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紅色文化有著豐厚的精神意蘊和文化內涵,并且紅色文化也是我國革命精神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主要資源。在我國現代化發展的背景下,紅色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做好傳承和保護工作,意義深遠。
關鍵詞:紅色文化 保護 開發
紅色文化資源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做好保護與開發在一定程度上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通過之前對馮白駒故居、李碩勛烈士紀念亭、瓊崖紅軍云龍改編救治以及解放海南島戰役烈士陵園等革命基面設施以及紀念館的保護與開發,對紅色文化理論進行研究的同時也對其進行了探索,從而使革命傳統得到傳承和弘揚,進而使紅色文化釋放出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一、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的價值
首先,紅色文化有利于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強盛。“堅定文化自信,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是黨在十九大中提出的戰略任務。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興盛,離不開我國革命文化創新與傳承的同時也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繼承。其中,中國革命文化是紅色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其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依靠,同時也是文化繁榮強盛的重要基礎[1]。
二、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存在問題
現階段,我國紅色文化資源在開發和保護方面仍存在著諸多問題,使紅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約。具體有保護意識薄弱、制度體系缺乏、經費投入較少、專業人才緊缺以及資源開發失真等問題[3]。
1、保護意識薄弱。紅色文化資源保護意識薄弱是目前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大多數人們對革命英雄任務、偉大革命事跡以及崇高革命精神比較淡薄,并且對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認識也不是特別充足,同時對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也比較缺乏等原因,導致很多紅色文化資源受到嚴重破壞,比如紅川茹烈士陵園內墓碑傾倒、野草遍地,道路坑坑洼洼,沒有砂石鋪墊的同時也沒有進行修繕,和村中的硬化道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成縣五龍山伏擊戰紀念碑,其紅色五角星有掉落的可能,并且碑體表面呈現脫落現象,沒有一點修繕的跡象。
2、制度體系缺乏。制約我國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和保護的根源有機制運行不暢的同時制度也缺乏完善。現階段,我國沒有明確制定對于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的規范性文件和相關法律,同時也沒有建立對紅色文化資源開發與保護相關的制度,從而使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工作受到嚴重制約,進而對紅色文化資源的合理使用也受到一定影響。
3、經費投入較少。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屬于一項長期工作,因此對其就需要有持續的資金支持,但目前很多紅色文化資源存在的現狀就是經費投入比較少。主要原因是相關部分對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并沒有獨立的專項資金,從而對很多革命老區的保護出現經費投入不足現象[4]。
4、專業人才緊缺。我國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工作想要合理并高效的運行,專業人才隊伍是缺少不了的。但目前從事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工作的專業人員相對比較缺乏,對新時代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工作需求已無法滿足,從而使我國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工作的合理運行受到嚴重制約。
5、資源開發失真。紅色文化資源在保護和開發上,存在著重開發輕保護以及亂開發不保護的現象,而這就使紅色文化資源以及紅色形象出現嚴重破壞現象,以至于紅色文化的真實面目被丟失。比如,徽縣廟坪村遷建了之前的革命烈士紀念塔,但卻在遷建后沒有了以前的原貌,從而沒有了歷史的滄桑感。我國在《文物保護法》中有明確規定,旅游發展以及基本建設務必要已文物保護工作為目標,同時其活動對文物不能到來破壞。但因受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使紅色文化的社會屬性受到了忽視,并且開發使用失真,從而使紅色文化資源價值出現消失或者降低現象。
三、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措施
1、宣傳教育。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多種路徑、各種形式以及媒體等,對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進行有效宣傳,進而使人們認識到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以及緊迫性。在進行宣傳活動時,可以從紅色事跡、歌謠、遺址以及故事等眾多紅色文化資源中選擇一些比較有意義的內容,以人們容易接受的方式融入到教育活動中,使人們在活動中去體驗和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進而使人們的紅色文化資源保護意識得到激發。另外,也可以借助一些比較重要的紀念日,比如紅軍長征勝利、建黨以及建國等來定期開展一些紅色文化演出活動或者文化展覽,讓人們可以全面了解紅色文化資源,從而達到人們自發以及自覺的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保護的目的。
2、全面普查。即政府對相關機構進行整合,并成立專項經費,加大技術和人力的投入,同時根據檔案的工作需求,對普查的對象、時間以及空間范圍加以明確,然后鑒定收集到相關資料,對資料的真實性進行判定,之后再結合各個地區對紅色文化發展的特征,并按照檔案材料的時間、形式、來源以及內容進行分類并歸檔,從而形成各地區有特色的的紅色文化資源方案庫;最后,對檔案庫在建立的基礎上,結合新媒體以及信息化的發展需求,也可建立電子版的紅色文化資源檔案庫,以便人們進行檢索和使用。
3、原真保護。對紅色文化資源價值進行考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原真性,并且其也是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的主要目標。還有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原真性的展現,可以起到見證歷史以及教育后人的作用。因此,在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保護和開發時,其社會價值以及歷史價值都不能被改變,不論是防護與修復,還是重建與遷建,都要以“修舊如舊”為首要原則,即任何的修復行為都要以保存歷史的原本面貌為目的,使歷史的滄桑感得到保持。
4、完善制度。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工作的主要保障使建立健全的制度體系。因此,相關部門就需要對紅色文化資源的制度建設進行加強,同時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并對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制定完善規劃,從而使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承與創新工作得到保證。還有想要讓紅色文化資源的管理與保護有法可依,對其進行專項立法也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很多地區主要依據《文物保護法》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開發和保護,但因很多紅色文化資源沒有列入到文物名錄里面,而無法得到全面的保護。
5、合理利用?!氨Wo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是我國《文物保護法》的十六字方針,而紅色文化資源就需要根據這十六字方針來進行合理開發,使紅色文化資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同時也能理解紅色文化價值[5]。還有紅色文化資源在開發的過程中,要把紅色文化資源的社會價值放在第一位,并對紅色文化資源實施保護性的開發,防止隨意開發破壞,從而使紅色文化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進一步得到實現。
結束語
總的來說,紅色文化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的同時也擁有豐富的教育價值、歷史價值、經濟價值以及政治價值。還有紅色文化資源對人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締造積極向上的人格品格,對保護紅色文化資源以及推進人們的思想政治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央金曲珍.論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J].長江叢刊,2017(15):44-44.
[2] 漆志鵬,楊建平.論非旅游景點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以江西省南昌、鷹潭、吉安、贛州四地為例[J].農業考古,2012(3):178-180.
[3] 段思夏.曲靖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策略探析[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8,37(5):46-50.
[4] 陳建鋒.論海南黎苗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J].新東方, 2018, No.233(02):53-57.
[5] 楊濟亮.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的現狀與對策探析——以岳西縣的實證調查為例[J]. 理論建設,2018,No.175(03):79-84.
作者簡介:龍小平,出生年月:1970年8月,性別:男,籍貫:海南萬寧,學歷或職稱:文博助理員,研究方向:文博,單位:??谑懈锩沂考o念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