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提問是一門藝術,特別是“高情商”的課堂提問,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的欲望。“高情商”的提問是高效課堂構建前提。本文立足新課改背景,談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誤區以及對策,進而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提問;誤區;對策
課堂活動——師生互動的雙邊活動,直白一點的說,它是教師推動課堂進程、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高情商”的課堂提問,對于教師而言,是構建高效課堂的“立交橋”,更是課堂構建的“鏈接者”;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提問是引導學生思維構建的重要因素,更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關鍵點”。本文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引下,立足初中課堂教學,談一談自己針對課堂提問的幾點看法。
一、 課堂提問容易出現的幾個誤區
(一) 課堂提問針對性不強,太過隨意性
在日常課堂教學提問中,很多問題幾乎都不經過教師的大腦,也不在教學設計范圍之內,而是教師隨意想起的,隨口問的,只是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問了,所以才問。因而導致課堂提問的針對性不強,有些太過隨意,致使學生回答也是五花八門,達不到優化課堂的效果,更別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了。譬如:有的數學教師在課堂中習慣詢問學生,是不是呀,對不對呀等問題,有的時候講解根本不需要教師詢問問題,教師卻設計問題了,這樣的例子在我們實際教學的課堂中屢見不鮮。還有的教師課堂提問缺乏專業性,問題性質不是超出范圍,就是知識面太窄。問題超出學生學習能力,學生無法回答,知識太淺,學生覺得沒有必要回答,這樣也會導致課堂效率不高。
(二) 課堂提問沒有預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
一般情況下,課堂提問需要預留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但是很多教師在課堂提問的時候,沒有預留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可能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也可能看到個別學生都能夠回答問題,就認為其他學生也會這個問題,從而認為這些問題不需要給學生預留時間。其實,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習情況參差不齊。有的程度好,有的程度不好,教師提問預留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三) 課堂提問的方式容易打消學生參與積極性
在數學課堂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在課堂提問中,故意設置一些“誤區”,這些誤區直接或者間接導致學生參與的程度。譬如,有些教師在提問之后,會特意加上幾個字“這道題非常難”或者“這道題考察的知識點有些多”等等語言,學習好的學生心理打一個結,本來想回答問題的現在也要好好想想是否要回答;程度不好的學生連思考的勇氣也沒有,因為思考也沒有結果,干脆不思考!這種提問方式打消學生參與積極性,課堂也便失去了“活躍度”,最終導致課堂效率低下。
(四) 課堂提問的問題忽視對學生思維的培養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我們還會發現對數課堂提問都忽視對學生思維的培養,尤其是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譬如:有些教師會這樣提問:大家覺得這個答案正確嗎?或者說誰知道這道題答案?從來不詢問學生如何解答這個問題,而只是追求該題的答案是什么,這樣怎么能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呢?
二、 構建“高情商”課堂提問的對策
(一) 課堂提問時要針對課堂內容而設計
為了避免課堂提問的無效性,教師要在備課期間做好充足的準備,課堂提問的問題要專門針對課堂內容而設計,精心設計問題提問的方式和內容,不讓每一個問題成為“虛設”,也不讓每一個問題成為課堂“低效的作俑者”,要努力設計課堂問題,努力構建高效課堂。譬如:教師在講解正數、負數的時候,可以詢問學生:大家會讀溫度上讀數嗎?如何讀取?接著再引入正數、負數、零以及數軸的概念就容易多了。
(二) 課堂提問要充分給足學生思考時間
課堂提問不管問題簡單還是復雜,都需要給足學生時間考慮問題,讓每位學生都有充足的時間來思考問題,那如何才能做到“給足學生足夠思考時間”呢?這需要因人因問題而異,有的問題考查的書本的基礎知識,譬如課堂回顧,這些問題學生基本上都熟悉,這時候教師預留的時間可以縮短,而新課堂問題,學生剛剛接觸新知識,所以教師要預留的時間長一些,具體多少時間,教師靈活把握,既不喪失課堂教學目標,又可以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情況下,預留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問題,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三) 課堂提問要充分尊重學生
課堂提問要充分尊重學生。既然是提問學生,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將學生的想法作為學生進步的“標志”,而不是作為磨滅學生天性的一次提問。在利用圖像講解x2=3x的近似值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詢問學生“這個問題的求解,大家都是采用哪些方法呢?有沒有又簡單又直觀的做法呢?”這時候就會學生想到是否可以通過畫圖像來解答這個問題。教師就可以抓住學生這一想法,引導學生用y=x2和y=3x圖像的交點來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四) 課堂提高要注重學生思維的構建
數學是一門培養學生思維的學科,因而教師在日常上課的時候要注重學生思維的構建,特別是邏輯思維的構建。譬如:在講解一元二次方程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一元二次函數的圖像幫助學生的理解,如學生解答x2+2x+1=0和2x+1=0問題,教師一邊讓學生思考他們二者的圖像是什么樣子的,一邊引導學生他們兩者的交點是什么樣子的?這樣一邊引導學生構建數形思想,一邊解答方程的解,何樂而不為之呢?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門“情商較高”的藝術,它是課堂成敗的“佼佼者”,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而,作為數學教師,不管我們是新課教學,還是課堂習題的講解,都需要教師提高問題“情商”,設計專業性較強的提問,從而為構建高效課堂邁出最關鍵的一步。
參考文獻:
[1]葉立軍,陳莉.初中數學教師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2(2).
[2]邵維亞.欲授之以漁先啟之欲漁——談初中數學學生提問技能培養策略.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下半月,2017(8).
[3]鄧建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幾個關注點.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6(32).
作者簡介:
武云輝,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老君坡鎮教育管理中心。