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力
【摘要】最近幾年來,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現在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但不可避免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依然有遺留問題,實際的課堂效率提升不明顯,到底如何加強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并在此基礎上,不降低教學質量已經成為當下教育界研究的焦點問題之一.在此背景下,教師應在保證高效課堂任務的同時應該如何創新優化現有的教學方法與內容?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式;創新優化
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在制訂教學方案的過程中主要是依據教材,而在這其中有些教師在課堂上過于的依賴教材,直接把教材中舉例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毫無興致,久而久之認為數學是一門枯燥無趣的課程.由此,作為教師應該在教學中以教材為基礎,優化教學內容,創新目前的教學方法,是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調動學生積極性,為今后打下牢固基礎.
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現今教材在教學當中應該扮演輔助角色,雖然其中的內容一般來說都是固定的,但學生之間的學習特點是各不相同的,這就要求作為初中的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生的時候對教材適當運用即可,如果以教材為主要部分會使得課堂的氣氛變得“鴉雀無聲”,枯燥無趣,影響學生的參與度.教師要在了解學生基本情況后與教材進行有效結合,使新的教學計劃符合學生特征.在教學中同時應該注重與學生的互動,一般情況下教學課堂,教學成果的好壞與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傳授方式,的學生的引導方式都密不可分,教師在課前備課的時候應考慮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究竟如何,具體的思維方式怎么樣?通過對問題的設定和教學內內容的實時優化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成為動態語言,教師在教學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既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情況又方便教師發現學生的優缺點,為今后的教學方式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例如,在教師對學生教學“特殊四邊形”講解當中,教師首先通過多媒體將一些生活常用的實物展示給學生看,幫助學生對“特殊四邊形”有個初步理解,然后再結合教材給學生將本節課的重點知識點,學生在這個學習的過程做到了主動思考,并且發現了一些自然規律,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明顯進步.
二、趣味原則,激發學生作業興趣
有趣味性的作業既能幫助學生對該學科產生興趣,又能使得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在教師平常給學生布置教學任務的時候盡量選取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主題,將數學內容相應地加入游戲或者故事,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從而幫助學生做數學作業的時候更積極主動.在日常教學生活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在安排好學生的作業后,放手讓學生自身大膽去做,答案都不是唯一的,激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潛能.
舉例來說,在教師為學生布置教學任務“比的有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在課前首先給學生講了一個“阿凡提分馬”的故事,幫助學生去了解“比”的大概含義是怎么樣的,之后要求學生嘗試去求答案.“在很久之前有那么一個廣闊的草原,有一個非常富有的商人,他有一只價值連城的馬,可是商人生病不久之后離開人世,留下遺囑說將這些馬匹留給兒子,其中大兒子可以分得12,二兒子可以獲得其中的14,最小的兒子獲得16,”教師問學生應該如何分配?因為阿凡提的是學生熟悉的動畫形象,所以故事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聽過問題后都陷入了沉思,但是都沒有正確的答案,教師把阿凡提的做法講給學生聽:他把自己常常騎的那匹馬也加入其中,于是乎老大獲得了六匹馬,老二獲得了三匹馬,最小的兒子獲得了兩匹馬,最后剩的依然是阿凡提自己的愛馬.學生聽過阿凡提的答案后茅塞頓開,其實這三個兒子的分馬比例和達不到單位“1”.通過學生感興趣的題目訓練,學生感受到分配整體的必要性,對分配知識的認識進一步加深,學習熱情提高.
三、創新教學成果評價
教師對學生教學應該以初中數學教學目標為基礎,優化教學內容組合方式,創新教學方法,深入挖掘教材知識內容,使數學課堂變得豐富多彩,為教學效果增強打下堅實的基礎.教育數學知識其中重要的學生教會學習數學應該具備的正確思維方式,這為學生帶來的正面影響遠遠超過教育數學知識,對初中的年齡段學生來說是有形象思維轉化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出現頻率最高的問題是缺乏逐漸主動性,教師在這個階段能夠通過正確的檢驗方法將起到重要作用.對實際教學結果的檢驗,不應是以往的評價機制,僅僅通過考試最后的分數來檢驗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應結合學生對數學的不同創造性思維進行相應的引導,出一些考查學生邏輯思維與創造能力的問題,發展學生在數學方面的邏輯思維以及創造思維.教師對有關的評級機制如何制訂,應該以幫助學生能力的提升為目標,鍛煉學生在今后的學生生活中更加主動的對身邊的人事物快速做出判斷,結合自身能力發現自身問題,并且能夠不斷地優化自身.
例如,在學生學習“勾股定理”的有關知識時,問題是說:直角三角形的兩個質變長度分別是三厘米和四厘米究竟斜邊的長度應該是多少?學生先自身研究問題,而后教師對問題通過邏輯性方法講解,不說答案,之后學生通過教師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去解答很快得到答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帶著疑問聽教師的講解,對教師傳授的思維方式印象深刻,培養學生在日后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四、結 語
總而言之,在教學中教師應優化教材內容后再通過實際的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并在這個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的學習以及更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建國.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5(22):47,36.
[2]李志麗.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7(35):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