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佃耀
【摘 要】目的:通過研究導致醫學檢驗分析前產生誤差的原因,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從而把實驗的誤差減少并將醫學檢驗的質量提高。方法:通過對相關文獻和臨床實踐的分析,將醫學檢驗前各個過程的步驟進行規范。結論:將醫學檢驗分析前的誤差降到最小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每個步驟都需要嚴格的操作。
【關鍵詞】醫學檢驗;分析前因素;解決對策
Abstract:Objective To reduce the error of the experi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xamination by studying the causes of the error before medical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clinical practice, the steps of each process before medical examination were standardized. Conclus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inimize the error before medical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and each step needs strict operation.
Key words: medical examination; pre-analysis factors;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0-01
檢驗醫學的前階段分析,又被稱之為醫學檢驗分析前階段,也被稱為見眼前過程,這個工作由臨床醫生開檢驗單、檢驗醫師收到檢驗單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對患者生理、病理進行研究,把樣本采集、樣本準備和保存都結合在一起,這樣的工作也被稱為綜合性工作。醫學檢驗的最終目的就是檢驗報告,它在醫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作為醫生治療疾病的依據,在評估醫療效果和記錄醫療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一、對醫學分析誤差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
就傳統的醫療工作而言,大多數的醫療工作人員主要是通過控制后期檢驗的質量來確保工作的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忽視了前期檢驗質量控制,再加上相對較低水平的規章和制度操作,直接導致了醫學分析誤差的產生。但是,在這個社會的飛速發展和醫學水平的不斷提升下,檢驗分析前期控制慢慢地變成了工作的重點,這也是可以減少檢驗誤差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所以當我們在對原來的問題進行糾正時,一定要將先進的技術同理論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可以防止誤差的產生[1]。通過對現在醫療工作存在問題的分析,一共有這幾方面的問題:
1.設備導致的誤差
由于設備常年處于工作的狀態,所以會導致不同程度的損耗和誤差。醫療設備的問題也是導致診斷誤差的主要原因。在我國的醫療環境中,大多數的醫院在進行檢驗工作時都是用的使用了很長時間的儀器,與此同時,這些儀器使用頻率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在高使用頻率下這些設備非常容易造成損耗。設備的問題往往會導致檢驗結果造成誤差,從而導致不可挽回的結果。特別是在一些對結果準確度要求很高的工作中,經常會因為沒有保證的準確率導致患者的診療效果。
2.試劑的問題產生誤差
在現在的檢驗中最容易見到的就是由試劑導致的誤差現象,導致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儀器在檢驗的過程中,由于不規范的操作和不按規章制度使用導致在試劑選擇的提取和運輸中就已經產生了異變,從而嚴重導致了檢驗結果的不準確。其次,有很多的醫療工作人員在采購試劑時并不明確試劑的型號、廠家和具體種類,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在購買試劑時就產生了錯誤,也就最終導致了檢驗誤差的產生。甚至根據調查發現有很多的醫院在進行檢驗時使用的是自己醫院生產的試劑,那這樣進行的檢驗出來的結果的正確性更沒有什么保證了。所以,要保證在檢驗實驗中用到的試劑都要通過正確的防止規程進行約束,以保證實際效果的穩定[2]。
3.采集過程中出現的誤差
和上述試劑誤差產生的原因大致相同的采集誤差,主要原因是檢驗人員在進行實際的采集時沒有集中注意力,不小心造成的錯誤。由于這些問題的出現,直接導致了采集工作的失敗,甚至是不良現象一直存在于工作的過程中,導致當問題出現時不知道該如何合理有效的解決,這就是剛才說到的造成采集誤差出現的最重要的原因。
二、防止誤差產生的策略
通過多次工作中的實踐和檢驗,在臨床治療中占很大比例的是醫院的檢測,而直接影響到整個臨床進度的正是前段的質量控制力度,與此同時也帶給了診療效果很大的影響。本人就根據上述在醫療檢測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應對的策略。
1.在項目的選擇上做出改變
醫學檢驗作為臨床診療的一個輔助階段,它是臨床質量有所保證的前提和關鍵。而從患者的角度來講,做好檢驗項目選擇和診療效果通常和經濟問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診斷或者治療的檢驗項目的角度出發的話,一般來說都是先經過臨床醫師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一個初步的推斷,然后患者再用申請單到檢驗科進行詳細的檢驗。在上述的整個過程里面,一直是進行初步診斷的醫師在主導的地位,且在整個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當患者的病情需要進行檢驗是一定是要有專門的檢驗人員負責的,在檢驗結束后再由臨床醫師進行分析和判斷。檢驗項目一共有四個原則,即安全性、有效性、及時性和實時性[3]。
2.嚴格要求對飲食的控制
檢驗質量同樣是受飲食影響的,特別是在進行血液檢測時,食品往往對血液檢測有非常明顯的影響。所以當進行采血檢驗工作時,患者只有禁食12個小時才能按照規定提取血液樣本。如果沒有按照這個規定進行血液樣本的采集,那么就會很輕易地導致患者血液中微量元素檢驗的不準確,這樣就會直接導致血液檢驗分析結果的失敗。
3.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不光包括年齡的因素,還包括了性別、生活習慣、月經等因素。比如說,像年齡這一因素,不同的年齡階段的人其器官也會有不一樣的變化,因此在進行檢驗時很多的參考值也根據年齡的不同而不同。就像是新生兒缺乏肝酶,因此并不能把膽紅素轉化成葡萄糖,所以如果一個新生兒的血清非結合膽紅素比成年人要高時,其實是正常現象。因此如果年齡、性別、生活習慣的不同都會導致參考值的變化,并不能按照一樣的標準進行考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無誤,從而提高臨床醫師治療的正確性。
三、結束語
分析前的質量問題不僅僅是跟技術有關的,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管理問題。因此醫院的各項只能部門都應該以此為己任,把醫學檢驗分析前誤差的問題重視起來,把實際工作和理論知識結合起來,不斷推進醫學檢驗分析前質量的改善和發展。
參考文獻
冷先治.醫學檢驗分析前誤差的原因及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05(28):55-56.
宿振國,周玉明,彭新國等.醫學檢驗分析前誤差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4):710-711.
李銳,陰莉莉,林松峰等.醫學檢驗分析前誤差的原因及對策[J].醫學信息,2013,(7):33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