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東
摘 ?要: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伴隨而來的是我國財會行業的興起。因此,近幾年來,諸多高校開設財會專業以及財會培訓機構的大量出現,大量人員涌入財會行業,導致量有多而質不足的行業現狀。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的會計準則逐步完善并國際趨同,這對我國財會行業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本文著眼財會行業現狀,淺析會計準則國際趨同背景下財會行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關鍵詞:財會行業;現狀;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挑戰與機遇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我國的貿易范圍不斷擴展,國際投資規模日益增大,跨國公司迅速發展,全球資本市場在加速形成,我國經濟隨之高速增長;而財會行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必要“衛士”之一,必然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向往。近年來,全國各大高校及相關教育機構紛紛響應經濟政策,預測行業前景,財務與會計專業迅速增長,從而財會行業人員成倍增長;在經濟高速增長的背景下,泛濫的財會人員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例如專業人員素質降低、學術不精、中高級專業人才緊缺以及就業質量等。這無疑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影響與制約;因而我國在充分考慮我國具體國情之上,正確的規范與指導現階段我國會計準則改革發展方向,即我國會計準則持續國際趨同,這給我國財會行業帶來了持續的挑戰與機遇。
二、財會行業現狀
近年來,財會行業作為一個朝陽行業,社會需求大,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論是事業單位、會計事務所以及金融行業,包括各類大中小型企業都需要財會人員。正因為如此,我國財會人員迅猛增長,這種盲目的涌入市場,給我國財會行業帶來一系列問題,就業人員魚龍混雜、專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職業道德缺失、監管力度不大以及行業薪資水平低迷等;尤為顯著的是,我國財會人才市場逐漸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一方面普通財會人才嚴重飽和,另一方面中高級財會人才嚴重短缺,甚至需要從其他國家引進;計算機的普及及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更是給廣大基層財會人員帶來了潛在的危機,而我國財政部副部長王軍曾在“滬贛金融與經濟發展論壇”上表示,希望用十年時間打造幾千上萬名比較高端的、具有國際水平的財會人才隊伍。可見,在當前局面,發展培養中高級人才是我國迫在眉睫的任務。由此,為了強化財會人員的德育教育、提升財會人才綜合素質、完善財會人才培養體系,我國十分重視與國際慣例接軌,實施企業會計準則持續與國際會計準則求大同、存小異的策略。到目前為止,我國會計在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等方面充分體現了這一改革思路。
三、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對財會行業的挑戰與機遇
(一) 背景
自2008年因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而成立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和金融穩定理事會(FBS)以來,各國充分認識到高質量的財務報告對于提升金融市場透明度、維護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穩定的重要意義,從而建立一套全球統一的高質量會計準則成為國際趨勢。我國作為G20和FBS的重要成員,積極加快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已是完善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首要任務。
改革開放40年來,時代加速前進,經濟飛速發展,在這不斷變化與進步的經濟環境中,作為經濟“衛士”的財會行業當然也要與時俱進,根據我國目前的財會行業現狀,高端人才的缺口依舊比較大,涌入財會市場的新生人員基數仍然很多。這種不平衡現象,導致少數的中高層人才不足以來給基數較大的基層就業人員和涌入進來的新學員進行及時培訓;再者,由于財會行業的工資低迷現狀,基層人員也沒有積極自學的工作熱情;而在當前國際之間貿易背景下,走出去引進來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財會行業迎來新時代就業環境,而我國會計準則持續趨同則成為這一趨勢的財會行業的保障。
(二)挑戰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國際資本跨國的流動性越來越強,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我國目前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階段,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我國的相關經濟制度還不夠健全,在健全制度的進程中都是借鑒和學習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相關制度。而隨著引進來的歐美等國外投資企業的增加,在我國財會從業人員無法滿足其對會計核算、記錄以及財務報告的高質量要求,而我國企業會計持續趨同的背景下,順勢而來的是國外高級會計人才涌入,他們占奪了那些潛在的財會高薪職位,這給我國財會行業帶來了不小挑戰,更是挫傷了部分基層會計人員對職業憧憬的積極性。
(三)機遇
全球化發展已是當今時代的必然趨勢,“走出去”已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部分,這給我國財會人員帶來了空前的機遇。隨著國內企業不斷的向國際化領域進軍,轉而需要的必然是相匹配的國際化人才,這給我國財會行業帶來積極向好的就業前景,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持續趨同催促了國內財會人員對自身能力水平提高的熱潮。有很多發達國家的會計準則趨同已經先行一步,我國高級財會人員在學習趨同的過程中可以借鑒其趨同經驗以總結更加完善的方法。特別是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已經與124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加入,各國之間的貿易空前的頻繁,這更加加速了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廣泛的“一帶一路”倡議國也給財會行業帶來了更加廣闊的市場,給我國面臨大數據、人工智能的信息技術時代的廣大財會人員帶來積極信號。在快速的準則國際趨同背景下,我國財會人才的能力水平將迎來國際化趨勢。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經濟發展背景下,國際之間的貿易往來十分頻繁,這使得各國之間的經濟經營活動不斷深入,會計準則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出來。而我國不斷地推動會計準則的趨同發展,可以給我國走出去的企業的經營活動提供保障,給引進來的國外企業提供國內制約,可以有效的減少各個提倡準則趨同國家的會計準則間存在的差異,減少企業相關財務成本,同時還能提升各國對我國提供的會計信息的完整性、透明性及真實性的認可度,進而推動我國與國際資本市場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我國應充分把握并加速“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策略,健全我國會計企業準則體系,從而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財會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朋.國際會計準則趨同變化對我國會計行業發展產生的影響[J].學術論壇,2016,()
[2]劉玉廷.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走向縱深階段——《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趨同線路》解讀
[3]朱競,淺析我國目前會計行業發展與就業前景[J].現代國企研究,2019,()
通訊作者:劉占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