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媚
【摘要】目的: 探討胰島素治療妊娠糖尿病產婦起始孕周與妊娠結局的關系。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隨機選取該院收治妊娠糖尿病產婦87例作為研究對象,全部產婦均給予胰島素治療,其中治療起始孕周≥32周42例,設置為對照組,治療起始孕周<32周45例,設置為觀察組,觀察對比兩組產婦血糖控制情況和妊娠結局情況。結果:治療4周后兩組產婦上述指標明顯下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產婦剖宮產率、妊娠期高血壓、早產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巨大兒、胎兒窘迫發生率為667%和888%,明顯低于對照組2143%和238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妊娠糖尿病產婦,給予其早期胰島素治療效果理想,能夠有效控制產婦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結局,保證母嬰安全,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妊娠糖尿病;胰島素治療;起始孕周;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821.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6-091-01
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近年來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日漸成為妊娠期常見并發癥之一,嚴重威脅母嬰健康,臨床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治療措施[1]。妊娠后產婦體內各激素水平發生明顯變化,脂肪和糖代謝情況發生改變,一旦糖代謝異常則存在妊娠糖尿病發病可能性,此疾病具體發病機制尚未清楚,臨床普遍認為與胰島B細胞分泌能力減弱和胰島素抵抗相關,因此臨床多開展胰島素治療,但起始孕周不同治療效果不盡相同,需結合產婦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2]。該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選取患者87例探討了胰島素治療妊娠糖尿病產婦起始孕周與妊娠結局的關系,現詳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收治妊娠糖尿病產婦87例作為研究對象,全部產婦均給予胰島素治療,其中治療起始孕周≥32周42例,設置為對照組,治療起始孕周<32周45例,設置為觀察組。對照組年齡25~38歲,平均(3173±211)歲,孕次1~3次,平均(215±023)周;觀察組年齡24~38歲,平均(3113±241)歲,孕次1~4次,平均(262±041)周。排除妊娠前糖尿病和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此次研究經由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全部產婦知情并自愿參與,上述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衡性良好可進行比較研究[3]。
12治療方法
全部產婦給予胰島素(國藥準字H11020548)治療,皮下注射,每日三餐前注射,起始劑量設定為4~6 U,每日監測產婦血糖變化情況,以此為依據合理調節用量,通常情況下空腹血糖需控制在35~53 mmol/L,餐后2 h血糖需控制為44~68 mmol/L,夜間血糖則控制為45~67 mmol/L。同時兩組產婦均配合運動和飲食指導,其中對照組治療起始孕周≥32周,觀察組則<32周,持續治療至分娩前。
13觀察指標
兩組產婦治療4周后,測定并比較兩組產婦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分娩及妊娠解決情況比較。
2結果
治療前后兩組產婦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4周后兩組產婦上述指標明顯下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
兩組產婦剖宮產率、妊娠期高血壓、早產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巨大兒、胎兒窘迫發生率為667%和888%,明顯低于對照組2143%和2381%(P<005)。
3討論
現階段,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較高,日漸成為威脅產婦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發病機制尚未清楚,臨床普遍認為其與胰島素抵抗、肥胖史、家族遺傳因素等相關,發病后產婦處于持續高血糖狀態,對其健康及胎兒安全造成嚴重威脅,且孕期藥物治療尤為慎重,其中胰島素危害較小,臨床應用較為廣泛,但起始治療時間對治療效果產生明顯影響,臨床需制定科學的給藥方案。
該次研究選擇妊娠期高血壓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在運動飲食指導的基礎上,給予產婦胰島素治療,起始孕周不同,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后兩組產婦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4周后兩組產婦上述指標明顯下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產婦剖宮產率、妊娠期高血壓、早產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巨大兒、胎兒窘迫發生率為667%和888%,明顯低于對照組2143%和2381%,(P<005)。具體原因分析如下:一旦產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其機體持續處于高血糖狀態,且血糖會經由胎盤到達胎兒體內,對胰島素B細胞進行刺激,導致其發生增生肥大,并增加了胰島素的分泌量,進而易誘發高胰島素血癥,并刺激胎兒肝臟蛋白質和脂肪合成,胎兒出現生長過快情況,并伴有宮內缺氧或造血宮內亢進情況,產婦極易出現妊娠期高血壓情況,胎兒則存在巨大兒、窒息等危險情況,針對上述情況醫生應及時盡早合理控制產婦血糖水平。針對妊娠期產婦而言,血糖控制首選方式為飲食和運動指導,當上述方式效果不盡理想時,可配合開展胰島素治療,胰島素不會經由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從而對胎兒不會造成傷害,亦不會出現胰島素依賴情況,但是胰島素治療起始孕周不同則治療效果不盡理想,目前國內關于妊娠期糖尿病產婦胰島素治療起始孕周研究報道不多,但大多數學者傾向于在32周之前開始治療,主要由于普遍認可胰島素用量高峰應該在妊娠32~33周時,此時產婦機體抗胰島素樣物質分泌處于高峰狀態,并且胎兒在此階段生長發育較為旺盛,基于此臨床治療可將32周作為分界點。
綜上所述,針對妊娠糖尿病產婦,給予其早期胰島素治療效果理想,能夠有效控制產婦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結局,保證母嬰安全,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白菊,李玉梅,馮小平,等.注射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選擇和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藥物警戒,2017,14(4):212-214
[2]馬俊蓮,梁秀秀,王貝,等.早期胰島素治療對妊娠期糖尿病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8):1627-1629
[3]吳蓮,張婷.胰島素對不同孕周妊娠期糖尿病產婦血糖水平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7,9(8):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