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昱琳
摘 要:幼兒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幼兒期的身心健康對其一生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近年來,我國早教市場的大熱成為社會經濟文化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大城市中民辦幼兒園的風生水起是推動早教市場不斷發展的主力軍。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豐富幼兒的健康知識,教給幼兒促進和保持健康的方法行為,從而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體育鍛煉習慣。 本文著重接受體育活動對于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作用及影響,因為體育活動是幼兒園常見的日常教學活動模式,不但能夠保證幼兒的正常發育、增強幼兒的體質,還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這一方面的意義甚至超過了體育活動本身的價值。另外,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視,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有利于幼兒身心和諧的發展。因此,健康教育系統的滲透在幼兒園教育中,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幼兒的發展需要,更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
關鍵詞:幼兒教育 體育活動 身心健康發展 兒童身心發展規律
引言;幼兒正處于思維觀念發展形成的初級階段,是培養其和諧身心發展的最主要時期。那么在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的目的是什么?一是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促進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增強幼兒的體質;二是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在發展基本動作同時,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幼兒身心健康,促進幼兒全面發展。體育活動作為現代幼兒園常見的教學活動內容,必然應該將身心發展的相關內涵滲透進入其中,以此實現對幼兒身心發展的培養。對此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合理設計體育活動內容,切實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為達到這個目的,老師們要充分認識和挖掘體育活動的多種活動模式,合理地組織幼兒開展體育活動,提高體育活動的質量,更好地發揮體育活動的教育作用。
一、在體育活動中合理使用音樂,有利于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提高體育活動的質量在幼兒園結合音樂開展體育活動,使幼兒對體能鍛煉產生興趣,減弱不參與體育活動的抵制力,讓每個幼兒的身心都得到發展。目前,幼兒園使用音樂進行體育活動較為普遍的是在基本體操方面,在體育游戲中使用音樂對提高活動質量也有著積極的作用。在組織幼兒開展體育游戲時適當使用音樂,對提高體育活動的質量有著促進作用。但是,在體育活動中使用音樂要做到合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應注意以下三點:
1.使用的時間要恰當。在老師講解示范時,幼兒未清楚基本動作時,不宜使用,應待幼兒明確基本動作后,在游戲的練習,鞏固階段使用。o音樂的節奏要符合游戲的性質。練習跑、跳或競賽性的游戲應選擇節奏明快、活潑,氣氛比較熱烈、激昂的音樂,例如Disco、進行曲等;練習在平衡木上走則選擇較為抒情,節奏比較平穩的音樂為宜,這對舒緩幼兒緊張的心情有一定調節作用。音量的大小要適宜,一般以聽到的中等音量為宜。
2..合理應用音樂,激發幼兒興趣
隨著現代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營造良好的活動環境也變得非常方便。因此,在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合理使用音樂,塑造陽光、向上、積極、活潑的活動環境。如
此,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更加主動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來。另一方面,能夠對學生形成心理暗示,激發學生的自信心,達到更好的身心培養目的。在音樂的選擇方面,不可
以隨意地播放兒歌,一旦音樂的節奏與活動的內容形式不符合,不但不會激發學生的興趣,甚至會造成活動的混亂,起到相反的效果。對此,教師在應用音樂時,應該結合活動的基本內
容,選擇恰當的音樂,以此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實現更好的活動目的。
3.通過開展體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增進幼兒身心健康,促進幼兒全面發展體育活動以促進幼兒的身體發育,增強幼兒的體為主要目的,但它同樣具有滿足幼兒模仿、運動、娛樂、交往、表現、競爭、審美等多種需要,促進幼兒智力、個性品德、審美情趣、交往能力等心理發展的功能。老師要善于通過體育活動,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心理健康發展對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方法
1.創建和諧的心理環境
為了使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我們必須為幼兒創造健康的教育環境,使幼兒在這種環境中充分發展潛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幼兒教育是孩子成長路上的起步階段,有個好的開始能減少孩子在以后在生活過程中走的彎路。
創造一個能激發積極社會情感的充分愛心和關切的環境。在師生之間,只有建立了和諧,親切,友好尊重,充滿社會情感的關系,才能使幼兒樂意接受教師的要求和指導,敞開心扉的自然表達心理動態和全部智能,并且擴展為良好的同伴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教師及時的與幼兒進行溝通,這種師生間的溝通,能縮短老師和孩子間的距離,加深師生間的了解,在溝通中,幼兒能夠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注,尊重,使幼兒有一種被重視感,并有一種充分的接納感,感到自己為教師所關心,喜愛,從而得到一種安全的愉快的情緒體驗。這種積極地情緒體驗,有助于幼兒保持活潑,開朗的情緒,增強對教師的喜愛和信任,樂于接受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同時,幼兒在與教師的溝通中,向教師傳遞他的情緒,情感,使教師能夠及時的了解幼兒的需要,給予適宜的指導與幫助,教師與幼兒能建立起積極的相互信任,尊重的關系,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
2.構建和諧的生態環境
兒童的生態環境首先是,家庭環境,這是兒童生存發展的最重要的基地。家庭變化中對兒童發展影響較大的主要有:家庭結構的變化,家庭居住條件和環境的變化,家庭生活水平的變化等。改革開放使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家庭電視的普及率極高,兒童與電視的關系密切,使當今兒童的發展明顯的受到傳播媒介影響。一方面兒童的知識量,信息量劇增,事業空前擴展,對快速變動的影響反應很快,對形狀,符號,數字等的接觸比過去的兒童多的多:而另一方面,直接積累經驗,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越來越少,戶外游戲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少,翻閱圖書的興趣越來越小;。隨之而且兒童的語言發展,交往能力發展等也受到不良影響。除了家庭環境的變化之外,兒童生活與其中的社會環境也與過去大相徑庭。特別是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生活方式,娛樂方式的變化給兒童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由于今天的兒童過早地接觸到一些其小小年齡本不該接觸的東西,如成人電視節目中、,電子游戲中、,廣告中,家長談話中關于金錢、官位、物質享受等等的影響,使幼兒社會性發展中出現了不少過去沒有的問題。另外,社會上對高學歷,高薪酬過分追求的熱浪正通過急功近利,望子成龍的家長沖向幼兒,并對幼兒園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結語:眾所周知,當今的幼兒都是以后的希望。啟蒙時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初步培養對其一生的走向影響深遠。游戲教育能促進幼兒的社會性化作用,它需要我們每個幼教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的追求,并樹立目標意識,樹立游戲的新觀念,樹立幼兒游戲的權利觀,樹立幼兒游戲的教育觀,樹立幼兒游戲的發展觀。對此,應該合理發揮體育活動對幼兒身心發展的積極促進意義,立足創新的角度,科學的設計體育活動,在養成幼兒良好活動習慣的同時,促進其身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璐. 幼兒身體素質操的創編與實驗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5(08)
[2] 吳小珠 培養幼兒的身心全面發展[J]. 學前教育,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