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具有雙面性,日常教學中教師既運用信息技術所產生的強大優勢,同時也要注意信息技術教學時所產生的負面反應。要更好地使用信息技術教學及解決其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同時為眾多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整合得到科學理論支持。下文將對信息技術與高中歷史教學整合的理論這一問題進行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歷史教學;整合
一、 引言
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成為新時代主要教學手段之一,信息技術的整合與高中歷史教學整合對強化現階段學校教學質量以及加強學生的信息素質有深刻而又廣泛的意義。
二、
信息技術整合與歷史教學的定義與關鍵
信息技術整合與歷史教學是使信息技術與歷史學科相互融會貫通,即在優秀的理論與實踐的領導下,將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教學與過去歷史教學融合一起。將技術當作發展和提高教學的手段,不斷深化教與學的速度,使之形成全新的歷史教學方式。這種改革,并不是粗淺的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簡單教學載體,幫助教師完成教學,而是將信息技術與歷史學科課程在科學的教學理論指導下有機地放在一起,把多媒體,網絡為主要內容的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的工具,在整合過程中,使教學中各個階段以及內容通過優化,形成特定成果,以此推動舊教學手段與觀念的轉變。
三、
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整合應遵循的原則
信息技術與多媒體快速發展,造成網絡資源的參差錯落,而歷史學科是經過多種教學經驗總結形成,所以在整合中應時刻堅持科學的方法論指導,選擇和使用優質的網絡資源,并對所選擇資料進行比對查證。以確認資料的可用性,錯誤的教學資料不但使信息整合錯誤更在日后教學活動中呈現更大的漏洞。教師和學生作為教學中最主要的因素,應該時刻保持“步調一致”,教師與學生時刻了解,及時對話,相互指出對方不足以及缺點并加以改正,在課堂中發揮每一方的作用,相互配合。絕不能出現教師獨立授課,學生自我學習的局面。應盡力保持雙方的交流,這一點對整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科技化教學逐漸普及,多媒體教學已經十分普遍運用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去,使眾多歷史學科的教師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學難度,多媒體教學中色彩斑斕的教學圖片,取代了歷史教師對于學科內容中口述內容給學生帶來的想象與啟發。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注重本身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具體素質,以及教學活動的進度等,科學地用多媒體教學,使課堂中學生不僅享受多媒體教學帶來的直觀感受,同時也能切身地體會老師授課所給予的趣味性。
四、
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整合應遵循的途徑
在教與學中,學生與教師二者作為重要因素,都應該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作為學生的引導者,積極發揮授之以漁的觀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首先,教師應把握學生認知結構,在課程前期設計相應內容,使學生原認知結構與新知識有機結合起來。不僅可以活躍學習氛圍,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興趣。其次,學生應積極主動發揮自身作用,利用網絡多種資源,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與概括,對教學中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總結與概括,師生之間應運用信息化資源進行探討。
例如,學生在新一節學習關于“戊戌變法”這一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信息化工具先行學習,學生可以使用知網,思學圖書館,百度等進行搜索,獲取相關資料以及有關視頻進行了解。然后通過PPT將自己了解的知識自行進行總結和概括,通過社交工具相互了解以及展示學習成果,最后在課堂上師生進行學習與交流。
五、
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整合的成果
學生的興趣是學習最大的保證,興趣可以引發學生對于學習的主動建構性,學生通過網絡的前期自我學習,對于自己所感興趣的方面進行了解,不僅有助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更豐富了課堂內容,有利于學生自身積極主動接收教學內容。歷史的學科教學在日常教學中最大難題是無法使學生感同身受理解,教學重難點死板,無法使學生產生學習聯想。多媒體教學與網絡資源的出現,最大化地擴大了教育資源,使課堂中增加有關教學內容的視頻以及相應內容,讓學習內容生動化具體化,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教學的重點、難點。
例如:在講述《唐朝經濟發展狀況》時,不僅要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唐朝經濟的影響,更要讓學生理解唐朝經濟發展的各個歷程,課前可以讓學生廣泛地自由搜集材料,對于所學內容進行充分認識,課堂上幫助同學們達到情景感應。課堂中播放《楊貴妃秘史》相關片段,使學生對于唐朝經濟有初步印象,并以此來進行積極討論,隨后通過《中國故事》紀錄片,觀看唐朝歷史發展對于經濟的影響。通過兩個視頻片段使學生對于唐朝經濟發展的原因進行概括,教師對學生的概括進行指導,糾正錯誤,使學生深化知識印象,以此來激發學生對于歷史經濟發展理論的興趣,并解決了理論重難點。
六、 結語
時代變化萬千,信息技術的發展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的更高要求,是時代的要求。更是現在很多教學難題的突破口,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的運用幫助歷史課程教學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對于學生的前期學習起到助推運用,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生硬理論更生動化地理解。多媒體技術教學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帶來相對負面的問題,如信息資源過多,無法辨別真偽,多媒體教學的娛樂性是否大于學習性等一系列問題。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根據日常經驗,以及相應的教學原則,不斷增強自身業務能力,避開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處理好信息教學與日常教學的關系。豐富學生歷史的知識面,不斷深化改革課堂,使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有新的意義與內涵。
參考文獻:
[1]孟變芳.中學歷史教學資源整合的理論與實踐[D].河南大學,2012.
[2]黃忠.高中歷史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14.
[3]阮章釗.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比較方法的理論與實踐模式[D].福建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
李申花,一級教師,山東省萊西市,萊西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