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白·提力希
【摘 要】目的:探究職業健康體檢中人文關懷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法將健康體檢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管理,即護理人員嚴格按照一般護理程序為健康體檢者提供護理服務。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人文關懷護理。結果:觀察組健康體檢者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6.0%(35/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48/50),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文關懷護理能夠有效提高職業健康體檢者對于體檢的滿意度,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職業健康體檢;人文關懷護理;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1
現階段,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正處于逐漸提高的狀態,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以及健康觀念均明顯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因此健康體檢愈來愈常見,醫院健康體檢者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健康體檢不僅能將健康人群的生活質量提高,同時還能對醫院發展進行促進。為此,將醫院護理管理水平提高,并將健康人群體檢事宜完善十分必要。人文關懷護理模式是一各嚴格將健康體檢者作為服務中心的新型護理理念,要求護理人員在不對透析治療造成影響的條件下盡量以健康體檢者需求為主,全面尊重健康體檢者的自身權,通過人性化的護理方式與關懷,緩解健康體檢者的不良情緒,通過科學的飲食指導改善健康體檢者的身體素質,通過環境護理為健康體檢者創造舒適的醫療環境,讓健康體檢者身心均得全面放松,以輕松、穩定的心態接受體檢[1]。本文為了深入探究職業健康體檢中人文關懷護理的應用效果,選取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相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法將健康體檢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中,包括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平均(35.3±6.4)歲;觀察組中,包括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平均(34.6±6.1)歲。比較兩組健康體檢者性別、年齡等臨床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管理,即護理人員嚴格按照一般護理程序為健康體檢者提供護理服務。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人文關懷護理:(1)環境護理:對導診人員加強管理,指導體檢者嚴格按照順序參加體檢,將等候時間縮短,特比是在體檢高峰期要適當增加導診人員,將體檢者排隊候診壓力減輕,確保分流體檢人群工作到位;導診人員要將自身業務素質提高,詳細回答體檢人員提出的各種問題,確保體檢者順利完成各體檢項目。(2)合理配置人員:為了提高體檢效率與質量,醫院要對人員進行合理配置,在健康體檢者人數較多的情況下,將導診人員與護理人員的數量適當增加,確保體檢高效完成,最大程度上為其節約體檢時間。(3)人文關懷護理服務:醫護人員要以真誠、熱情的態度面對每名健康體檢者,與其建立起和諧、輕松的護患關系,并與健康體檢者進行積極溝通,確保用親切、熱情的態度獲取健康體檢者依賴與信任;對每名體檢者情況進行主動詢問,并為其提供幫助,注意交流溝通過程中的說話方式,最大程度上將其不適感減輕。(4)加強健康教育:對每例健康體檢者均加強健康教育,主動告知其體檢的正常值、體檢結果以及體檢者身體狀況,將體檢者健康結果作為依據,為其提供準確、科學的指導;健康宣教人員自身要有較高資歷與豐富經驗,通過為健康體檢者提供系統化指導來將體檢者的健康意識提高,培養其定期進行體檢的良好習慣,樹立起樂觀、積極的心態與良好生活方式。
1.3 評價標準 在健康體檢者體檢結束后向其發放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滿意度分為三個標準: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對比兩組健康體檢者對的總滿意率。(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數據進行統計并加強分析,用()表示計量資料,組間差異用t進行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用x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健康體檢者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6.0%(35/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48/50),詳見表1,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臨床上,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健康保護與促進兩方面,健康促進能保持個人最佳健康狀況,而健康保護則能將健康體檢者的患病危險因素降低[2]。本研究通過對健康體檢人群進行分析,發現其對護理人員服務態度具有較高要求,為了提高體檢效率與質量,蚌本研究分別對兩組健康體檢者行常規護理管理與人文關懷護理管理,結果顯示,觀察組體檢者體檢總滿意度為9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提示人文關懷護理管理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效果顯著。究其原因,人文關懷護理管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素質,同時還要平易近人、親切熱情,能夠耐心回答自己提出的各種問題。其次,還要求具有溫馨、舒適的體檢環境,導診人員能及時導診,確保體檢井然有序的進行;要求及時發放健康宣傳資料或者舉辦健康知識講座,若情況需要,還要通過打電話等各種方式來為健康體檢者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指導[3]。
綜上所述,健康體檢者能夠有效提高職業健康體檢者對于體檢的滿意度,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陳雙靜, 周圣贏. 人文關懷護理在職業健康體檢中的相關研究[J]. 現代醫藥衛生, 2017,8(22):109-110.
李琳, 張傳濤, 田佰柱, et al. 人文關懷應用在婦科體檢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研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7,12(31):211-211.
李小華, 周瓊, 黃展平, et al. 人文關懷在健康體檢工作中的應用[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09, 15(18):1782-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