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海婷
【摘要】數學能夠鍛煉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讓一個人變得嚴謹.小學生正處在數學教育的啟蒙階段,因此,采取一種適合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教學模式非常重要.情境式教學適合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這對小學生理解數學問題非常有效.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教學方法
顧名思義,情境式教學就是將生活中的實例引入數學課堂中,讓數學問題轉化成生活中的問題,使小學生能夠在自己的能力基礎上對問題進行理解.在課上教師創設的有效的數學情境能夠幫助學生擺脫枯燥,對解決數學問題產生興趣集中注意力,達到讓學生“入門”的目的.下面將對如何實現情境式教學提出筆者的幾點看法.
一、結合學生能力,構建教學情境
小學教學有著一定特殊性,受小學生年齡和理解力的限制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的語言、方法、活動都要適合小學生.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采用通俗的、有趣味性的語言來向學生說明,確保學生能夠明白自己的意思且被教師的話所吸引.這是開展情境式教學的基本保證.
教師可以自己設想一個故事情境來引入教學內容,比如,在給學生引入平年和閏年的概念的時候就可以這樣創設情境:一次認識新同學的過程中,小明結識了一個新的同學叫小紅,小明很高興認識這個新同學并且詢問了她的生日,結果小紅卻說自己是2月29日,小明想:“2月份只有28天呀!為什么她會是29號的生日呢?”聰明的你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嗎?這樣教師通過一個簡單的故事就能給學生創設情境,同時也向學生提出了問題,激發了學生求知熱情,在下面教師對該知識的講授就會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在歡樂中掌握新知識.
二、興趣作為導向,展示數學魅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階段學生很容易被自己喜歡的東西所吸引進而產生興趣進行探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激趣,讓學生融入自己所喜歡的情境中,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欲望讓課堂教學能夠順利進行下去.
九九乘法表是每個小學生都要熟記的東西,是學生以后開展各種算數的基本知識.然而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都只是讓學生機械性地記憶,甚至讓學生抄寫,這是非常不科學的.讓學生真正學會乘法表就要讓他們真正去運用.教師在此過程中就可以創設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來讓學生明白乘法表的重要性.比如,用現在學生都感興趣的熊出沒來引導學生:一天,森林里面果子大豐收,每個小動物都拿出自己最喜歡的水果來和大家分享,最后熊大熊二總共拿到了18個蘋果,24個鴨梨、72根香蕉和81顆李子,水果很多但是如何很快地計算出6個小動物每個人各拿幾個不同的水果呢?這可讓他們犯了難,它們從森林寫信請教你們,你們能運用乘法表知識來幫他們解決嗎?這樣設置情境利用他們都喜歡的動畫人物來讓他們對問題產生興趣,將數字問題具體到實物,化抽象為具體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這樣學生會更加自主地學習乘法表來解決問題,課堂氛圍也得到了活躍,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也讓學生擁有成就感,領會到數學的魅力,更加輕松地學會數學知識.
三、結合競爭意識,鍛煉學生能力
適當地激勵和競爭能幫助學生進步,在教學中加入趣味競爭情境并配合一定的獎勵機制,抓住學生的好勝心理能讓學生更扎實地掌握知識,鍛煉動手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競賽情境,從數學實際出發讓學生親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比如,在講授質量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帶來一些超市實物,給同學們介紹上面所標注的g和kg的含義,之后給學生提供一些黃豆和天平讓同學們結組測量一顆黃豆的質量,看哪個組更快更準確.在這個過程中小組有人數、有人稱、有人做除法求質量,既能讓同學們積極合作也能讓其多知識并用,增強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一舉多得.
四、抓住心理特點,幫助學生提問
在教學中,學生能提問、會提問往往能夠證明其對該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幫助學生養成愛問問題的好習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同時教師也要學會向學生提出反問讓其思考其中的道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意創設讓學生發問的情境,課程講完一個環節要留出時間來給學生思考提問.比如,講到“對稱”時,教師肯定要讓學生具有對稱軸的思想,上課時教師可以發給學生每人一張長方形白紙讓他們折成相等的、對稱的兩部分,使學生通過實物體會到對稱的概念,教師要自己用一張紙折出很像對稱但卻不是對稱的圖形(比如,折兩個對角)向學生提問這是不是對稱的兩部分,最后根據學生回答和提問給出答案.再比如,講分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問有什么辦法可以表示一個組合整體的某個或某幾個部分,進而引出分數的概念.教師的反問和學生的提問是讓學生深度思考的重要環節.
總之,配合各種情境來引出數學概念是讓學生走進數學熱愛數學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要發揮情境教學優勢,使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明白學習數學的目的,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為以后的更深層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郭軍輝.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情境的創設[J].學周刊,2016(36):41-42.
[2]姜立剛.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課堂結構重建[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