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
摘 要:固定資產在國有企業運營發展中屬于重要基礎,在國有企業管理工作中,充分做好固定資產的實物管理工作,能夠避免國有資產出現資產流失問題,并促進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和增值,對推動國有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為了充分做好國有企業的固定資產實物管理工作,本文細化探究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實物管理的現狀,針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對應強化措施。
關鍵詞:國有企業 ?固定資產 ?實物管理 ?強化措施
一、前言
近年來,國有企業快速發展,企業內的固定資產數量和種類也持續增加,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固定資產實物管理難度。而目前國有企業在對固定資產實現實物管理過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實物資產利用率相對較低,且存在賬實不符問題,難以滿足新時期對國有企業實物管理要求。基于此,有必要對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實物管理的強化措施進行深入探究,為有關管理部門和管理者提供一定參考。
二、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實物管理現狀
(一)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國有企業基本上都比較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并且針對固定資產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不過針對實物管理卻沒有制定詳盡、完善的制度,或者只是針對資產實物管理列舉了一些簡單的規定和條例。在此背景下,固定資產實物日常管理,就缺乏必要依據和指導,導致實際管理工作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還有,在固定資產實物管理的制度中只規定報廢處置程序,無報廢處置時限規定,再因國有企業報廢處置手續煩雜,導致還有利用價值的資產長期掛賬,實物閑置,價值逐漸降低甚至歸零。另外,沒有針對實物管理方面制定相關獎懲措施,這種無人問責狀況經常出現管理隨意、不予管理直接編造數據或理由就草率的完結工作。在此環境下,管理人員缺乏工作積極性,很多管理問題也不積極提出和改進,導致國有企業資產面臨嚴重的流失風險。
(二)固定資產實際利用率較低
當前很多國有企業在對固定資產實物管理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費問題,且資產利用率相對較低。一些部門在提出固定資產使用需求的時候,其上報的購置需求存在較大盲目性和隨意性,過于追求貴、新和全。同時,固定資產實物管理部門盲目審批,沒有結合企業實際資產管理現狀進行全面評估和分析,對企業現有的閑置資產不加強規劃與再利用,存在重復購置固定資產問題,不僅大量的占用企業資金,還導致企業擁有更多閑置資產,浪費資金資源。
(三)固定資產存在賬實不符問題
目前很多國有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管理部門沒有充分做好固定資產的登記工作,導致固定資產臺賬比較混亂浮于形式,難以發揮實效。同時,在對固定資產進行技術更新操作之后,其使用狀況、數量以及價格等參數變化后,或者集團下屬企業相互之間調動使用資產后,實物管理部門未及時結合資產變動情況辦理相關變動手續,這將導致財務部門不能及時獲得信息反饋,在年底清查時,才會發現實物情況和賬面資產信息不相符。再有,使用部門在實際操作中沒有及時進行維護、保養及檢修,導致提前報廢。使用部門又沒有及時將相關情況上報至財務部及管理部門,甚至私自變賣或者遺棄固定資產,年底清查時,才發現存在賬實不符問題。另外,存在實物管理監管不嚴重,盤點不細致,實物盤點流于形式,部分固定資產丟失或損毀未能及查清,致使賬實不符問題得不到及時發現。
三、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實物管理的強化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固定資產實物管理制度
國有企業要強化固定資產的實物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固定資產實物管理制度,明確實際管理中各部門的管理責任與監管責任,對固定資產建立技術管理和動態管理制度,同時完善管理措施,健全考核機制,落實好固定資產實物管理責任制。首先,要針對使用部門、分管部門以及監管部門配置專門或者兼職的管理人員,明確管理責任,完整構建設備管理檔案,保證所有實物資產都有專門的人員負責修、養、用。同時,要配合制定相關獎懲制度,對管理效果良好或者有突出貢獻的負責人給予一定獎勵,對管理失責的負責人進行一定懲罰。其次,要對資產制定完善的動態報告制度,比如填報資產變動情況表,及時反饋資產變動信息,保證其有序、動態、可控的管理。再者,要制定固定資產維修制度,最大程度的延長資產使用期限。最后,規定固定資產報廢處置時限,及時處置報廢資產,盡可能實現報廢實物資產價值最大化。
(二)規范管理流程,引進信息技術在實物管理中使用,減少資產閑置
國有企業在對固定資產實現實物管理中,需要規范的制定有關管理流程,對實物資產購入、使用以及報廢等工作明確制定工作流程和管理原則,保證各個管理環節可以順暢銜接,管理工作可以有章可循。同時,要對固定資產進行合理配置,避免過度、重復配置固定資產,并對資產進行適時調劑,切實提升資產利用率。再有,加大信息技術在實物管理中使用,例如使用“固定資產實物管理軟件”結合條形碼技術,每一件固定資產的相關數據輸入計算機,自動打印生成不干膠條形碼,條碼上的內容包括固定資產名稱、購入日期、保管(使用部門)等內容。將條形碼貼在固定資產實物上,盤點人員只須通過專門的條碼識別器對固定資產上的條碼閱讀后再與計算機相連接,通過組合查詢可立即發現資產短缺、溢余等變化情況。實現對實物資產進行從購入到退出的整個生命周期全程跟蹤管理。解決資產管理中帳、卡、物不符,資產不明設備不清,閑置浪費、虛增資產和資產流失問題。
(三)針對各管理部門制定聯動管理機制
在對固定資產實現實物管理期間,要定期分析與評估資產實際使用情況,做好合理調劑和調用工作,規范購置流程,多購置性價比高的固定資產。實物資產使用部門需要愛護資產,對設備勤于保養,并定期或者不定期與財務部門進行賬實核對工作,保證賬實相符。使用部門需要及時的將資產報廢損毀、增減變動等情況上報至財務部門和管理部門,嚴禁私自處置,保證賬實相符。
四、結束語
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實物管理工作開展期間,存在諸多不足,嚴重影響固定資產的完整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也不利于國有企業長久發展。因此,需要國有企業正視目前固定資產實物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及時建立健全的實物管理制度,規范管理流程,減少資產閑置,提升資產利用率,同時針對不同部門制定一致的聯動管理機制,保證賬實相符,提升固定資產實物管理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娟.新常態下企業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建議——以B石油天然氣銷售公司為例[J].西部財會, 2016(10):63-63.
[2]矯恒蓉.應用科學管理方式,實現石化企業固定資產實物創新管理[J].科技展望, 2017(17):80-80.
[3]趙云峰. 基于ORACLE系統實物管理平臺的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實物管理探討[J].經營管理者, 2017(25):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