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學習中有高昂的興致,主動探索、主動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能力;探究;教學
小學階段是學生習慣和能力訓練的初始階段,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引導方式,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后期的學習習慣發展和學習方式的養成。對此,教師要緊抓小學階段這一高塑造性的時期,并通過多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
挖掘生成性教學資源,引導學生自主解決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準備一定的教學資源,以輔助學生的理解,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呈現的教學資源是教師憑借自身教學經驗而提供的,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和認知方式。但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生基于自己生活經驗中所生成的教學資源,才是課堂中最寶貴的教學內容,才是課堂教學中有助于實現因材施教、教學相長的教學資源。對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掘,注重對學生主動性的激發,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機會主動生成教學資源,將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難點和困境主動生成。例如,在《幸福在哪里》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在本節課授課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反思本節課的學習,設置教學問題:在本節課的學習中,你是否還有疑問呢?關于本節課的學習,你又有哪些收獲和思考呢?在此問題提出后,便有學生提出:老師,為什么這一篇文章列舉的是不同職業的人呢?每個職業的人都會感到幸福嗎?此時,這一問題提出后,教師引導:每個角色、每種職業,都有他們自己的勞動意義,他們在實現自己的價值時,一定會感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和努力的意義。正如你們的學習,當你們獲得成功時,你們肯定也會感到幸福的,這便是努力的意義。此外,也有學生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提出:老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認為每種工作都能體驗到幸福,這就是勞動帶給我們的快樂。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熱愛勞動,要通過自己勤奮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這樣能夠給他人提供服務的同時,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通過以上教學過程,學生在學習中也就建立了質疑意識和疑問意識,同時也通過自主思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主動將學習中的一些美好品質踐行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這也是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思考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中挖掘生成性教學資源,釋放學生的疑問、呈現學生的思想,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且高效的教學方式。
二、 激發學生學習欲望,點燃學生自主學習動能
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應當建立在學生愿意主動學習的基礎上開展的。因此,教師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學習中有高昂的興致,主動探索、主動思考。對此,教師在教學中便可以通過情境構建并設置疑問的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掌握學習方法,從問題的學習中獲得成就,從而建立主動學習的習慣,滋養主動學習的熱情。例如,在《題西林壁》這一首古詩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建立對“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一句詩的深刻認識,教師設置教學情境:同學們,為什么詩人看到的同樣是廬山的風景,但是看起來像山嶺看起來又像山峰呢?為什么遠近高低各不同呢?你能給出老師解答呢?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說出的答案又準確、又精彩。通過以上教學過程的設置,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主動探索情境問題的答案,在教師建構的教學平臺中主動探尋。經過學生的學習,學生認識到:之所以會出現遠近高低各不同、之所以會出現山嶺和山峰這兩種景象,是詩人所處的位置不同。此時,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那么如果我們想要十分全面客觀地認識廬山,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此時,學生結合以上思考過程,也就認識到:可以從廬山的各個角度中觀察,才能讓各個角度的廬山更加清晰。經過以上教學過程中問題的設置,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教師構建的情境性問題時,也就幫助學生點燃了學習的動能。此后,學生在學習熱情的激發下,更容易建立學習動能和主動學習的方向,此時的學生學習能力也就隨之建立。
三、 設置課堂教學留白,注重對學生思維的拓展
教學留白是一種藝術,留白的設置給了學生更多的空間拓展自己的想象,發散學生的思維。對此,教師在教學中便可以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建立教學留白,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畫楊桃》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學生結合本篇文章的教學,本應收獲到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能有不同的形狀,從而引導學生學會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但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于自己的收獲并不做過多的引導和干涉,而是讓學生在本篇文章學習之后,通過再次精讀文章,并在精讀文章的過程中,撰寫出自己在本文的閱讀中都有哪些收獲和啟發,從而讓學生以更加富有邏輯性、更能體現學生思想深度的寫作方式呈現出來。從學生上交的書面作業來看,學生的收獲未經教師的干涉卻是豐富的,部分學生認為應當實事求是,自己見到的是什么樣子就應當是什么樣子,而不要撒謊;也有學生認為,畫楊桃的活動實際上是要求我們要全面分析,換角度感知,才能讓自己的收獲更加豐富。此時,教學留白給了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也就隨之建立。
總之,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精心引導。教師通過不斷探索與挖掘生成性資源、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和設置課堂教學留白等方式開展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定將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高清忠.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農村教育,2019(9):117.
[2]呂洋洋.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94.
作者簡介:
莊幼蓮,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城南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