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群
摘要:上市公司對外傳遞財務信息的重要方式就是財務報告,既包含財務報表,又包含附注以及其他財務報告等。因為財務報表的信息容量有限,表外信息在整個財務報告體系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討論我國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出現的難題,以及怎樣健全表外信息技露提出了相關策略。
關鍵詞:公司財務報告表;表外信息披露;問題;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9)018-0212-02
一、表外信息披露簡述
(一)表外信息含義。表外信息是指提供方不可以或者不方便在法定會計報表中體現的,但它能夠幫助報表使用者全面、精確地了解會計報表的內容、財務狀況以及將來的發展走向。因為表外信息的作用使得會計報表得到了補充以及說明。表外信息的特征就是從屬性以及說明性,它不局限于固定的表格、方法比較靈活,且內容也比較豐富。
(二)表外信息的主要內容
1.強行揭露表外信息。可想而知就是在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下,信息一定要予以披露。大致有:公司狀況、財務會計報告及管理狀況、財務報表批注、審計報告、董事、監事以及持股的高級管理人員的介紹等。
2.自愿披露的表外信息。換個意思就是說,上市公司可以披露信息,也可以選擇不披露信息。主要有利潤預估信息,管理目標和規劃,環境愛護報告以及社會責任報告等。
(三)表外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則
1.信度原則。不管披露的表外信息的內容如何,以及形式如何,都要保證信息的正確完整性。
2.相關性原則。也就是說會計信息是和信息使用者要解決的問題是有關的,主要是為了方便使用者所做的決定。
3.重要性原則。信息披露應有所側重點,對那些重大事項以及會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進行詳細的披露。
4.完整披露原則。全方位的披露信息,會使得信息使用者更加詳細的了解公司的狀況。
5.合法性原則。準備財務報告時,上市公司要遵守法律法規。有關會計人員不管何時都不能違反職業道德,不得披露不真實的信息。
6.可理解性原則。會計信息要使得使用者都能理解,也就是信息必須簡潔明了和易于理解。
二、我國上市公司披露財務報告表外信息的原因
(一)上市公司披露表外信息的內在原因
1.反映公司的價值,樹立良好的榜樣。判斷一家公司運作狀況的好壞,通常是以公司的價值進行評估的,提高公司價值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樹立良好的榜樣。在市場上,對于投資者來說,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是十分關鍵的。因此,從上市公司層面考慮,不管業務狀況如何,都要積極披露信息,有必要時可向外界發出信號。
2.再融資的重要性。上市公司大多有具備強烈的融資愿望,但再融資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既包含基礎的硬指標,還需要公司改善市場形象、提高股價以獲得再融資的資格。因此,上市公司可以披露表外信息的方式來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達到再融資的目的。
(二)上市公司表外信息披露的外在原因
1.投資者需要表外信息。對于投資者而言,表外信息對于他們來說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進行投資決策時只是依靠基本財務報表是不夠的,投資者還要掌握更多的信息。表外信息既可以體現上市公司以往的交易狀況以及有關事宜,還可以洞察當前以及未來的狀況。投資者可運用全面準確的表外信息來做出正確的投資決定。
2.債權人非常注重表外信息。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以及債權的保障程度是債權人最注重的兩個問題。債權人能夠充分利用表外信息,充分了了解上市公司的運營狀況以及所要應對的財務風險,從而實現既能確保自己的利益,又能做出正確投資決定的雙重效果。
3.中介機關需要表外信息。為了能樣顧客體驗到全方位的服務以及做出準確、適宜的決定,中介機構需要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信息要做到全面、真實以及準確;信息范圍要包含內部信息,還要包含外部信息;從信息發布的層面考慮,不僅要有過去和現在的信息,還要有往后的信息。為了能夠詳細的了解這一信息,它與上市公司披露的表外信息緊密相關。
三、我國上市公司披露財務報告表外信息存在的問題
(一)表外信息質量不達標。投資者最注重的因素之一就是表外信息的質量,倘若信息并不真實準確,那么對于投資者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也不可以獲得有用的信息,但情況往往不是這樣的。目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信息在質量方面上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
1.表外信息內容不精確。表內信息的范圍限制使得上市公司有機可乘,他們會利用表外信息來掩蓋虛假信息。上市公司利用到的方式大概有:一,利用關聯方交易提高盈利額。二,在會計政策漏洞的背景下提高盈利額。在目前階段的會計模式下,上市公司在會計政策方面上還是有一定的自主權。因此,上市公司在確認收益時,是有很多的空間可進行操控的。
2.表外信息披露不及時。上市公司可能會運用時間差來調換利益,不告知真實狀況。就比如本期的業務應該在本期披露,但因各種原因導致在本期中無法得到披露,而是在下一期或者有需要時才進行披露。
3.表外信息披露不充分。第一,重大事項得不到全面的披露。很多上市公司在披露和商業秘密相關的信息時,都只是進行粗略的說明。第二,分部信息披露不充分。即使中國的會計準則已經和國際接軌,但在分部的內容以及方式的規定上還比較單一。此外,分部報告也只是作為計劃的損益表,信息沒有可比性,上市公司能夠運用控制分部信息的方式來體現客觀的前景,比如隱藏不良績效管理領域,將之與業務績效良好的區域匯進行體現等。
(二)表外信息披露沒有規范可言。雖然在規范表外信息披露、提升表外信息的質量方面上有很多的政策,也有一定的成效,但表外信息的披露還是得不到完全的規范化。
1.披露方法沒有規范化。表外信息能夠健全表內信息,內容較繁雜,涉及的內容也比較廣泛,都導致了表外信息的披露形式復雜化,包含披露方式以及披露時間的多變。在披露財務報告時也可以披露一些不重要的事項,但在遇到重大事項時,就要在其發生之時就馬上給予披露。
2.披露內容沒有規范化。在當前階段,我國法律法規在財務報表附注以及財務狀況說明書方面上是有明文規定的,但依舊存在有許多重要的部分沒能得到明確的法律法規的約束。其一,缺少對真實信息的解釋。其二,披露信息不完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無形資產的地位越來越高。現階段,我國的相關政策要求披露專利權以及商標權,一些較高價值的無形資產還沒有得到披露,例如人力資源,客戶關系以及網絡資產等,這違反了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原則,這會導致信息用戶得不到正確的判斷。
3.自主披露表外信息的積極性不高。表外信息披露有強制披露以及自愿披露兩種方式,自愿披露處在二級位置。在我國,上市公司主動披露表外信息的積極性較低,大多數公司是迫于公眾要求才進行披露的,并不是自愿的進行披露。倘若信息披露不當會造成上市公司卷入訴訟,這樣一來,信息披露就不可以體現其真正的作用了,會給信息使用者帶來錯誤的認知。所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比較被動,主動披露信息的積極性不高。
4.有關機構監督力度不夠。證券監管系統會公開批評那些違規的上市公司,但這樣的處罰方式并不會給上市公司帶去預警效果。相反,它容忍上市公司非法披露財務信息的行為。在表外信息披露的質量管理上,會計師事務所同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會計師事務所是否能夠發揮作用是取決于上市公司的決定的,他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律師事務所的獨立性,導致其不能很好的發揮監管作用。
四、解決表外信息披露問題的有關策略
(一)提升表外信息的質量。第一,要制定健全的評價體系,全面、仔細、合理地評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狀況,按照既定的評價體系按時對所有上市公司進行公平評估。第二,縮短信息披露時間,提高信息披露的速度。及時性這一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對信息披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第三,相關部門應明確重要事項的內容及邊界,使得財務報告信息得到充分的披露。
(二)健全表外信息披露標準體系。首先,明確表外信息披露的內容。主要有相關政策、預估性信息以及支持信息。其次,表外信息披露的寫作要求必須進行規范化。表外信息的表述要有確切的意圖,方法也應科學合理,使報告使用者一眼明了。
(三)建立和完善信息自愿披露的激勵約束體系。建立激勵約束體系,能使得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內容越發完善、健全。就比如,如果公司的指定價值包括市場占有率,投資新產品開發等,上市公司主動披露信息的積極性將會增高。
(四)制定表外信息披露的外部監管制度。要注重中介機構和媒體的監管作用,證券分析機構在規范上市公司表外信息質量方面上也有著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媒體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它能充分的運用自身的特殊性,將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化,既有助于政府的監督,也有助于維護投資者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