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艷 高暢 孟維
摘 要:隨著計算機與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近年來我國新媒體行業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傳統紙媒的生存與發展因此面臨著多方面挑戰,報社便屬于其中典型,相關研究的大量涌現便能夠證明這一認知。基于此,本文將由轉變經營戰略入手,深入探討促進報社經濟發展的路徑建議,希望研究內容能夠為相關報社帶來一定幫助。
關鍵詞:報社 經營戰略 新媒體
前 言
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我國很多報社的經營業績連年下滑,為需求報業發展的新藍海,轉變經營戰略思想開始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結合實際調研可以發現,現階段我國報社經濟發展主要面臨內容欠缺、品牌戰略意識缺乏、經營單一化、忽視新媒體應用價值等問題,為盡可能解決這類問題,正是本文圍繞報社經營戰略轉變開展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筑牢報業主戰場
在新媒體和互聯網的強勢發展沖擊下,報社不可避免的出現讀者流失問題,發行量和廣告收入均因此不斷下滑。為應對報業市場出現的前所未有變革,報社必須基于形象廣告筑牢自身主戰場,并確立大量開發專刊、保證廣告不滑坡的發展思路。在市場廣告層面,報社必須不斷細分市場,廣告的投放必須得到做精做透的策劃帶動,如獨立運營商業、汽車、房產、金融、旅游、衛生、教育等行業,并做到政策傾斜、版面配合、人員到位、深耕細作。為提高廣告市場收入,穩定報社經營基石,報社必須大力開發專業化新聞專刊,這一過程需合理選擇合作單位,并保證專刊能夠為報社帶來足夠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在具體探索中,各地報社必須通過不斷的考察、學習、醞釀,基于大眾新聞傳播基礎,發揮報社品牌影響力,以此不斷拓寬自身宣傳渠道,并探索“新聞+”服務,以此實現差異化報道、分眾化服務,有能力的報社還應與行業單位、職能部門、政府部門開展合作,聯辦新聞專刊,專刊帶大報的發展策略可有效應對新媒體與互聯網的沖擊[1]。
為保證專刊的創辦較好服務于主戰場的筑牢,報社必須從三個方面入手,包括關注策劃選題、定位目標受眾、保證采編力量,以此精準定位各類專刊,并解決“發什么”和“給誰看”問題,保證專刊內容質量。基于精準的專刊定位,即可開展差異化報道,版面欄目、專題的針對性設置也能夠由此實現。通過彰顯自身特色,專刊可真正兼具大眾化、共性化、個性化、行業化、專業化特點,通過定位讀者、豐富內容,報社的經營收入可得到較好保障,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實現也能夠由此獲得有力支持。
二、探索多元化經營
對于創建已久的各地報社,大多在當地擁有廣泛的讀者群體基礎,并具備良好的公信力和口碑,這種多年經營積累的優質品牌價值正是報社相較于各類新媒體的優勢所在,因此報社在探索多元化經營的同時,主業品牌化戰略必須得到堅守。在多元化經營的探索中,報社需結合橫縱向一體化目標,探索多種產業經營形式。這里的橫向一體化指的是基于受眾不同市場需求,在發展傳統報業的前提下,不斷開發新的載體,如建立門戶網站、開設微信公眾號、以及上文提到的創設專刊等,縱向一體化則要求報社向報業產業價值鏈的上下游延伸,如發展物流業、生產新聞紙等,進軍酒店、旅游、文創等行業則屬于典型的多種產業經營形式探索,報社可由此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踐行品牌化戰略的多元化經營過程中,報社必須首先明確目標,并保證多元化經營的步伐穩健。報社需首先做好報紙品牌化工作,以此精力抓好辦報工作,保證每一名編輯與記者均具備較高的質量意識、精品意識,且能夠結合各項任務目標,靈活采用開始專欄或專版、開展連續深入報道、組織系列本報時評等方式,以此聚集熱點,報社即可更好服務于輿論走向的引導,報社的社會監督功能發揮、社會風氣的轉變、群眾反映的熱點與難點問題解決均可由此獲得有力支持,各類受眾對報社的關注度以及報社的美譽度將因此不斷提升;在做好主業的同時,報業產業鏈和非主業領域也需要得到報社的重視,長期以來報社積累的品牌效應需得到充分利用,現代化經營手段也需要被引入報社經營,以此改變傳統的管理和運行機制,即可真正實現“經營報社”而非“報社經營”。在具體實踐中,報社可結合自身實踐成立多個經營部門,并注冊傳媒、旅行、文創等公司,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和媒體資源,配合全媒體手段,報社即可在各個行業中不斷提升報紙的影響力,并實現深度和廣度層面的多元化經營,報社的實力可由此不斷發展壯大,新媒體與互聯網對報社帶來的沖擊也能夠得到較為有效的應對[2]。
三、構建全媒體信息傳播平臺
截至2018年底,我國網民數量突破8.29億,這便為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人們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因此出現較大改變,為應對這種改變,報社必須構建全媒體信息傳播平臺,以此與新媒體實現深度融合,推進傳統紙媒的轉型發展。在具體實踐中,報社需圍繞管理、經營、平臺、渠道、內容平等方面推進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采編共享機制的建立屬于其中關鍵,通過構建全媒體信息傳播平臺與配套的融媒體中央控制室,報社即可在新媒體時代獲得新的發展動力。我國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紙媒早已完成融媒體中央控制室的建設,通過中央控制室推進編采流程的革新,報社旗下的傳統紙媒、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門戶網站即可真正融為一體,編輯出版、技術支持、信息監控的融合可較好滿足扁平化的信息資源管理需要,在優化的、集中的平臺下,信息的重要性、時效性、代表性可得到充分權衡,并最終實現基于不同平臺的差異化發布,各級讀者、不同用戶的信息獲取需要可得到更好滿足。
融媒體中央控制室可實現新聞信息的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并能夠改變采集、整理、上傳、發布的傳統單向式新聞編采流程,構建采集、整理、上傳、發布、反饋、再采集、再上傳、再發布的循環新聞編采流程,傳統紙媒與新媒體的互動融合可由此更好實現,報社新聞編采的工作程序與規則、記者的工作均會由此實現倒逼式升級,報社將全面實現思想與業態上的進步。此外,融媒體中央控制室還需要重點關注收集和整理用戶信息內容反饋,用戶與報社間的溝通渠道可由此打通,收集的用戶數據也能夠為報社的新媒體建設、大數據應用提供支持。總之,全媒體信息傳播平臺的建設需以融媒體中央控制室為核心,報社需明確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以此盡可能發揮自身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優勢,快捷性的新聞采集、深入性的新聞報道、引導性的輿論監督等優勢也需要得到報社的重點關注。
結 論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的報社必須轉變經營戰略思想。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筑牢報業主戰場、探索多元化經營、構建全媒體信息傳播平臺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報社經營戰略選擇路徑。為更好適應新媒體時代的沖擊,報社還應樹立服務用戶的企業經營觀念,并基于用戶的感受和體驗,不斷擴大忠誠用戶群體、增加用戶黏性,最終基于高品質的服務提供,實現報社與用戶的共贏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春英.自然資源行業報社經營收入策略研究[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9,32(05):72-76.
[2] 李弘.以專刊筑牢報業主戰場 ?靠托管開辟增收新天地——河南焦作日報社經營創收戰略初探[J].中國地市報人,2018(12):5-6.
作者簡介:田宏艷 (1976.06--);性別:女,籍貫:河北省承德市,學歷:本科,畢業于秦皇島燕山大學,現有職稱: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報業轉型,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