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武 賈登山
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下,語文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對語文資源開發的活動。本文通過分析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旨在探究出科學的教學方法,通過課堂導入、發掘知識素材,促進學生提高綜合素質。
關鍵詞:語文;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2-006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052
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在學生的身心發展過程中,會面臨多種心理問題,語文學科中富含豐富的心理教學資源,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利用語文學科特有的性質,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文化水平共同發展。
(一)利于學生個性發展
初中語文學科特點是形象、生動、教育性強,其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不謀而合,因此,通過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巨大優勢。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可為教師提供全新角度,對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有重新認識,利于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對其進行引導和教育,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二)發揮語文科目教育作用
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還可充分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其智力的發展,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預防其產生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和語文學科在教學方向上存在多種共同點,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學可實現語文的教育作用最大化。
(一)合理導入課堂內容
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中,課堂導入非常關鍵,其是否生動以及符合教學主題可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重要影響。中國有句俗語“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預示了在課前的合理導入,對導入內容中存在的心理健康知識充分發掘,是將其融入到語文教學中的前提條件。因此,教師在設計導入內容時,既要符合教材中心內容,又要使用豐富的語言,將學生快速引入到學習氛圍之中。為更好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目標,教師應在授課前做好準備,精心設計導入內容,豐富語文課堂內容,通過語文教材,發掘其中蘊涵的育人道理,用真實的語言向學生明確文章傳遞的情感,從而實現育人目的。
例如,在講解《背影》這一課時,通過作者遠行,父親去送他,并為其買橘子,簡單的故事情節,體會出父親對孩子的無私的愛。通過對這篇文章中心思想的分析,可向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時刻被父母的愛包圍著,并且父母一直在為自己默默付出,教育學生懂得體諒父母、感恩父母。
為實現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各種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情節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同時配備感人的背景音樂,通過連續的故事情節,動人的背景音樂,使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受到沖擊,震撼其心靈,通過多媒體的應用,將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學生心中,實現教學目的。
(二)挖掘知識素材
受應試制度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重視知識內容,忽略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健康教育,導致當今大部分中學生心理出現思想偏差,對社會冷漠、缺乏人文精神。因此,教師應意識到在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培養出更多品學兼優的中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教材文章也不失為教師培養學生學習和人品的重要材料。教材中的文章包含各種感人故事、哲理故事、勵志故事等,無論是哪個類型的文章,傳遞的都是積極的能量。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文章作者具備的優秀品質,將其中表達的價值觀傳遞給學生。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除了向學生講解文章內容之外,還應適當進行擴展教學。當前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材中,有多篇文章是魯迅先生的作品。在教學時,教師應重點介紹作者在當時的創作意圖,與當時中國的環境息息相關。教師還應向學生介紹魯迅先生的特點,其是有擔當和責任感的人,并且為了喚醒當時處于麻木不仁狀態中的中國人,毅然選擇棄醫從文的道路,用自身的作品喚醒人們的愛國情懷。
通過擴展教學,讓學生以魯迅先生為榜樣,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與自身面臨的困難作斗爭,形成堅毅的品質,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并鼓勵學生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通過在語文教學中充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利于學生個性發展,充分發揮語文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合理導入課堂內容,同時深度挖掘教材內部的知識素材,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高其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成武軍.淺談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語文教學之友,2016(1).
[2]王越.為學生打開心靈的一扇窗——淺談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40).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張開武(1972.8— ),男,漢族,甘肅古浪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語文教學和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賈登山(1982.10— ),男,漢族,甘肅古浪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和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