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旻霞
摘 要:實訓活動是高職院校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的重要環節,關乎學生的職業體驗,是高職學生步入社會的重要銜接。文章分析高職院校學生實訓活動開展現狀,簡述高職院校學生實訓活動的特點,并從建立實訓基地,完善硬件條件,致力于實訓教材開發,提高高職教師的職業技能等方面,對高職院校開展實訓活動的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訓活動;人才培養;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642.4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6-0007-01
高職院校的任務是以社會需求、就業需求為宗旨,著力提高高職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實訓活動是高職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檢驗高職學生專業技能的主要方式,是提升高職學生就業優勢的根本保障。高職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與實際崗位中的專業知識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通過專業實訓活動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學會將所學的知識靈活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之中,才能逐步提高實踐能力。當前,實訓活動在高職院校受到很多的限制,影響了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形成。因此,高職院校要針對相關問題提出對策,有效地開展實訓活動,全面提高高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首先,實訓活動時間不充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高職院校普遍存在輕視實踐教學的現象,導致理論教學地位高于實踐教學。理論知識教學和評價明顯處于主體地位,實踐教學與評價處于從屬地位。這導致實訓活動的教學時間被理論教學所壓縮,極大地影響高職院校專職實踐教學人員的教學積極性,也使高職院校許多教師更愿意教授理論課而不愿去指導實習實訓。其次,實訓教材更新不及時。高職院校實訓教學教材更新緩慢,影響了實訓活動的開展。部分實訓教材缺乏統籌考慮和整體構建,實踐功能缺乏,相關知識點零散,造成學生無法系統地進行專業技能的學習,難以學以致用。實訓教材內容陳舊,跟不上學科發展的速度,導致高職教育缺少與實訓的對接,職業教育特色受到影響。高職學生若缺乏相應的實踐技能,無法順應社會對職業的要求,畢業之后將在人才市場競爭中面臨尷尬。再次,實訓基地不穩定。高職專業課程教學離不開實訓,企業提供實訓機會有利于高職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推動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但一些高職院校過分依賴行業和企業設立的實訓基地,而實訓基地的不穩定,導致實訓活動無法持續開展,極大地削弱實訓活動教學的作用。有些高職院校缺乏建立實訓基地的資金,導致學生缺乏實訓活動場所,影響實踐技能的提高。
首先,實訓活動要豐富多彩,具有真實性、靈活性。多數高職院校的實訓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實訓內容與職業要求難以完全匹配。高職教師常年使用固定的實訓模板,實訓任務、方法和內容常年不變,這種僵化的實訓教學模式阻礙學生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學生在固定的實訓模板中進行實訓必然缺乏靈活的變通能力,而在真實的實踐過程中,問題會層出不窮,這有利于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高職院校應該積極探索,適應行業發展要求,用發展的眼光進行實訓教學,注重實訓活動的豐富多彩,注重實訓活動的真實性、靈活性。其次,實訓活動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高職院校要重視實訓活動的設置,以學生的接受程度來安排下一次的實訓課程,一次次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而現有的實訓活動有時忽視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只是按照自己的慣性思維安排實訓活動,忽略學生的執行力,很少考慮實訓活動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沒有以學生能力為依據制訂實訓計劃,實訓效果不太理想。
首先,建立實訓基地,完善硬件條件。高職院校實訓教育的發展需要一定的基礎性條件,這也是高職院校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及特色所在。對于高職院校來說,硬件條件的完備是提升職業教育水準的關鍵。校內實訓基地的建立可以為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和訓練提供固定場所和專業環境,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加快完善基礎設施,為學生提供適應職業要求的實訓環境,提高高職學生職業技能。其次,致力于實訓教材開發。實訓教材開發是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性工作,要做好實訓教材的開發,就需要保證教材全面反映最新的知識技術,對職業教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要注重吸納行業專家和一線技術人員參與教材內容的制定,彌補學校專業教師的知識空白和經驗盲區,最大限度地滿足實訓教學的需要。再次,提高高職教師的職業技能。高職院校要充分重視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教育觀念,使之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技能。要為高職教師創造更多的實踐與培訓機會,讓他們定期進入行業企業進行鍛煉,了解一線行業知識,更新知識結構,提升綜合素質,以便為學生傳授更加先進的知識技術,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微.高職院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遼寧高職學報,2018(09).
[2]賴少坤.高職院校學生活動開展的現狀和對策[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
[3]樊翠娟,李志軍.工學結合下高職課堂實訓教學設計探討與實踐[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