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出現了明顯上升的趨勢,而沿用數年的傳統應試教育顯然已經落后于時代,所培養人才與社會發展不相匹配,教學改革勢不可擋。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現了多種不同版本的教材,這些教材都具有其獨特的優越性,教師在選擇時需要針對區域內的考試范圍以及教學特點進行選擇。在進行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許多教師面臨著同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如何最大化發揮教材的優勢,提高教學質量。在此次研究當中,本文主要針對初中英語仁愛版教材的在教學實踐中為教師帶來的困擾進行分析并指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教學改革;仁愛版
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是由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綜合學科特點以及初中生的學習特點編制的一類教材,其與其他版本教材相比,最為突出的優勢就是書中圖片比較多,看起來更加生動,足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仁愛版英語教材雖然有著無可替代的優點,卻也向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部分教師無法針對這種圖文并茂的教材制定新的教學方法、推行新的教學模式,因而發出了如何才能更好使用該類教材的疑問。
一、
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給教學實踐帶來的困惑
仁愛版教材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在書中設置了四個模塊,這些模塊的劃分與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的理解能力大致相符,多樣化的交際性活動在書中大量出現。此外,仁愛版教材本身就有與之特點相符的練習冊,教師無需進行選擇。在面對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時,教師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時常感到困惑,大致表現為以下三種:
(一) 學生的知識基礎水平不同,教師教學需要兼顧
在新課程改革推行之后,英語課程已經被規定為小學階段的必修課程,需要注意的是,小升初的學生并不完全來自城市,有很大一部分比重的學生都是農村生源,有些農村小學條件比較好,英語課程的教學與城市區別不大,學生的英語水平也與城市學生無甚差別,而條件比較差的小學沒有充足的英語學習的條件,可能會因為對英語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師資力量缺乏等問題而導致英語課程無法正常展開。小升初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不同會給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帶來極大挑戰,教學內容的設置以及教學方法的應用都變成了難以解決的問題,若教師從部分小學階段的基礎內容講解,會浪費基礎比較好的同學的時間,讓他們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反之,則可能會導致基礎差的同學成績更差、基礎好的同學成績更好的兩極分化局面。
(二) 仁愛版英語教材涉及新單詞較多,學習難度大
每一個章節中都有大量陌生詞匯出現,學習課時相對較短,學生需要在緊迫的時間內掌握大量詞匯顯然是不合常理的,而如果在規定課時內不能對新單詞進行熟練掌握,學生會在學習英語的后期面對堆積的大量詞匯,這種情況會對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造成極大的打擊,有些學生甚至可能出現放棄英語學習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會選擇將詞匯學習放在課余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但是卻并不能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
(三) 語法知識點過于零亂,系統性差
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中存在著語法知識點順序混亂的問題,系統性比較差,學生學習時比較分散,復習效果差,而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無法針對類似知識點進行集中講解,無疑加大了教學的難度。知識點瑣碎不利于學生從中尋找聯系、總結規律,教師在講解中也不能產生整體詳盡的掌握。比如說,在每個章節的正文部分結束之后,都設置有相應的練習題,可能會出現學生在之前章節學習過的語法知識點,也可能出現學生還未學習到的知識點,為學生的學習增加障礙。
二、
解決當前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困惑的有效對策
(一) 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初中生雖然比小學生年齡要大一些,但是其心智尚未發展成熟,仍然處于好奇心與求知欲旺盛的年齡段,雖然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強,但是無法長時間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也應該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來進行。比如說,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就采用音樂、視頻等資料來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提起他們的學習熱情。
(二) 對課件進行充分利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走進了許許多多的教室當中,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將教學資源充分地利用起來,通過影像資料和音樂資料來吸引學生注意,但是資料的選擇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若影像資料的色彩過于豐富,可能會吸引學生長時間的注意,導致學生思維模糊,而選擇合理的影像資料,則可以將書本中抽象性比較強的知識轉化得更加生動形象,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舉個例子來說,在進行介詞用法課程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存在方位關系的圖片來向學生提問,比如小鳥在籠子當中應該使用哪個介詞,書放在書桌上面應該使用哪個介詞,橡皮掉在了書桌下面應該使用哪個介詞,通過這種簡單的提問來啟發學生對介詞的使用進行思考,可以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所學知識進行掌握并應用到實踐當中。
(三) 在日常學習中對每一章節的語法知識進行牢固的掌握
初中英語課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是語法知識的學習。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這一點有清晰的認知。比如說,在講解動詞時態章節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對各種時態的表達方式以及在句中的含義進行理解,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法意識,讓學生逐漸養成所謂的語感,并在大量的練習與應用中鍛煉他們將語法點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的能力,真正做到語言教學服務于生活中的應用,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讓他們學會在生活中自主運用一門母語之外的新語言。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僅要對所用教材的內容展開深入的研究,更要學會站在他人的肩膀上繼續探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創造性方法,在教學中推行新的教學理念,從而為初中英語教學提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王蕊.試談新時期初中英語教學的實踐與改革——初中英語教學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8(9).
[2]賈楠.反思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基于一節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實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21).
[3]林玉婷.問題鏈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以七年級英語課文教學為例[J].卷宗,2018(35).
作者簡介:
王志強,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烏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