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文
摘 要:冶金行業作為國家支柱型產業,在國民經濟當中占據著主導位置。而冶金企業在生產制造過程中,由于生產工藝復雜、生產流程繁瑣、生產工序多樣,導致安全風險指數較高。近年來,關于冶金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的真實案例頻頻見諸于各個媒體,這也給國內諸多冶金企業敲響了警鐘。基于此,本文結合冶金企業存在安全隱患的生產工序及區域,圍繞進一步優化企業安全管理模式以規避安全風險展開論述。
關鍵詞:冶金企業;安全管理模式;思考
科技進步給冶金行業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不僅給冶金企業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益,同時也降低了生產事故率。但是,冶金行業涉及到煉鋼、煉鐵、軋鋼、焦化等工業生產步驟,潛在的安全風險難于控制,而在冶煉過程中,添加的催化劑往往具有易燃易爆和毒性,因此,冶金企業應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為企業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一、冶金企業的危險源識別
對于冶金企業而言,危險源無處不在,主要包括:在鋼水、鐵水與液渣吊運影響區域內設置會議室 、活動室、更衣室或者休息室;吊運鐵水、鋼水與液渣的起重機與冶金起重機的標準要求不相符,對龍門鉤橫梁、耳軸銷、吊鉤、鋼絲繩及端頭固定零件未進行定期檢查;對于盛裝鋼水、鐵水以及液渣的容器耳軸未進行定期探傷檢測;冶煉、精煉區域內的安全坑道內以及熔體噴濺、泄漏影響范圍內存在積水,或者堆放易燃易爆危險品,金屬鍛造、澆鑄流程未設置鋼水罐、鐵水罐、溢流槽等高溫熔融金屬緊急排入與應急儲存設施;對于容易出腐蝕、開裂、破損的爐、窯、槽、罐類等設備本體及附屬設施未定期檢查,甚至對處于報廢狀態的設備仍然繼續使用;氧槍等水冷元件未配置出水溫度與進出水流量差檢測、報警裝置,未與爐體傾動、氧氣開閉等聯鎖;煤氣柜的設置位置不符合規定,一些附屬設備未按要求配置防爆型設備,煤氣柜頂端未設置防雷裝置;缺失一氧化碳的監測報警裝置以煤氣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處,未設置可靠的切斷裝置。
二、冶金企業安全管理模式內容
(一)精細化管理,清除危險源
針對上述冶金企業的危險源,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應積極做好危險源的辨識工作,針對危險工序、危險部位、危險區域,準確識別出一類和二類危險源。一類危險源特指意外釋放的能量,二類危險源特指危險物質。這兩類危險源貫穿于冶金企業設計、生產、安裝、調試的運營全過程。因此,針對第一類危險源,企業應積極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以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針對第二類危險源主要是抓現場管理、抓一線人員的安全意識、抓企業的管理機制,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1]。各級管理人員應將安全管理輻射到每一道生產工序,具體到每一個工作節點,樹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防范意識,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二)完善遠程監控機制,實時關注生產動態
目前,多數冶金企業已經實現了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尤其針對安全管理工作,冶金企業陸續建立了安全信息網絡,結合信息技術,企業應進一步完善遠程監控機制,對生產加工的動態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實時追蹤、實時互動,如果發現事故隱患或者人為違規現象,企業應根據安全應急預案,及時排查事故隱患,及時對生產作業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并通過二次技術交底、安全交底的方式,使作業人員認清安全生產的重要性。
(三)強化三級安全管理意識,注重安全管理績效考核
以企業級、車間級、班組級為主要內容的三級安全管理機制雖然是傳統的安全管理模式,但是在現代企業安全管理過程中,三級安全管理機制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冶金企業的各個行政管理部門、各個生產車間、各個生產班組必須明確安全管理職責,將職責權限落實到人頭,逐級將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做實。此外,冶金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應將安全績效考核的內容納入其中,將安全生產零事故的企業安全指標轉化為安全管理量化評價的方式,使各級管理人員具備卓越的制度執行力和積極的參與熱情,以實現企業的安全生產目標指標。
(四)推進班組安全機制建設進程,進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培訓力度
生產班組作為冶金企業的主力大軍,與企業危險源接觸的頻率最高,因此,企業應以各個班組為安全管理核心,針對班組的工作內容,涉及到的危險源進行分析、整理,作為制訂班組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據。細化安全制度條款,擴充安全制度的輻射范圍,以安全生產責任制度為參照大綱,制訂班組安全巡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生產設備設施安全操作規程以及安全管理獎懲制度等。企業每年應至少舉辦一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并將班組成員作為重點培訓教育對象,在灌輸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時,以真實的安全事故案例作為切入點,給一線班組的每一個成員敲響安全警鐘,使其樹立“安生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理念。
(五)提升應急反應能力,定期開展應急演練
冶金企業應針對識別出的危險源制訂可行的《應急預案》以及《應急演練預案》,并對預案進行深入系統學習,以提升各級管理人員與生產作業人員的應急反應能力,熟練掌握作業區域內的風險因素,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夠冷靜應對、及時處理,并第一時間向上級主管領導匯報。利用多媒介投影設備播放冶金企業的安全事故案例,通過案例學習,對案例中的事故原因進行分析,汲取經驗教訓,強化安全意識[2]。根據企業安全管理制度規定,企業應定期開展應急演練,了解和掌握應急救援的基本知識,通過現場演練提升一線員工的應急處理能力與協同能力,同時根據演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修訂《應急預案》。
(六)線上線下互動,聽取合理化建議
隨著現代化企業經營理念、管理理念的逐步落實,冶金企業應充分利用現代化電子設備,開展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比如移動客戶端、微博、微信、QQ等,都可以作為宣傳安全管理常識的平臺。安全管理人員應借助于微信群或者微信公眾號,與生產作業人員針對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深入敞開式交流,聽取一線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借鑒和采納合理化建議,用于安全隱患的治理和整改工作,以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結束語:
安全管理工作是冶金企業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級管理人員與基層生產作業人員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高效利用信息技術,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全方位、網絡化、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夯實冶金企業的安全管理根基,促進企業健康、和諧、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付英雙.新時期冶金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模式改進[J].現代企業文化,2019(2):68.
[2]周玉煉.冶金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探討[J].低碳世界,2019,9(2):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