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君 王靖靖
【摘 要】目的:觀察腎結石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腎結石病人200例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觀察組(n=100)與對照組(n=100),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健康指導、病情觀察及飲食護理等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其基礎上加入疼痛護理、心理護理、環境護理等舒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與舒適度評分。結果:兩組患者SDS評分、SAS評分比較,觀察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P<0.05;兩組患者舒適度評分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腎結石患者臨床護理中引入舒適護理,可明顯改善患者心理狀況,同時提升患者的護理舒適度,對于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具有顯著效果,值得廣泛應用于護理工作中。
【關鍵詞】舒適護理;腎結石患者;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5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1
腎結石是一種常見泌尿系統疾病,腎臟是各器官中形成結石的主要部位,該病患者中青壯年男性居多,據研究有40%~75%的腎結石患者都表現為絞痛、刀割樣疼痛以及腰腹部酸痛等痛感,并伴有惡心、嘔吐及血尿等癥狀,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心健康[1]。所以,本次研究選擇我院收治的部分腎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實施舒適護理服務,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在進行如下介紹。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從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腎結石病人遴選200例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中女性23例,男性77例,年齡為30歲~55歲,平均為(45.21±5.72)歲;觀察組中女性22例,男性78例,年齡為29歲~54歲,平均為(45.82±5.29)歲。2組腎結石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對比,均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可以用于后續兩組對比之中。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具體內容包括健康指導、病情觀察、飲食護理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入舒適護理,具體內容包括:①疼痛護理:絕大多數患者都存在腰腹部疼痛的臨床癥狀,為了降低其疼痛感,護理人員需要利用物理方式幫助其緩解疼痛,如改變患者體位、給予適當按摩或調節溫度等,教會患者疼痛時的呼吸技巧,可以幫助其緩解疼痛,同時還能轉移其注意力;②心理護理:腎結石的臨床表現非常強烈,起病很急,通常患者會產生緊張、焦慮及恐懼等不良情緒,這些情緒的產生對醫護人員的臨床工作都非常不利,所以護理人員應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積極與患者交流、溝通,詳細講解腎結石的相關知識,如形成機制、治療方案、預后效果與注意事項等,面對患者提出的疑問,應耐心的、認真的給予解答,幫助其消除疑慮,更好的配合醫護人員工作;③環境護理:注意保持室內環境的安靜、清潔,嚴格控制好室內的溫度與濕度,一般來說溫度要控制在20~25℃之間,濕度要控制在55%左右,室內的光線要柔和,可以為患者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確保患者身心放松。
1.3 觀察指標[2]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與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分數越高表示患者心理情況越好;采用自制調查表對患者的護理舒適度進行調查,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越舒適。
1.4 統計分析 文中患者心理情況、舒適評分等計量指標均用()描述,用t檢驗,最終統計結果如表示為P<0.05則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SDS評分比較,觀察組(34.31±4.76)分明顯優于對照組(43.88±3.66)分,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t=15.938,P<0.05)。兩組患者SAS評分比較,觀察組(35.78±4.21)分明顯優于對照組(44.29±4.54)分,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t=13.744,P<0.05)。兩組患者舒適度評分比較,觀察組(90.23±2.40)分明顯優于對照組(70.43±2.69)分,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t=54.923,P<0.05)。
3 討論
腎結石發病和機體代謝異常等因素直接相關,發病之前并無特殊癥狀表現,劇烈運動后會表現出惡心、嘔吐或腹脹等癥狀,如患者伴有尿路感染,則可能出現胃寒、發熱等癥狀。舒適護理主張關注嚴重的主觀感受,確保患者身心狀態都最佳,在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疼痛癥狀上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3]。
舒適護理是一種人性化的、整體的護理模式,主張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臨床護理,從不同角度細化常規護理模式,本組研究中觀察組腎結石患者接受舒適護理后,其心理狀態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并且患者舒適度也得到了顯著提升。比較來看,舒適護理在腎結石護理中的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細化心理護理對象,護理針對性更強,通過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這為心理護理提供了方向,有助于更好的提升患者配合治療、護理的依從性;其次,在基礎護理中高效運用環境護理,這種護理方式可以顯著改善患者手術后產生的疼痛感與焦慮感,在后期康復中可體現出明顯的意義和價值;第三,舒適護理中注重細節,例如引流時需要不時的觀察引流的效果,靜脈輸注過程中要注意溫敷,定時幫助患者翻身擦背等。為了避免舒適護理干預流于形式,還對護理人員進行了培訓和指導,護理人員在明確舒適護理理念的前提下開展工作,有助于舒適護理效果的充分發揮。
從以上內容中可以看出,在腎結石患者護理工作中引入舒適護理,是在傳統護理模式基礎上的一種創新,不僅手術治療效果得到了保證,同時患者的心理狀況和舒適度均得到了明顯改善,可以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蒙水芬.綜合護理干預在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03):115-116.
王碧輝.針對性護理在腎結石鈥激光碎石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01):12+14.
范春霞.ERAS在軟性輸尿管鏡治療腎結石手術圍手術期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A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