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軍
[摘 要] 十九大報告從十個方面總結了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在社會主義全面建設中所取得的成就,強調了新時期背景下,中國共產黨所擔負的歷史使命,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并指出新形勢下,如何立志于堅持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方略,以及提出了新時期黨建工作要求。全文共有12個創新點,其中對黨的建設總布局的創新,體現了在黨的建設方面的理論創新,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黨建的新要求,對新時代下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樹立理論的引領作用。
[關鍵詞] 十九大報告 黨建 政治建設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志碼:A
十九大報告關于黨建工作要求,首先明確了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地位,以及對“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一貫堅持。在這個總要求中,創造性地將政治建設放在首要位置,明確了政治建設的作用——統領作用,將政治建設作為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建設的前提和基礎,這是我黨為進一步堅實政治基礎、建設良好政治生態的明智之舉,是黨的建設質量能夠真正得到提高的基礎條件。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個總要求是我們黨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戰略的行動指南。
一、十九大以來黨建工作的總體內容
在十九大報告中,關于黨建工作所包含的主要內容,可以從根本原則、指導方針、基本要求、總體布局、戰略主線、總體目標六個方面進行概括[1]。
(一)十九大以來黨建工作的根本原則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十九大報告中關于黨建工作的根本原則。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體現了黨的主體地位和根本態度,是十九大以來黨建工作的核心要點。
(二)十九大以來黨建工作的指導方針
“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毋庸置疑,這是十九大以來黨建工作的指導方針,是加強黨的建設工作、提高黨建工作效率的行動指南。
(三)十九大以來黨建工作的基本要求
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匯聚各類優秀人才,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十九大以來黨建工作的總體布局
將政治建設置于統領地位,確保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齊頭并進,制度建設貫穿始終,打造“五位一體”黨建工作總體布局,是黨的建設關鍵之所在。
(五)十九大以來黨建工作的戰略主線
進一步提高黨的長期執政能力,進一步提高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主線,適應我黨當前發展實際,體現了黨全面領導國家建設的歷史規律和發展脈絡,是提高我們黨的活力和戰斗力的有效途徑。
(六)十九大以來黨建工作的總體目標
把黨建設成為先進的、人民擁護、勇于革新、不懼風浪考驗、富有活力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既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總體目標,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一切黨建工作都應緊緊圍繞這個總目標來開展。
二、十九大報告下,黨建工作的變革
在黨的十八大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建設,下定決心解決黨內松懈問題,全面從嚴治黨有效推進。在此基礎上,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布局,這既是對十八大后全面從嚴治黨的延續,也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黨的建設總布局有兩大變革。
其一,將黨的政治建設置于首要地位,突出其統領作用,體現了政治建設的基礎性和重要性。
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建工作的深化,是順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和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規律的創新之舉;是黨的性質和宗旨、解決黨內現實問題的必然要求,是增強黨員理想信念、提高黨員黨性、對黨忠誠的基本保障;是從根本上防止個人、分散、自由、本位、好人、宗派主義,杜絕圈子和碼頭文化,避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等問題的重要舉措。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將政治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統領,是黨中央審時度勢,以問題為導向,創造性地開展黨的建設的戰略部署[2]。基層黨組織在貫徹落實這一黨建新要求時,要以黨政建設為基礎,結合實際情況,從多個方面來加強黨的政治建設。
一是要深刻認識黨的建設規律,根據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的黨建工作思路,提升黨員、干部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二是要以自覺自律和以身作則為基本要求,加強黨員干部黨性鍛煉,提高其宗旨意識,嚴格遵守《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的制度規范,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三是要加強黨建文化建設,將黨內環境建設作為黨建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不斷提升黨員干部黨性修養與政治覺悟,真正做到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3]。
其二,增加了黨的紀律建設,并將其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體現了黨中央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堅定決心,也能夠讓黨的紀律建設更加科學規范。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打鐵必須自身硬”“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都充分說明了黨的紀律建設的必要性。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布局中融入黨的紀律建設,是我黨一直以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必經之路和必然結果,也是新的歷史時期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
十八大后,黨中央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決心和壯士斷腕的勇氣狠抓黨的紀律建設,并將黨的紀律建設常態化,充分表明了我們黨提高自身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決心和魄力。一直以來,我黨重視法紀,堅持正風肅紀,從中央八項規定,到《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再到將黨的紀律建設納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布局,無不充分體現我們黨在紀律建設方面的不斷完善和深化,實現了從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到全面從嚴治黨的飛躍式發展[4]。加強黨的紀律建設,嚴格黨的紀律執行,讓廣大黨員干部心存敬畏、心有戒懼、堅守底線,始終處于監督和約束之下,是鞏固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成果,從根本上解決黨內“四風”問題的有效途徑。
三、黨建工作的創新
(一)有效結合社會發展的具體實踐
在黨建工作開展時有效結合社會發展的具體實踐,是對黨建工作思路的創新之舉。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國際地位逐步提高,但是在新的歷史形勢下,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
例如“三農”問題,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城鎮化進程過快導致城鄉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人民收入、住房、貧困等民生問題,這就要求黨建工作的創新要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在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切實得到提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模范帶頭作用,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提高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加強社會障體系建設,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綱領性作用,讓黨建工作跳出形式化,融入實質性的內容,能夠真正地為發展服務。
(二)切實落實國家政策
黨建工作與落實國家政策相結合,是保證政策執行到位的有效舉措。對于國家頒布的相關政策精神,不只要深刻學習領會,而且要能夠真正貫徹落實,做到外化于行,內化于心。
黨中央、國務院頒布政策都是以問題為導向,指向性非常明確,其出發點都是為了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基層的黨員干部,要真正地將“落實政策精神”當做“學習政策精神”的目的,確保國家頒布的每一項政策落到實處,切實提高黨為人民服務的水平和質量,使黨員干部真正地走入群眾,建立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我國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陳和水.黨的十九大對黨的建設總布局的創新[N].福建日報, 2018- 02- 26(9).
[3]劉胡同.基于十九大報告的高校黨建工作的變革與創新[J].赤子,2018(20):31- 32.
[4]崔若曦.十九大報告對黨的紀律建設的制度創新[J].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18,16(3):18-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