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璞
【摘要】在我國現階段高中教育所開設的眾多教學科目中,語文一直是重中之重。因為語文不但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更是對我國五千年來傳統文化的傳承。從音、形、義到字、詞、句,再從詩詞歌賦到名人名著,這些都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內容。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語文教學更著重于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這就要求我們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保證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筆者將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對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總結出更適應課程改革要求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語文;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就我國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而言,由于受到多年來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以及我國現行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學校以及老師依舊采用陳舊的教學方式。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這些陳舊的教學觀念以及落后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弊端逐漸顯露。在教學實踐中,一些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了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順利推行,同時也影響高中語文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對高中語文教學進行探究勢在必行。
一、新課改下傳統高中語文教學的弊端
(一)只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德育教育
在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大多將教學重點放在對語文基礎知識的講解、閱讀理解的練習以及寫作水平的培養上。因為高考的重點也在于此,他們認為高中學習語文課就是為高考服務。殊不知,這種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多是“高分低能”的“書呆子”。論其根本原因,就是忽略了德育教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教育改革的內容明確指出:“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而推進教育改革的思路就是堅持德育為先,堅持能力為重,堅持全面發展。由此可見,德育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忽略了德育教育,也就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阻礙了學生未來的發展。
(二)只重課本的教學,偏離生活實際
高中語文教學是漢語言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中的很多知識點都是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可以說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但是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教師往往只重視課本中的知識,而偏離了生活實際。因為我們的語文課本是根據高中語文教學大綱所編寫的,所以課本是教師進行語文教學的重要參考。
再者由于學生大多數時間都在學校學習,很難將語文教學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導致學生的寫作缺乏素材,偏離生活實際。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學生要么沒得寫,要么寫出來的文章不真實。
(三)教學沒有針對性,以偏概全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他們大多來自不同的小學、初中,從小接受的教育不同,學習語文的基礎不同,因此每個人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就不同。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多數老師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案,而是直接按照自己的方式給學生“灌輸知識”。這種教學方式直接面向每一位學生,完全沒有針對性,違反了“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從而導致了“好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的尷尬局面,影響了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四)缺乏課堂互動,教學太過死板
適當地開展課堂互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然而,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學任務繁重,教師很少開展課堂互動,課堂的教學方式也是千篇一律,因此導致課堂教學太過死板,令學生感到語文課堂教學枯燥乏味,毫無新意,從而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一)開展德育工作,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光是讓學生學習到文化知識,德育教育也是教學的一部分。尤其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稍不注意就會“誤入歧途”。因此,高中階段開展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工作具有其獨特的優勢。因為語文教材本身就是一本關于“品德教育”的書,每一篇課文都是編者經過精心挑選后選入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積極向上的。有的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有的培養學生的處事態 度,有的培養學生的思想認知……
教師應該在授課過程中充分挖掘課文中的德育素材,讓學生不僅學習語文知識,還學到如何做一名“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開展課堂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語文學科感興趣,才愿意主動學習。因此,教師應該積極開展課堂互動,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圍繞某一個話題展開辯論會,學生自愿加入正方或反方,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的故事改編成劇本,在課堂中進行即興表演,讓學生通過表演熟悉課文內容。
(三)開展生活化教學,使語文貼近生活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出“語文即生活”,也就是說語文教學和學生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比如,讓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到敬老院慰問老人,帶領學生參觀革命遺址,給學生觀看愛國教育專題電影等方式,讓學生親自體驗生活,在體驗完之后,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會有所收獲。豐富了學生生活的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寫文章的時候就會得心應手,有感而發,從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四)開展分層教學,“對癥下藥”
由于每一位學生的語文基礎不同,對新知識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就不同,教師可以根據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展開分層教學。包括對教學目標的分層、教學任務的分層、作業布置的分層、考核制度的分層等等,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比如對于語文基礎、理解能力、寫作水平都拔尖的學生,教師就可以為其設定一個較高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提問中問一些比較難的問題,在布置作業時可以多布置一些課本教學無關的拓展任務,充分發揮其學習潛力;對于語文基礎、理解能力、寫作水平各方面比較普通的學生,教師就可以采取鼓勵的形式,鼓勵其上課積極發言、課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點點滴滴做起提高語文成績;對于語文基礎、理解能力、寫作水平各方面均比較落后的學生,就應該從基礎知識抓起,引導這類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記錄課堂筆記,完成課后作業等一系列的基礎教學任務。
三、結語
高中語文不僅在高考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對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有決定性影響。語文基礎教學中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決定了學生今后在工作中的交際能力,語文德育教學中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決定了學生今后的奮斗目標。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語文教學得到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有效地避開“傳統教學”的弊端,發展全新的教學方式。我們要通過課堂教學,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態度、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為祖國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黃秀英.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J].課外閱讀(中旬),2012(9).
[2]歐陽波.新教學策略與傳統教法并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知識窗(教師版),2010(4).
[3]王錦旭.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方法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
[4]錢宏策.關于高中語文閱讀中學生問題意識現狀的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