自身的安全性,更加注重于對檔案內容的保護。首先,通過信息技術能夠對電子檔案信息進行加密,從而在檔案傳遞的過程中有效保護個人隱私,同時防止不法人員盜取個人信息,能夠有效強化檔案保護。其次,電子檔案在保存、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紙質文件一樣的丟失、損壞、缺損問題,能夠充分確保檔案內容足夠完整,保障檔案真實性[3]。最后,信息化及網絡化的檔案管理模式,具有痕跡處理功能,即人事檔案處理痕跡都會被完整記錄,進而能夠為人事管理糾紛的解決提供基礎依據,更能有效強化對檔案管理的監督,保護檔案真實性。
三、推動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和網絡化發展的策略
(一)加強信息基礎建設
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和網絡化發展需要以良好的信息基礎為根基。對此,必須要加強信息基礎建設,著重從硬件層面及軟件層面兩方面打好信息化發展根基。首先,應當根據信息化發展基本需求,投入足夠資金配備信息基礎設備,包括計算機、打印機等等,從硬件層面做好信息化發展準備。其次,還需要構建人事檔案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應當能夠充分實現人事檔案管理的基礎功能與深度功能。其中,檔案輸入與更改、內容檢索查詢、檔案數據處理等功能是該系統必須實現的重要功能。然后,應當構建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平臺,分別給予平臺管理員、檔案管理員及用戶不同的權限,讓平臺管理員能夠從平臺底層對整體個平臺運行狀況進行管理,檔案管理員則能夠對檔案內容進行增刪、修改和處理,用戶則能在自身全縣范圍內檢索、查詢和處理檔案。最后,還需要加強人事檔案資源共享,將管理平臺與局域網相連,確保檔案資源能夠被相應部門充分利用。
(二)健全人事檔案信息化及網絡化管理體系
在人事檔案信息化及網絡化管理模式下,需要有系統、健全、完善的管理體系做基礎,確保管理工作能夠在信息網絡環境下正常、有序、高效開展。首先,必須要對人事檔案管理機構進行改革與優化,結合實際情況,設置相應的檔案管理部門,并給予其信息化管理權限與檔案管理職責,確保檔案管理相關部門與崗位設置科學合理。其次,需要加強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在信息化環境下,人事檔案管理與傳統管理模式相比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管理制度自然難以為檔案信息化管理提供合理標準與規范。對此,各政府部門、企業、組織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積極借鑒世界范圍內先進經驗,對現有管理制度進行創新改革。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優先考慮信息化與網絡化管理的特性,強化制度與實際檔案管理工作之間的契合性。其中,人事檔案管理流程、標準、內容、職責等都需要在制度中得以充分體現,從各個層面保障信息化及網絡化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培養高素質信息化管理團隊
人事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及網絡化發展,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必須要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信息素養。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培養,確保其掌握一定的計算機信息技術知識,不但要能夠通過信息化操作管理檔案,更需要具備一定的網絡安全防護知識。其次,應當進一步提升管理人員專業素養,提高其檔案管理水平,使其能夠在信息化環境下更加科學地開展工作。最后,應當以培養高素質信息化檔案管理團隊為目標,盡量提高管理團隊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水平與管理專業水平。
(四)構建數據庫,強化動態化管理
數據庫能夠大幅提升人事檔案管理系統的信息處理能力,在信息存儲、檢索、查詢、統計、表格生成、分析等方面均有著巨大優勢。對此,各政府部門、企業、組織在應用信息化人事檔案管理模式時,應當盡量構建一個完善的全文數據庫。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檔案信息的動態化管理,在檔案信息發生變動時,及時對其進行處理,確保檔案信息與實際情況始終一致。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避免檔案信息出錯,進一步提升人事檔案可使用價值。
(五)強化安全保護,加大監管力度
人事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網絡化發展,固然使得檔案管理避免了紙質文件保存、使用中的各種損害可能,但也帶來了巨大的網絡安全風險。通過構建人事檔案管理系統管理制度,要求管理人員依照規范進行操作,做好檔案信息數據的備份工作,能夠有效降低檔案信息受到損毀破壞的情況。
四、結語
人事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及網絡化發展是大勢所趨,各政府部門、企業、組織應當積極推動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加強信息基礎建設,健全檔案管理體系,培養高素質信息化管理團隊,加強動態化管理,加強網絡安全防護,從各個層面保障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實現。
參考文獻:
[1]李曉玲.對人事檔案管理的信息化網絡化的相關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3(3).
[2]李丹娜.淺談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 J ] .科技資訊, 2014(5):211- 212.
[3]董傲楠.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必然趨勢[J].卷宗,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