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藝
【摘要】目的:觀察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檢驗對臨床診斷急性腦梗死的價值。方法:隨機選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間60例正常體檢者為對照組,并隨機抽取同期收治的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觀察組,檢驗兩組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并進行對比。結果:對照組血清胱抑素C水平為108±021mg/L,平均凝血酶原時間為2035±524s,纖維蛋白為241±102g/L,抗血凝酶-III為8120±1739s;觀察組血清胱抑素C水平為188±036mg/L,平均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抗血凝酶-III分別為1601±356s、316±109g/L、6610±1653s,結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中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指標可用于急性腦梗死的診斷,可有效反映患者病情發展狀況。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053-02
胱抑素C廣泛存在各種體液中,如血液、唾液、腦脊液等,經研究表明血清胱抑素C濃度的變化不受炎癥、肝功能、感染等的影響,也不受性別、飲食等影響,因此能夠作為理想的反映GFR變化的內源性標志物,其呈現的相關指標可應用于多項疾病診斷中,其中包括對急性腦梗死的診斷[1]。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病情的診斷,對患者進行血漿凝血指標的檢測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檢測后獲取的凝血功能狀態也可反映患者病情。關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檢驗,此次則重點觀察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價值,故共選取120例對象展開觀察,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間60例正常體檢者以及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觀察對象,并分別構成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中,男女分別例,平均年齡為歲;觀察組中,男女分別例,平均年齡為歲,依據《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版)標準,以及經CT等相關影像學檢查,60例患者均為急性腦梗死。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此次檢測觀察經院方倫理委員會批準,所選對象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方法
兩組對象均接受血清胱抑素C以及凝血指標檢測,方法如下:(1)要求患者空腹,在早晨抽取3ml靜脈血,將抽取的血液分別靜置于普通采血管、真空采血管(含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劑)內;對血樣進行常規分離,分離轉速為2500r/min,時間為5分鐘,分離后的血清以及血漿置于70℃環境中[2];(2)采取顆粒增強投射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胱抑素C;(3)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漿凝酶原時間、血漿纖維蛋白以及抗血凝酶等的水平。
13統計學意義
應用 SPSS 200軟件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對比采取X2校驗,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對象經采血檢測,對照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為108±021(mg/L),觀察組血清胱抑素C水平為188±036(mg/L),后者水平值高于前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24012)。
凝血指標檢測中,對照組健康人員平均凝血酶原時間為2035±524(s),纖維蛋白為241±102(g/L),抗血凝酶-III為8120±1739(s);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抗血凝酶-III分別為1601±356(s)、316±109(g/L)、6610±1653(s),兩組對象凝血指標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22131)。
3討論
臨床中急性腦梗死指腦血供突然中斷之后發生的腦組織壞死,導致此并病癥的原因多為腦部供應血液的動脈粥樣硬化或出現血栓,進而使得管腔狹窄以致供血不足發病,多發群體則多以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常見,由于急性腦梗死可造成患者殘疾或病死的幾率非常大,及時判定患者急性腦梗死病情十分關鍵[3]。依據相關臨床研究表明,在降低急性腦梗死患者致殘率方面,進行血清胱抑素C測定意義重大,同時指標能夠有效評估患者預后,也可為患者治療方案的確定提供參考。在病情檢測過程中,凝血指標的檢測則重在反映患者凝血功能情況,可用于判斷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液流動情況,進而可分析病情原因、進展等。關于血清胱抑素C以及凝血功能測定的臨床價值,此次研究則分別選取60例健康人員和急性腦梗死患者展開對比觀察。
所選對象經血液抽樣測定后,結果顯示,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188±036mg/L)高于健康人員,差異顯著(P<005);患者凝血功能中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抗血凝酶-III分別為1601±356(s)、316±109(g/L)、6610±1653(s),與健康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患者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的調節功能相比健康者顯著不足,且患者的抗凝血機制顯著破壞,在此情況下患者容易發生血栓導致患者病情出現進展,此時則需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案,及時控制患者病情。
綜上所述,在診斷患者急性腦梗死中,展開血清胱抑素C和凝血功能檢測可進行患者病情判定,測定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孫菡.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檢驗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1):125-126
[2]王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臨床檢驗價值[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9):80
[3]陳軍,汪學耀.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臨床檢驗價值[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2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