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中主要探討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合作學習的實踐,以及教師在實踐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學生分小組一起合作解決共同問題,從而實現小組的共同進步,并培養團隊協作的精神。此外,本文也指出了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實際操作中可能面臨的一些常見困惑。
關鍵詞:合作學習;參與;小組合作;討論;經歷
一、 小組合作學習的定義
小組合作學習意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后因小組表現,得到獎勵和認同。合作學習既可以是師生間的也可以是生生間。合作學習和競爭學習相悖,但我們在推行學生間的合作時,也要保持適度的競爭。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策略也是一種因材施教的學習方法。學生被明確責任分工,在小組中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務。課前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被指定任務。組內個體以他的資源,角色,以及責任感,去貢獻力量完成共同任務。
二、 小組合作學習的優越性和缺點
(一) 小組合作學習的優越性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改善學生的學習,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學習過程產生滿足感。也能提高學生口語交流和社會技能的能力,幫助學生獲得自尊和積極的態度。小組學習是和學生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一致的。在小組活動中,學生獲得主體地位。課堂上,教師不再是單向的傳授者,學生也不再被動接受方。
(二) 小組合作學習的缺點
1. 當小組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差異較大,好學生進步就顯得不明顯。
2.
由于合作不熟練,后進生有自卑情結,并且依賴好生。在教學實踐中,作者有時會發現小組中一些優秀生承擔了后進生的所有任務,而水平較低的學生卻當起了甩手掌柜。
3. 面對低難度的任務,合作學習效果會很顯著。
三、 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的策略
為了使小組學習更有效,我認為我們應該堅持以下策略:
(一) 學習合作理論并且訓練學生的合作能力
我們的教育導向是競爭而非合作。學生把學習看作競爭,人人都想做主角。這種教育是一種競爭教育。個人的成功建立在他人的失敗基礎之上。這種氛圍讓學生慢慢產生了競爭意識和自私的壞毛病。大多數人缺少合作意識以及和他人相處的基本技能。這種狀況和信息時代并不匹配,信息時代需要合作意識以及社會技能。
(二) 扮演學習促進者的角色
小組學習中,教師的角色悄然發生了變化。他們是指導者和促進者。這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
協調。合作學習受許多因素影響。當英語教師組織小組合作討論一個共同話題時,教師有營造學習環境及氛圍,維持學習秩序等職責。
2.
激發。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需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參與。這個任務需要教師完成。教師有激發學生英語需求的職責:交流的需求,求知的需求,審美的需求。
3.
監督。教師在活動中的角色是合作學習的一個關鍵因素。活動中,教師應到各組去傾聽學生的討論,向學生傳達了積極的信號,即老師對他們的想法感興趣。當學生出現較大的錯誤時,教師應根據嚴重程度選擇讓學生合作解決,或者向學生指出并糾正。
4. 反饋。對于初中英語教師,評估學生實施的活動,并及時提供反饋和對應的幫助是必要的。
(三) 合作學習中要合理分組
我們必須意識到同一班級中不是每一組的學生都能形成有效團隊。大多數有小組合作學習經驗的教師提倡3到4人一組。4人小組總的來說被認為是最理想的因為這樣的組會有多種觀點,經歷,以及學習方式,這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如果一名組員不能參與,其他的組員還能繼續讓小組運轉。而且4人一組,也讓學生沒有逃避參與的機會。所有人都必須承擔自己的任務。4人小組還有額外的好處,可以容易在組內形成2人小組。
(四) 建立平等的氛圍和合理的評價機制
我們隊學生的評價不能僅依據分數。學生個體不僅存在差異,合作也存在差異。每個學生盡力實現集體的共同目標,都應視為有所成功。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尊重對方,平等對待彼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小組合作學習還得滿足兩個條件:①學生努力實現共同目標;②目標的實現依賴于組內有效的個體學習。合理的合作成果評價機制可以激發每個組員的最大潛力。
(五) 兩個原則
1. 差異對待原則
要教育不同層次的學生,首先需要研究學生的差異。根據現代心理學,我們根據學生差異對學生進行分類,例如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策略,學習方向和技能。而不可分類的差異有個體性格差異,遵守紀律與否,愛好等。這些短時間內無法改變。此外,若是學生有優勢差異,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個性,通過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體的優勢發展。
2. 主要原則
在實施教學活動中,我們必須考慮大多數學生的興趣。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全面發展學生的能力。即便學生學習不優秀,未來在其他領域也可成才。我們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能在“我想,我能,我信”這些理念的支配下完成任務。只有當我們嘗試一切方法吸引學生,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的目標。
四、 結語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法在現今英語教學中被廣泛使用,在增加自信,培養同學感情,以及幫助學生提高理解,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被證明是有效的。英語教師應該用于探索,在課堂上大膽實踐。同時,我們不能堅守合作學習的教條主義。某些任務中,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可能比合作學習更有效。我們也應該考慮形成小組的各種因素,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優缺點揚長避短。
參考文獻:
[1]Lewis,M. How to Study Foreign Languages[M].New York:Palgrave,1999.
[2]唐平.中學英文教學指導方法[C].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7):15-16.
[3]熊曉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初中英語教學的意義[J].求知導刊,2017(11).
[4]何濟生,王家云.“過程習作法”簡介[J].國外外語教學,1996(4).
[5]張正東.外語教學法研究系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6]李俏.合作學習的研究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材·教法,2003(6):38-42.
作者簡介:
秦科,江蘇省溧陽市,江蘇省溧陽市上黃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